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愛打人、抓人、撓人,你知道背後的「原因」嗎?
文章推薦指數: 80 %
孩子為什麼總愛打人,愛抓人,撓人,甚至狠狠地拽媽媽的頭髮?孩子為什麼總是愛扔東西,喜歡抓軟東西、捏東西?孩子為什麼喜歡用手玩水、玩沙?原因分析:
這是由他的年齡和不同階段手的敏感期所決定的。
而孩子用手去摸、抓、捏、扔、拽,這不是一個簡單的動作,而是有目的的探索世界的行為,是感知一切用手能接觸到的事物以及區分它們之間差別的行為。
手是孩子最好的感知工具,而每個孩子都會經歷手的敏感期,所以,我們要更好地了解孩子、理解孩子,並根據手部發育規律,幫助孩子快樂地度過這一敏感期。
打媽媽、奶奶的臉和頭,狠狠地拽媽媽的頭髮等。
孩子並非「愛打人」,只是以此引人注意,不要給他貼上「暴力」的標籤。
看到孩子愛打人,很多父母都會擔心他有「暴力」傾向,甚至認為這是自己沒教育好孩子。
其實,這種擔心和自責是多餘的。
因為,0~2.5歲的孩子正處於手的敏感期,「打人」是其中的一種正常表現。
通常來說,孩子在9個月左右的時候,手部的功能會有一個突然的發展,手臂到上臂的支配能力會有一個很大的突破。
這時候,孩子打人,只是在進行手臂肌肉運動的練習,這會讓他體驗到一種前所未有的樂趣。
另外,孩子打人,可能是為了吸引父母或他人的注意力;可能是想用肢體語言表達內心的真實想法,如「我想和小姐姐交朋友」、「我不想讓他拿我的東西」、「我不喜歡他」;也可能是情緒太過興奮而無法控制自己;等等。
所以,我們不能把孩子愛打人歸結為他有暴力傾向,更不要採取打罵、懲罰的處理方式,而是要理解他,用溫和的態度調整他的行為。
解決辦法1不要對孩子的「打人」行為太敏感。
每當孩子打人的時候,很多媽媽就會在一旁提醒他「不許打人」,教育他「打人是不對的」。
殊不知,這樣做反而是在提醒孩子「哦,我這就是在打人啊」、「我打人,爸爸媽媽就會特別關注我」。
那麼,他下次也許就會為了打人而打人,就會把打人當成吸引父母注意力的一種方法。
所以,面對孩子愛打人的現象,我們不要表現得過於敏感、激動,而應採用一種正常、溫和的態度。
另外,平日裡,我們要多陪伴孩子、關注孩子,向孩子表達我們對他的愛,滿足他被關愛、被關注的心理需求。
2引導孩子把真實的想法說出來。
當孩子無法用語言把自己的想法傳遞出來的時候,他就可能會用肢體語言來表達自己的情感。
這時候,我們要引導孩子把真實的想法說出來,可以這樣對他說:「你是不是不想讓別人碰你?」「你是不是想和小哥哥交朋友?」當我們幫助孩子把他的想法說出來之後,他就會感覺到我們對他的理解,這時候,我們再給予他引導和教育,他就更容易接受。
比如,孩子因為想和小夥伴交朋友而打人,那我們就要向他示範正確的相處之道,並告訴他:「如果你想和小夥伴交朋友,可以拉拉他的手,也可以把自己的玩具拿出來和他一起玩。
」如此一來,孩子也就知道以後應該如何做了,他的攻擊性行為也會隨之減少。
3不要給孩子貼上「愛打人」的標籤。
很多時候,我們會指責孩子的打人行為,還會當著他的面說他愛打人。
其實,這是非常不妥的,因為這就好比是給孩子貼上了「愛打人」的標籤,只會適得其反,讓他變得越來越愛打人。
因此,我們不要隨便給孩子貼上「愛打人」的標籤,而應淡化自己內心的不滿,理解他處在這一敏感期的表現。
4給孩子一些物體,讓孩子盡情「舞動」雙手,體驗手的功能。
對於八九個月的孩子來說,軟軟乎乎的東西最能吸引他們的注意力和興趣。
如果我們給孩子兩樣東西,一樣是軟的,一樣是硬的,他一般都會去抓軟的。
所以,孩子會對麵條、香蕉、果醬、泥巴等非常感興趣,喜歡去體驗那種「黏糊糊」的手感。
當孩子發現原來的形狀因為他的抓捏而變成另外一種形狀時,他就會特別興奮,小腦瓜里會想:哇,手真的好神奇啊。
我們不要拿成人的眼光看待孩子愛抓、扔、捏東西的行為,更不要阻止他,而是尊重他愛探索的本能,讓他親自體驗不同事物的不同性質,從而增長見識、豐富經驗。
無論待孕、已孕、新晉、待產、已生媽媽,如有早教問題請加胡老師:970286與你一起聊聊科學育兒那些事兒!
到底要不要干涉孩子交朋友?
都說環境和同伴對孩子的社會化有很大影響。正如:昔孟母,擇鄰處,子不學,斷機楮。於是不少父母就擔心了:孩子的認知水平有限,無法明確分辨好壞、對錯、善惡。那麼,父母是否應該引導孩子擇友?如何引導呢?...
敏感期滯後、家庭暴力、哥哥姐姐的競爭、帶養人打孩子、不會表達喜歡這些都是導致孩子打人的原因
導語:2-4歲孩子小時候會有打人行為。孩子打人行為不能一味的歸結於孩子性格不好,每個孩子打人都有背後的原因,作為父母應該仔細觀察孩子的打人行為屬於以下哪種。這7個打人行為的根本原因,需要用不同的...
孩子老愛打人,怎麼勸都不聽!百分之90的寶媽看了都後悔做錯了
我們經常覺得孩子不懂事、不聽話。傳統的家庭教育,家庭中的長者對孩子是單向教育。僅從大人的角度要求他們懂事聽話,非常不利於他們成長!孩子總不長記性,跟他說了多少遍了
分享固然重要,但請別輕易給孩子貼上「小氣」的標籤
經常看到有家長教育自己的小孩,「要學會分享」,「玩具要和小朋友一起玩」,「好吃的要分給大家一起吃」。如果孩子不願意分享,就很容易被貼上「小氣」,甚至是「自私」的標籤。讓大人十分尷尬,小孩也深受影響。
孩子喜歡打人是何原因 孩子打人怎麼辦
孩子喜歡打人,千萬別認為「孩子小,不懂事,大了自然就會改」,幼兒期「打人」的習慣會影響寶寶一生!孩子喜歡打人是什麼原因?孩子喜歡打人怎麼辦?孩子喜歡打人的原因1、不甘受冷落兩歲的孩子正處於自我意...
《兒童行為心理學》——了解並理解你家孩子
我們都知道自古有這樣一句俗語「三歲看小,七歲看老」,它概括了幼兒心理發展的一般規律。「三歲看小」是指從兒童三周歲時的心理特點、個性傾向就能看到長大後的心理與個性形象的雛形,從出生到三歲被稱為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