寶寶2歲進入第一個叛逆期,面對「熊孩子」,媽媽應該怎麼做?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寶寶一般到了2歲,都會進入人生中的第一個叛逆期。

這個時期,寶寶像頭小獅子,你說什麼他都不聽,只會按照自己的意志做事。

打人、搶玩具這些「出格」的行為往往令你很苦惱。

怎麼教育才好呢?

為什麼什麼事情都「不要」?!

2歲寶寶正處於叛逆期,什麼事情都跟你對著幹,這是很多媽媽都會遇到的煩惱。

叛逆期的寶寶最大特點就是,突然變得很固執,他們的自我意識開始逐漸膨脹,所以會急於表現自己以顯示跟別人的不同。

媽媽應該怎麼做呢?首先要保持良好的心態,寶寶進入叛逆期,意味著寶寶獨立人格的萌生,象徵他已經長大,所以媽媽要開心才是!但是面對這個「小魔頭」, 媽媽可以試試以下的方法。


給他兩個選擇

雖然寶寶開始有自己的想法,但是畢竟年紀太小,他們所謂的「自己的想法」還是相當的幼稚和不合理的。

寶寶不要吃飯、不要尿尿,總不能由著他吧,所以你讓他吃飯,他硬說「不要」,你或者可以換一個角度讓他吃飯:給他兩個選擇。

「寶寶是要自己一個人在這裡玩呢?還是要跟爸爸媽媽一起吃飯呢?」另外,還要加一句「要是自己在這裡玩多無聊啊,跟爸爸媽媽一起吃飯,媽媽還可以給你講故事」之類的話。

如果兩個方案都不是他原來想要的怎麼辦呢?可以暫時滿足他的小小的慾望,但是想辦法用另一個他感覺新鮮的東西去轉移他的注意力,引導他去做你要求的事情。

與寶寶一起立規矩

很多事情在大人眼中是最正常不過的,但是在寶寶眼裡卻不這麼認為,因為他們心裡還沒有完整的秩序感。

所以,你可以跟寶寶一起制定作息時間表或者行動指南,什麼時候該吃飯、什麼時候要洗澡、跟小朋友玩不能搶玩具等等,這些都跟他商量好。

因為是寶寶自己參與做決定的,所以他執行起來也會更利落。

為什麼講道理也不願意聽?

叛逆期的寶寶最不會聽道理,這一點你也覺察到。

這是因為寶寶認知能力有限,聽不懂大人說的話,所以你跟他講道理往往也是白費力氣。

可以試試冷處理或者肢體語言約束。

冷處理,讓寶寶自感沒意思

當孩子沒聽懂道理而又不能滿足他們的意願時,最好的方法是採取冷處理。

把孩子晾在一旁一段時間,你要告訴他,爸爸媽媽都是疼你的,但是必須要等他意識到自己錯了再和他說話。

你要堅持「冷酷到底」,這些話說一次就夠,無需過多解釋。

冷落他,他會慢慢覺得沒有意思,知道不吃飯會肚子餓、不尿尿會憋著不舒服。

你的道理變成了寶寶切身體驗的感受,勝過你費盡唇舌給他說理,這樣寶寶會有更深的理解,這時你的目的也就達到了。

當然了,冷處理也只是適當使用即可,同時也要保證在沒有危險之下,可以讓寶寶被冷落一會兒。

身體約束法

寶寶搶人家的玩具、打人,跟他說明後果都沒用,怎麼辦呢?打人這事具有一定的危險性,你需要阻止,可以採用「身體約束法」。

就是立即將寶寶拉到別的地方,讓孩子坐下並面對著你,雙手按住孩子的肩膀,大約1分鐘後鬆開,嚴肅而平和地告訴他:「爸爸媽媽不喜歡打人的孩子!」保持1分鐘,講明誰也不要抱孩子。

每次寶寶撒野的時候用這種約束法,幾次後能夠逐漸糾正孩子的不良行為。

為什麼總愛打人?

2歲的寶寶的詞彙量有限,通常會錯用打人、搶東西的方式來表達自己的情緒。

而且這個年齡段的寶寶都非常渴望跟其他小朋友一起玩,但遺憾的是,他的社交本領不是很高,往往用錯了表示友好的方式。

當寶寶在打人的時候一般聽不進你的話,有時候你充當裁判員也是徒勞的,倒不如親自給他做個榜樣!

寶寶做錯事,必要的懲罰是可以的。

但是正如你所提到的關閉禁的方式懲罰打人的寶寶的確不好,這不僅不能讓寶寶知道錯誤,還會給寶寶留下陰影,這種方法最好慎用。


教寶寶表達情緒的語言

告訴他,當他不開心時候,就說「不開心」「不高興」,或者直接跟媽媽說。

如果想跟小朋友玩,可以說「我可以跟你們一起玩嗎?」。

幫助寶寶交際

平時可以多陪寶寶看動畫片,利用動畫片的情節引導寶寶跟別人怎麼相處。

還可以跟寶寶玩角色扮演的遊戲,設計出與夥伴鬧矛盾、跟別人做朋友等不同的情景,相互扮演不同角色。

幾次實戰下來,寶寶會明白怎麼跟人打交道。

如果寶寶攻擊性比較強,建議不要讓寶寶看一些帶有暴力情節的影視錄象。

在平時的生活中,你還可以做一個榜樣。

例如,寶寶打人需要道歉,你不要強制性地要求寶寶道歉,最好是你親自示範:直接向被打的小朋友道歉,並且表示你的關心,效果就會很好的。


還有,如果寶寶在跟某些小朋友一起玩的時候總出問題,那你就要想想他是不是不適合與這些孩子玩。

可以幫他找一些性格溫和或者年齡小一點的小朋友做伴,這樣矛盾也會少一點。


給寶寶一點小懲罰

試試剝奪寶寶做喜歡的事的權利,或者讓寶寶做不喜歡的事情。

寶寶愛看動畫片,回到家你就嘗試不讓他看,告訴他「打人是不對的,做錯事情就不能看動畫片了」。

和寶寶共度親子時光

處於叛逆期的寶寶,行動表示著「我長大了」,但心理上還是依賴父母的。

很多時候,寶寶的叛逆動機是為了尋找關注,渴望父母更多的陪伴。

所以你要更多地陪伴寶寶,和他進行快樂和高質量的互動。

2歲的孩子需要花很長時間學會不打人,所以,你不要太擔心和過分心急,在教導孩子的同時,要培養自己的忍耐性,更多地用愛和陪伴,讓寶寶快樂度過第一個叛逆期。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 

2歲的孩子經常動手打人,該怎麼治?

「朵媽,我家寶寶23個月了,最近突然變得愛動手打人。我嚴厲制止,可是不管用。很怕他以後變成小霸王,去了學校也天天打人,怎麼辦?」最近我收到了好幾條類似的留言,媽媽們表示一聽說自家的娃闖禍打了人,...

不聽話的小孩

頂嘴、耍脾氣、不理人、霸道、槍別人玩具、當眾大哭大鬧......三歲伯孩子不聽話的行為越來越多,有時還故意搞破壞,不少爸爸媽媽都被三歲的孩子折騰得筋疲力盡。講道理、用爸爸媽媽的威嚴鎮壓、冷處理、...

孩子進入叛逆期 冷處理勝過講道理

導讀:2歲寶寶正處於叛逆期,什麼事情都跟你對著幹,這是很多媽媽都會遇到的煩惱。叛逆期的寶寶最大特點就是,突然變得很固執,他們的自我意識開始逐漸膨脹,所以會急於表現自己以顯示跟別人的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