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講道理這招,對男孩沒用?養女孩的媽媽偷著樂了
文章推薦指數: 80 %
媽咪讀呀原創
每當媽媽們扎堆聊孩子的時候,那些吐槽男孩「上房揭瓦」的媽媽就會滿腦子官司。
而養女孩兒的媽媽會不解:不至於吧,有那麼淘嗎?
為什麼男孩油鹽不進?
周末,陪小小費玩。
不知他從哪兒找到一根數據線,開始揮舞著,很享受這種別開花樣的玩法。
冷不丁一下抽到姥爺臉上,還沒等孩子反應過來,爸爸就硬生生從他手裡奪走了數據線。
那哪是數據線,明明就成了傷人的利器。
爸爸試圖給他講道理,數據線亂舞是不對的,抽到別人很疼,甚至可能打到自己的眼睛,云云。
誰知小小費卻脖子一揚:「我沒錯。
」同時,他還用憤怒的哭喊表達自己的不滿。
這種拒絕合作的行為,是很多養育男孩的家庭都會遇到的。
當男孩們犯錯、父母試圖講道理的時候,男孩拒絕道歉、拒絕承認錯誤,根本不接受父母的好意勸解。
當父母的好脾氣徹底磨沒了,尤其是爸爸,會第一個動武。
明明知道使用武力不對,面對一個油鹽醬醋都不進的傢伙,真心不知道除了打服還能怎麼辦。
比起女孩,男孩共情能力弱
來,深呼吸!為什麼講道理有用,到男孩這兒就行不通?好友tina老師、同為正面管教講師一針見血滴說:講道理這種事情,對女孩也許有效。
但是男孩的共情能力比較匱乏。
所以體驗式教育和立規則就很見效。
共情能力,指的是一種能設身處地體驗他人處境,從而達到感受和理解他人情感的能力。
tina說,男孩的天性決定他們活力四射且天生就是冒險家。
如果在他們正好嘗試探索世界的時候,父母打斷了他們,他們會覺得很受挫。
比如,小小費揮舞數據線,在他看來不是危險的事,而是好玩的事情。
他的內心世界正在得意:看,我又發明了一種新玩法。
沒想到馬上就把爸爸制止了,他當然感覺憤怒。
就像我們玩「王者」,都快推塔了,父母一把奪過手機:玩什麼玩,眼睛玩壞了。
挫敗感是一樣一樣的!
以下這些對話場景是不是也讓人無奈,感覺到對男孩來說沒用。
1. 父母嚴厲地說:我剛才告訴你了不要爬到沙發上去,如果你再爬,我就打你手板心!
2. 質問:我說過媽媽在用電腦的時候不要來關電源,你為什麼總這樣呢,你怎麼就那麼討厭?
3. 努力控制自己情緒,儘量不使用武力。
用商量的語氣說:寶寶,你能不能別再這樣了?或者說:你知道媽媽為什麼好生氣嗎?
4. 辱罵他們:我真後悔把你生下來,我怎麼那麼倒霉!算了,讓你爸回來揍你你就老實了。
以上這些對話,如果遇到個性強的男孩,他的思維很可能是:我就要爬沙發,看你怎麼辦?我關電腦怎麼了,你能咋地?你問我為什麼你生氣,我怎麼知道媽媽為何生氣?
有效應對不聽道理的男孩
正面管教認為,處於探索期的孩子,往往試圖「挑戰」父母。
那麼,針對孩子的挑戰。
最重要的是告訴他們,你可以怎麼樣。
tina老師建議,可以告訴男孩:我們一起來玩數據線。
然後不小心也把數據線抽到他的手上,讓他吃疼,體驗到這樣做的後果。
體驗自然後果對男孩來說很有效,男孩會懂得:哦,原來這樣很痛。
然後停止危險動作。
如果男孩做一些危險動作,比如爬高,拿手摸鋒利的物件,媽媽可以告訴他:你可以在這個地方玩,會更有趣。
而不是在原地制止他。
如果男孩亂扔玩具不收拾,你可以問:能不能示範媽媽怎麼收拾玩具啊?用這種請求孩子幫助的語言,會讓男孩覺得,我可以教父母,我很了不起。
也可以換來他們的良好合作。
不凶不吼不嬌不慣 正面管教「熊」孩子
■名詞解釋:正面管教以個體心理學先驅阿爾弗雷德·阿德勒和魯道夫·德雷克斯的心理學思想為基礎,由美國教育學家簡·尼爾森博士和臨床家庭治療師琳洛特共同開發的教育模型。「正面管教」不直接面對孩子,而是...
做父母有時候需要「不講道理」
今天外出坐地鐵碰到這樣一件事:一個四歲多的小男孩,拿著一把玩具劍。在行駛的地鐵里揮舞。旁邊還有幾位老人、抱孩子的媽媽。大家都嚇得提心弔膽。男孩的媽媽,一直在旁邊喊:「某某,你快停下來,你這樣是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