如何讓孩子理解父母的辛苦?
文章推薦指數: 80 %
父母都希望把最好的東西都給孩子,希望他順利成長,優秀而快樂,卻不讓孩子知道,自己在這一切的背後所付出的努力,更不會把自己的困難說給孩子。
可實際上,父母這樣做,不但會使得孩子不能很好地理解自己,也會讓孩子失去學習回饋和感謝的機會!
愛,不僅僅為了愛你,也為了愛我。
父母都希望把最好的東西給孩子,卻很少讓孩子知道自己背後的辛苦。
父母每天做家務,努力工作,希望可以給孩子提供更好的生活環境;辛苦了五天,到了周末,還要陪著孩子逛公園,到百貨商場買學習用品和衣服,做孩子喜歡做的事情;在孩子生病的時候,父母整宿地陪伴,整晚的擔心,早上依然起來給孩子準備早餐,找同學來陪孩子聊天。
然而,父母很少告訴孩子這一切中自己的感受,很少告訴孩子父母也需要被理解!面對孩子的時候,父母眼中都是孩子,卻忽略了自己!
於是,當孩子看著父母辛辛苦苦做的午餐飯盒,皺著眉頭撇撇嘴,父母最多說:「沒什麼好挑的,就這個東西,愛吃不!」這時,父母忽略了好心被忽視的缺憾和委屈!結果孩子只看到了「爸爸媽媽真不拿我當回事」的感覺,卻沒有發現父母背後的辛苦。
當孩子買零食、日用品,不看價格就買單,父母可能會說:「你這樣將來怎麼管理自己的財務?」這時,父母忽略了自己的勞作和節儉。
結果,孩子只看到「爸媽就是不想給我買」,沒有看到父母希望孩子合理管理資金和適當節儉的願望。
父母都希望把最好的東西都給孩子,希望他順利成長,優秀而快樂。
可父母卻很少讓孩子同時知道,這一切的背後父母所付的努力。
讓孩子了解自己,其實也是在幫助孩子成長
也許很多父母認為,照顧孩子是分內的事情,把自己的困難說給孩子,孩子會過分擔心父母的痛苦和不妥。
然而,父母這樣做,會讓孩子失去學習回饋和感謝的機會!
有些父母以為,為孩子做的一切還用說嗎?不想讓孩子有太多的牽掛;又不想把自己的不快樂傳遞到孩子,讓孩子感覺自己是個包袱。
只是父母的這種想法過於理想,父母與孩子的衝突是不可避免的。
當衝突產生的時候,父母又希望孩子能夠理解自己。
本來就是個矛盾的心理。
當心理有著委屈不說出來,父母的臉色和表情會泄露內心的不滿意,如果不表達出來,會讓孩子不知道如何面對。
當父母用不恰當的方式忍不住表達出來時,才真正會讓孩子感覺父母在排斥他。
當孩子的行為給父母造成了不適當的影響,或者父母的狀態影響到了孩子,父母如果能用合適的方式向孩子闡明情況,讓孩子有機會知道自己的行為會造成一定的影響,或者能夠為父母的狀況做點什麼,這些其實都是在幫助孩子成長!
如果孩子看到自己的變化能給父母帶來安慰,就會從這些小事中懂得照顧他人的感受,學習這樣的表述方式。
以後也能夠用同樣的方式表達自己的感受,得到別人的理解,而非受到威脅立即攻擊他人,這對那些習慣於暴力解決問題的孩子來說,是非常好的示範!
在多年的家庭關係中,我看到很多被定義為「自私,不體諒他人,不拿規則當回事」的孩子,當父母請他幫助的時候,表現出極大的配合慾望和事後的滿足感。
每個孩子生了都有幫助他人的心,只是父母沒有及時給孩子機會!
當然,父母不能夠每次不高興時,都要孩子來理解自己,畢竟父母需要滿足和照顧孩子,而不是孩子要滿足和照顧父母。
如何才能讓自己的情緒不凌駕於孩子之上,又能讓孩子更好的理解自己呢?
父母需要做到三點:
(1)用合適的表述技巧邀請孩子了解自己的狀況;
(2)用合適的表述技巧告訴孩子他怎麼做可以幫助自己;
(3)了解自我內在的不滿情緒,哪些是可以通過和孩子的關係解決,哪些該自己解決。
這樣就會減少對孩子不必要的壓力。
(更多心理資訊,歡迎關注悠悠心理公眾號appkunming。
或下載悠悠心理APP,無論您是遇到親子教育、職場交往、婚戀情感、青春成長的困惑等,您都可以在平台上通過專業的心理諮詢師得到幫助。
)
99%的孩子所忍受的痛苦,你家孩子也在內嗎!
在我們家長的眼中,自己的孩子總是有很多缺點,比如愛看電視,不喜歡吃飯,學習不認真。很多人都說中國的教育是功力而有刻板的教育,存在很多問題。家長一些無心的舉動往往會讓孩子煩惱不已。孩子們的煩惱究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