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喜歡臭美了,注意這是孩子的審美敏感期到了,引導好了,會影響孩子的一生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什麼審美敏感期:

審美敏感期是指發生於2.5~5歲之間孩子的審美行為趣向,這個時期的孩子對自己的形象有了自己的願望和審美標準,尤其女孩子對自己的衣著和服飾產生起濃厚興趣。

審美敏感期有哪些表現:

1、開始對自己的衣著和服飾產生起濃厚興趣,不喜歡的衣服堅決不穿。

女孩子會喜歡化妝。

當然,在成人眼裡這些「妝」化得很離譜,但是這些女孩子們總是熱情不減,並且總在所有人面前走來走去展示,直到得到你的誇獎之後,她們才會帶著滿足的神情離開,轉身又會到別的別人面前展示。

2、孩子會變得十分挑剔和敏感,對事物都有自己的標準和要求,比如餅乾一定要吃完整的,如果碎了就不吃;蘋果上有個疤,ohno,這是決不能接受的,一定要換一個;牛奶不能灑到杯子外邊,否則就大哭不止;圓圈一定要畫的圓圓的

3、孩子會喜歡評價周圍的人漂亮還是丑。

產生審美敏感期的心理原因:

審美敏感期是孩子正常發育的一個階段,主要表現為孩子審美能力的發展,而這一發展對孩子有著重要的意義,體現在個人魅力、氣質、個性特點上。

家長應該尊重孩子的審美需求,可以給孩子提供適宜的物品,給孩子自己選擇穿衣的權利等。

同時,引導孩子形成健康的審美趣味。

如何正確引導孩子渡過審美敏感期

首先爸媽要理解的是,審美敏感期是孩子自我意識發展了,是孩子成長的表現,孩子們有自己的想法了,他們希望能獨立做一些決定,爸媽應該為此感到高興,而不是粗野地否定孩子。

其次父母應該抓住審美敏感期幫孩子樹立正確的審美觀念,既要防止孩子太在乎外表,也要預防矯枉過正,打擊孩子的自信心。

最後利用孩子的審美敏感期,培養孩子一些「美」的生活習慣

具體的做法如下:

1、聽聽孩子的心聲,詢問為啥這樣穿,給予正確的評價

面對執拗的孩子,你可以問孩子為什麼要這樣穿,當他們回答後,比如喜歡衣服上面的圖案、喜歡上面的花紋,或者莫名的就是喜歡等,爸媽要記得對孩子的想法給予肯定,「哦,寶貝的想法多麼有趣」,「原來是這樣的原因,媽媽理解了」,每個孩子都希望得到別人的認可,同時也能增強孩子的自信心。

但不要誇大其詞,「最漂亮」等詞就儘量不要用了。

2、引導孩子正確認識衣服的作用,思考穿著是否合適

在合適的時機,例如睡前故事上,給孩子講講衣服的作用,除了美觀之外,還有保暖的功能,選擇什麼樣的衣服,一定要和天氣冷暖、所出的場合相關。

如果爸媽覺得孩子的穿著不合適,可這樣引導孩子,比如:我覺得你今天這樣穿不合適,今天是要參加體育課的,穿著裙子跑步會比較慢;一會是要到車站坐車的,穿著拖鞋會被人踩到腳,換雙布鞋是否會更合適……不僅能引導孩子思考,還能培養做決定的能力。

3、如果孩子還是堅持自己的想法,建議爸媽讓步吧

當孩子思考完了還是要堅持自己的想法,建議爸媽還是放棄吧,讓孩子做自己的決定,因為孩子們在人生中很多時候,都需要嘗試才能知道對錯或是否合適,繼而會自主做出調整。

相反父母的強迫只會讓孩子口服心不服,不僅打擊了孩子的自信,也不利於孩子的自主思考。

父母單憑說教,孩子也未必能理解,所以我們要有讓孩子試錯的勇氣。

4、在孩子的「審美敏感期」,引導培養孩子的其他的「美」的習慣

利用審美敏感期,引導孩子培養其內在的美德,比如,你衣服很漂亮但是,臉天天不洗,是不是跟你的漂亮衣服不搭配呢;房間這麼亂,你玩具扔的到處是,這樣是不是顯得你家裡不漂亮呢。

再有,爸媽可以陪孩子到大自然觀察美麗的花朵、藍天白雲、青山綠水,還可以觀察插花、觀賞畫作,甚至還可以通過讓孩子畫畫、拼圖遊戲等培養孩子對「美」的感受。

養成孩子對美的追求。

禁忌:

不要故意惡意的批評孩子說:你不漂亮,你很虛榮,不正常,怪異等。

這只會打擊孩子的自信心,也會扭曲孩子的審美觀。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 

辣媽的「面子觀」:愛打扮和虛榮不是一回事

中國的孝文化從小就給孩子灌輸「兒不嫌母醜」的觀點,這讓很多父母的不修邊幅變得理直氣壯。工作忙、家務累、沒時間,這是部分父母不注重自身形象的普遍說辭。但從現實與人性的角度上講,一個連自身邋遢形象...

這小孩要是臭美起來,也真是沒sei了

孩子越來越愛「臭美」了!●以前,給她什麼穿什麼;現在,人家要自己挑衣服,還說媽媽挑的衣服不好看,然後就在鏡子前照來照去。●孩子開始對媽媽的口紅、指甲油感興趣,如果給她抹一點點的話,可高興了,有時...

如何保護孩子的「審美敏感」?

孩子開始對自己的衣著和服飾產生濃厚興趣、穿衣服一定要按自己的想法來;女孩子喜歡照鏡子、穿公主裙,甚至會嘗試著穿上媽媽的高跟鞋……這時,父母應該倍感欣慰:孩子已進入「審美敏感期」了!每個孩子,都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