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普」警惕手足口的「姊妹病」!家長牢記預防6大方針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近期小兒手足口病的爆發

引起了人們的廣泛關注

但大家忽略的是

與手足口病「相伴而來」的

還有皰疹性咽峽炎

各位家長注意啦

小兒手足口病和皰疹性咽峽炎

雖然症狀有所相同

但並不是一回事

寶爸寶媽們千萬不要混淆!

1

辨別小兒手足口病和皰疹性咽峽炎

很多家長分不清皰疹性咽峽炎和手足口病,雖然同屬於腸道病毒感染,發病和傳播途徑都相似,但臨床表現有所不同。

手足口病的臨床表現是皰疹主要出現在口腔的上顎、手、腳和臀部有皰疹,但是皰疹性咽峽炎主要是在口腔的咽峽部分有一部分紅色的皰疹,以及口腔內有潰瘍面。

另一個重要區別就是,咽峽炎雖然可能合併細菌感染,但是不會出現腦炎等併發症,也就是說,幾乎不會出現重症、發生危險。

2

什麼是皰疹性咽峽炎

皰疹性咽峽炎是由腸道病毒引起的急性發熱和咽峽部皰疹潰瘍為特徵的急性傳染性咽峽炎,以糞便、口或呼吸道為主要傳播途徑,且傳播性快。

這種疾病一般發病年齡多在5歲以下,病程多在1~2周左右,春夏或夏秋轉季時多見,屬於自限型疾病,只需對症處理,一般不需要特殊治療。

如果我們發現寶寶身體發熱,不想吃飯,口腔黏膜發現多個小潰瘍,就要趕緊帶到醫院面診。

這種病的傳播方式主要通過接觸患兒鼻咽分泌物、唾液、皰疹液、糞便,以及接觸被污染的玩具、奶瓶、餐飲具等物品或環境進行傳播。

皰疹性咽峽炎傳染性很強,一旦發現孩子感染,一定要進行嚴格的隔離,對玩具、衣物進行暴曬清洗。

3

皰疹性咽峽炎怎麼預防護理

皰疹性咽峽炎主要不是殺病毒,而是在病毒感染時期控制體溫,包括局部的症狀。

1

避免去人多的地方

咽峽炎傳染性很強,因此最近少去人多的公共場合。

媽媽可以問問孩子,學校和幼兒園有沒有小朋友高熱,嗓子痛。

2

注意個人口腔衛生

保持口腔清潔,多刷牙勤洗手,餐具用燙水消毒。

大人不要用孩子的被子,碗勺。

3

鼓勵多喝涼水

對已患病的孩子要鼓勵多喝涼水,涼水有鎮痛的作用,逐漸地把創面沖刷乾淨,不感染了,好的會更快。

4

飲食要清淡

咽峽炎口腔疼痛明顯,孩子大多都有拒食現象。

多吃點清淡流質食物,比如稀飯。

稍微好一點了可以麵條煮爛一點。

5

適當物理降溫

物理降溫包括有溫水擦浴、冰塊冷敷等。

不論採用何種降溫方法,都應同時在足心置熱水袋,可減輕腦組織充血,促進散熱。

6

病症嚴重處理

進食困難時,可以去醫院採取大靜脈營養合劑,採用生理鹽水或3%過氧化氫含漱;中藥治療對此病有一定效果,應根據病情醫囑選擇用藥。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