跟孩子定規矩時,孩子為什麼這麼牴觸?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很多家長都想當然地認為,長幼有序,所以孩子就應該乖乖遵守家長定的規矩,必須按照家長的要求去做。

然而,孩子可不吃這一套。

甚至可以說,正是因為家長有這種心理,孩子才更不聽話,更喜歡跟家長對著幹。

要想讓孩子遵守規矩,家長應該給孩子更明確的理由,而絕非「我是家長,我說了算」式的命令。

問渠君

明明跟孩子定好了規矩,為什麼孩子總是不遵守?比如,孩子答應媽媽馬上收拾玩具,但後來卻和媽媽發生了激烈的衝突。

這其中牽扯了眾多因素,部分是孩子自身的原因,還有一部分是媽媽的原因。

那麼,面對一個對父母說的話總有牴觸心理的孩子,我們如何變得胸有成竹、遊刃有餘呢?

答案就在於,我們要清楚自己想要什麼結果,明白孩子為什麼有這種反應,並為所有可能會發生的結果做好準備,這樣我們就不會被孩子弄得措手不及。

教養孩子的目標

教育孩子的目標是促進孩子的成長與發展,並為孩子以後踏入社會做好準備。

其中,「促進孩子的成長與發展」是指,為孩子提供良好的環境,滿足孩子物質、情感及教育方面的需求。

通過給孩子提供一個安定的環境,關注孩子的健康與營養,鼓勵孩子的學習,為孩子提供一些認知方面的挑戰與激勵,促進孩子的成長,這樣,孩子在物質和教育方面的需求才會被滿足。

至於情感上的需求,它雖然難以捉摸,卻非常重要,它包括給孩子提供自由舒適的環境,給予關愛、理解與尊重,以及家長應給予的自由空間,這樣,孩子才能形成自己獨特的個性。

即使與家長的個性不一樣,或與家長所期盼的那種個性不太相同,家長也不應遏制這種發展。

這需要家長對孩子抱有合理的期望。

對孩子抱有合理期望

邁克帶著8歲的兒子,來到諮詢中心進行治療。

他說兒子小邁克根本不聽他的話。

事實上,爸爸對小邁克非常生氣,他說:「當兒子沖我說『不,我才不要』『你不要強迫我』時,我真想揍他一頓。

在治療階段,邁克承認他無法忍受兒子這樣的反抗,認為這是對自己權威的公然挑釁。

他認為,小邁克才8歲,就質疑爸爸所說的話,這是不應該的。

邁克認為,「兒子必須聽我的話,因為我說了算。

我從來不會去頂撞我的爸爸,否則就會招來一頓暴打。

我覺得還是自己太心軟了,不然他不敢這樣對我。

這樣的例子再平常不過了。

它反映了普遍存在的兩種誤區:第一,家長盲目地認為孩子必須服從自己;第二,家長把孩子的叛逆看做是對家長權威的挑戰。

很多人都期待孩子既願意接受家長所說的話,又能自發地培養出某些優秀的品質,並具備成年人一樣堅強的意志。

不過,這兩者本身卻是相互矛盾的。

如果孩子盲目地接受家長所說的一切,他絕不會成為一個獨立思考、堅忍不拔的人。

不屈不撓的精神與獨立自主的性格是從人生早期開始的,如果受到壓制,將不會得到發展。

學會尊重孩子的個性

孩子的快樂、適應力與意志力的程度,與我們的教育方法密切相關。

如果每當孩子表達自己的想法時我們都要反駁、斥責他,那孩子長大後終將不會快樂,只會覺得自己很糟糕,缺乏自信心。

但這也不是說要放任孩子的一切行為,否則孩子長大後可能會變得固執己見、一意孤行或者自私自利。

那麼,我們該怎麼拿捏這個度?

