毫無畏懼心的孩子就是一隻潛行的魔鬼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我信奉人生來無善無惡,我更信仰教育能讓人明是非、生敬畏,心無敬畏的人就是一隻遊走在荒野的惡魔,隨時可能暴起撕裂過往無辜的路人。
無畏故無懼
每次聽到家長傾訴孩子對自己的忤逆,甚至是對父母暴力相向,我都會想要提醒家長一個事實:正是你多年來教育的不作為,讓孩子對你已經失去了敬畏,你對孩子的影響力已經微乎其微了。
當孩子小時候摔倒了,為了不讓孩子哭,你安慰孩子,「都是我的錯,打媽媽,媽媽沒照顧好寶寶···」
當孩子上學了,家庭作業沒有完成,你比孩子還緊張,或是親自為孩子捉刀,或是火急火燎的給老師打電話,生怕孩子受責備;
當孩子學習生活遇到困難時,你衝鋒陷陣,用行動告訴孩子,我是為你活著;
······
正是你過去的一舉一動在告訴孩子,他是你生活的重心,你的付出是活該,不管他做什麼,都不會受到責罰,無所畏懼與不知感恩的種子悄無聲息的埋在了孩子心理。
無所畏懼所伴隨的無法管教
不止一個家長透露過自家孩子存在這樣一個問題,孩子總喜歡用不去學校學習或者不吃飯、傷害自己的方式去威脅父母答應自己的要求,這實質上就是孩子對父母敬畏心消退的徵兆,更是孩子對父母權威的一次次的挑戰。
於是父母會發現孩子越來越得寸進尺,越來越難以管教。
與孩子的畏懼心喪失有著異曲同工之妙的是青春期叛逆孩子的逆反心理,青春期的孩子為了尋求獨立也會想盡辦法去和父母的管教進行抗衡,但是二者之間還是存在著實質上的差異,青春期叛逆孩子對父母、對規則存在明顯的敬畏心理,他們會為自己吶喊,但是不會故意去破壞。
然而很多家長將孩子的敬畏心理的缺失與青春期叛逆心理混淆,錯誤的以為孩子長大就好了,可惜的是,就算是青春期叛逆心理如果不好好引導也不只是青春陣痛那麼簡單,更何況敬畏心的缺失是個人價值觀的殘缺,那影響的是孩子一生。
毫無畏懼心的孩子更容易走偏路
1969年8月8日在美國貝弗利山發生一起震驚世界的慘案,已經懷孕8個多月美國好萊塢明星莎朗亞特在預產期前兩周被發現慘死家中,一屍兩命。
兇手是三名曼森家族成員,都是青少年,在入室殺害莎朗亞特及其朋友四人之前,他們孩子屋外殺害了一名路過的小男孩。
在接受審判過程中,從這幾名嫌疑人身上完全感受不到害怕的情緒,他們不像去莊嚴的法庭,反倒像是去參加巴黎時裝周,穿的花枝招展。
還有很多類似這樣的青少年犯罪在全國各地不斷上演,我舉這麼古老的例子只是想說明一個問題:不是今天的孩子敬畏心缺失,從古至今缺失對父母、對生命、對法律、對規則的敬畏心的青少年不知道有多少,而這些人被人熟知大多是因為他們犯下的令人悚然的惡行。
比如今年發生在安徽黃山的一起高三女生被同班同學投放春藥後在微博上求助的事件,在新疆發生的小學生往同班同學嘴裡塞老鼠藥的行徑,這些都不能簡單的看做小孩子的惡作劇了,這是對生命的敬畏心的缺失!
對父母喪失敬畏心,所以忤逆父母;對生命缺失敬畏心,所以自殺或者謀殺他人;對法律規則缺乏敬畏心,所以無法無天。
如果家長不重視對孩子敬畏心理的培養,那麼,一個毫無畏懼心的人的未來會是怎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