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足口病與皰疹性咽峽炎症狀相似 注意「兩症」甄別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記者 張琛)天氣炎熱,空氣潮濕,病毒細菌容易滋生,皰疹性咽峽炎進入高發期。

近日,家住立新小區一名6歲的男孩洋洋上周末開始不肯喝水吃飯,還不時哭鬧,嚷著嘴巴疼,繼而體溫升高。

經醫院檢查,被確診得了皰疹性咽峽炎。

最近,像洋洋這樣的患者有不少,除了皰疹性咽峽炎,還有不少孩子患的是手足口病。

經醫生診斷,洋洋不僅發燒,而且喉嚨口有皰疹,應該是得了皰疹性咽峽炎,這是由腸道引起的以急性發熱和咽峽部皰疹潰瘍為特徵的急性傳染性咽峽炎,早期病狀跟手足口病十分相似,但皰疹性咽峽炎的皰疹主要集中在口腔咽喉部扁桃體附近及軟齶處。

而手足口病的皰疹則不僅僅局限於口腔,還會在手部、臀部、足部形成。

而近期,市中區解放路上某醫院每天確診的皰疹性咽峽炎患者就有二三十位。

記者從市疾控部門獲悉,手足口病和皰疹性咽峽炎目前仍處於高發期,家長不可掉以輕心。

市疾控部門相關專家提醒,若孩子出現發熱、咽痛、咽峽部潰瘍以及手、足、口和臀等部位出現皮疹需及時就醫,同時要密切關注患兒情況,避免發生併發症。

家長、托幼機構要做好兒童衛生工作,防止疫情傳播擴散。

解放路某醫院的兒科醫生秦醫生表示,皰疹性咽峽炎與手足口病是兒童特別是5歲以下嬰幼兒的常見病和多發病,兩者都由腸道病毒所引起,主要通過密切接觸傳播,比如接觸被患者污染的毛巾、玩具、衣服、用具等,也可以通過食物和飲水等傳播。

秦醫生介紹,手足口病和皰疹性咽峽炎這兩種疾病的臨床症狀都表現為發熱,都會長皰疹,但部位不同。

患手足口病的孩子,手心、足底和臀部會長皰疹;而患皰疹性咽峽炎的孩子,長皰疹的部位一般集中在咽喉部,因此,患皰疹性咽峽炎的孩子還會表現為咽痛、咽峽部潰瘍症狀,出現拒食、吞咽困難等情況。

有些家長很難分辨手足口病、皰疹性咽峽炎、水痘皰疹,需專業醫生診斷,若家長發現孩子出現異常情況,建議及時就醫,不要輕易自己判斷而耽誤治療。

皰疹性咽峽炎和手足口病的預防措施是一樣的,患兒使用過的東西都要進行全面消毒處理。

對此,秦醫生強調,市民要養成良好的個人衛生習慣,加強對孩子進行健康衛生教育。

特別是散居兒童的家長,應儘量少帶孩子到人群密集場所和公共場所;在家裡要注意清潔衛生、通風透氣;外出回家後、飯前便後要勤洗手;幼託兒童若得病,還應及早告訴老師,不要著急讓孩子去幼兒園,要在全部症狀消失一周後再去上課,防止傳染其他孩子。

看護人在接觸兒童前、替幼童更換尿布、處理糞便後要洗手。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 

今年可能是手足口病發病「大年」

每年夏季來臨,家長們最關心的就是手足口病。昨天,市疾控中心公布最新統計,和去年同期相比,今年杭州手足口病的發病人數大約增長了20%,預計今年是手足口病的發病「大年」。5月至7月是手足口病的發病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