訣竅就在於要注重孩子的行為,而不是態度。

換句話說,不要指望孩子會一味盲從我們的「一言堂」。

儘管這樣會讓我們的日子過得更輕鬆自在些,但很可能會使孩子成長為消極、沒主見的人。

我們應該允許甚至歡迎孩子能對我們的要求或命令提出質疑,而不應該把這看做是對家長權威的挑戰。

要知道,孩子還不會區分什麼時候能隨心所欲、什麼時候不能。

如果想要孩子變得自信、堅強,必須從小就培養。

不能封了孩子的嘴,也不能因為孩子有牴觸情緒、提反對意見而懲罰他。

孩子的行為遠比他的言語重要。

如果他僅僅只是顯得不願意,但仍選擇了正確的做法,那就不要數落他或懲罰他。

如果他堅決不照規矩做,那麼我們就好好利用該做法產生的後果來教育孩子,讓他從中學習經驗,教育孩子以後遇到類似事情時作出正確的選擇。

和孩子定規矩的目的不是遏制孩子的天性,也不是打擊他的信心,而是鼓勵他努力照正確的方向去做,要也讓他知道「一意孤行」與「見機行事」這兩者之間的區別。

我們也要明白,要讓孩子自己決定是否遵守所定的規矩。

這樣,孩子就逐漸學會控制自己的行為和情緒。

畢竟,我們都希望孩子是因為明曉事理而遵守規矩,而不是因為害怕懲罰而遵守規矩。

我們可以事先與孩子一起制定具體、恰當的獎罰細則,這樣就能引導孩子作出正確的選擇、學會思考與判斷,從而減輕我們的育兒負擔。


容易引發孩子問題行為的6個因素

孩子的情緒反應主要取決於家長的心理狀態及家長對孩子負面情緒的應對能力。

1.心理預期:「他是故意的!」

孩子生氣時容易衝動,一衝動就會用最不費勁兒的「招數」達到目的。

他們很可能會「故技重演」,用過去最管用的招兒得到他們想要的結果,哪怕這一招錯了,但是,如果家長沒有妥協,那孩子下次就不大可能再用這一招了。

當我們大惑不解,不明白孩子為什麼總這樣做時,請回想一下:這種行為以前給他帶來了什麼?是不是他因此而如願以償?

如果家長被孩子的哭鬧弄得心煩意亂,想圖個清靜而取消了應有的處罰,那以後孩子被處罰時,他將會「故技重演」。

等到那時,很多家長都以為孩子是成心的,其實孩子只是抓住了父母的心思。

當孩子對家長說「我不去做!」或「我討厭你!」這樣的話時,就會進一步加深家長的這種想法。

惹家長生氣只不過是孩子實現自己願望的「副產品」,並非最終目標。

2.心理準備不充分

那麼,如何才能預知事情發展呢?首先,要孩子並不是「成心」氣我們,我們也不可以為了讓孩子聽話而不擇手段,這樣,我們就能更冷靜、更客觀地看待整件事情了。

教育孩子時,我們的首要任務是合理執行獎罰後果(包括積極後果消極後果),意識到這一點之後,我們就能想出許多好點子。

即使孩子不聽話,我們也不能亂了陣腳。

每次出現問題時,都是一個絕佳的教育機會,而不是一定要分出個勝負的「戰爭」。

作為家長,我們應該能預料到孩子在什麼情況下會出現牴觸情緒。

下面這些情況最容易讓孩子有意見:

  • 當孩子玩得正開心,卻突然被叫去做其他事情時;

  • 當我們不讓孩子看電視或玩電子遊戲時;

  • 當他被迫做他極不情願做的事(如收拾房間或做作業)時;

  • 或者當他在做某件事情的時候,被要求干另外一件事時。

對這些情況要做到心裡有數,這樣我們才能使自己對孩子的行為有所準備。

別怕孩子不聽話,只要多給自己一些時間、一點耐心就可以了。

也不要威脅和嚇唬孩子,這一招起不了什麼作用。

我們可以事先想出一些可執行且恰當的懲罰措施,以在孩子不聽話時「出招」。

如果每次只是嚇唬嚇唬他,卻從沒有實際行動,久而久之,孩子就不會拿我們的話當真,我們就會在孩子心中失去威信。

3.家庭衝突的錯誤解決

家庭衝突、親友關係及重大壓力的出現,常常會觸動孩子出現諸多問題行為。

家庭成員教育方法的不一致經常會引發家長之間的爭吵。

尤其當孩子不聽話時,夫妻間的爭吵就更容易發生:雙方都覺得自己說得對,總想糾正對方的想法。

這種事情很普遍,在大多數家庭里都會發生。

只要雙方不在孩子面前表現出這些分歧,而是以一種想共同教育好孩子的態度對待這些不一致的意見,那麼這種「不一致」便不會引發不良後果。

在有些家庭,這些分歧卻使家長雙方「大動干戈」,甚至當著孩子的面爭吵,那麼孩子的自尊心就會受到很大傷害。

當孩子聽到家長雙方因他做的事而相互斥責時,他會覺得非常難過。

4.夫妻雙方沒有齊心協力

有些家庭中,意見的分歧會致使一方壓制另一方,進而取代弱勢一方的意見。

那麼孩子就會知道父母的教育意見不一致,這就會讓他趁機「離間」父母雙方。

在這樣的情況下,如果家長雙方繼續爭執不下,孩子的行為通常就會變本加厲。

這往往也會撕開婚姻中無法彌補的裂痕,因為弱勢一方會覺得被強勢一方所壓制,從而產生牴觸心理。

當我們處於這樣的情況時,可以嘗試著心平氣和地與愛人溝通,解決雙方的分歧,停止在孩子面前發生衝突。

如果自己無法解決,那可以向心理醫生進行諮詢。

5.外界壓力帶來的負面氛圍

很多孩子都受到家庭環境的無形壓抑,絕大多數家庭都遭受經濟、親戚等方面的壓力。

這些衝突會讓孩子產生消極、敵對的態度和行為。

通過預先準備,夫妻雙方可以一起一起化解這些衝突,雙方面對面的交談或尋求專業諮詢都有利於緩解衝突。

如果忽視這些矛盾,那麼在解決孩子的問題行為上,我們就不會有所突破。

6.家長沒能合理規劃孩子的生活

家長越能合理地安排孩子的家庭生活,孩子的日常生活越協調、越有規律、越明晰,他就越不容易發脾氣。

小孩發脾氣,大多是因為某件事出乎他們的預料,使他們毫無心理準備,如馬上準備出門去銀行或商店或讓他們停止正玩得高興的事,開始做另一件事等。

一般說來,如果我們能使孩子的生活環境更和諧,孩子能知道什麼時間要做什麼,他就會越聽話,因為合理的規劃使他有時間為將要做的事做好心理準備。

本文資料來源於國際著名育兒專家、執業臨床心理學家、美國心理學會資深會員喬治·M.卡帕卡的《這樣跟孩子定規矩,孩子最不會牴觸》一書,由問渠君編寫。

感謝原作者的智慧與辛勞。

問渠館的語音版上線啦,關注微信公眾號、喜馬拉雅電台或荔枝FM:問渠館(ID:wenquguan),獲得更多教養孩子的信息。

一個專注於2-12歲孩子成長與創造力培養的網際網路平台,把孩子教養變成簡單的事,引導孩子成為更好的自己。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 

規矩及懲罰

現在,大家都在討論該怎樣對待孩子,舊的教育觀念正在受到全面顛覆,大家普遍認可要尊重孩子,要給孩子足夠的愛和自由。給孩子愛是沒錯的,但是,我認為,應該給孩子的是愛和規矩。我們在成長的過程中離不開...

怎樣應對孩子的撒謊行為

孩子有的時候出於一些目的,總會說一些謊話,小的時候孩子理不清自己的思緒,說的謊話不見得是真的謊話,而是自己的想像,但是大了以後,謊話一定是不能被允許的,要讓孩子知道,說謊是原則性的錯誤,一定要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