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父母有時候需要「不講道理」
文章推薦指數: 80 %
今天外出坐地鐵碰到這樣一件事:一個四歲多的小男孩,拿著一把玩具劍。
在行駛的地鐵里揮舞。
旁邊還有幾位老人、抱孩子的媽媽。
大家都嚇得提心弔膽。
男孩的媽媽,一直在旁邊喊:「某某,你快停下來,你這樣是不對的,你會打到別人的,我們不能這樣啊……
可是男孩依然在揮舞著,而且越來越起勁兒。
媽媽無奈地說:「我跟他講了多少道理都不聽。
」
現代的育兒理念中,尊重孩子的天性,給予孩子自由、平等的尊重,成了一種主流。
而類似「管教」、「約束」,被視為不尊重孩子,被很多「好父母」鄙視。
很多人說要跟孩子講道理,這樣長大了他才能夠明事理。
很多專家說:要跟孩子講道理,要去跟孩子做朋友。
但在實踐的過程中,我們卻常常發現絕對自由平等的朋友式親子關係,只靠講道理,不僅無法解決一些育兒問題,還可能會造就一個「熊孩子」。
思想家盧梭說過,三種對孩子不但無益反而有害的教育方法是:講道理、發脾氣、刻意感動。
首先父母講道理時,和孩子的地位往往是不平等的。
父母總是對,孩子總是不對,潛台詞就是「我好,你不好」。
高高在上的講道理,往往換來的是孩子的反感。
其次,講道理時,孩子大多處在負面情緒中,接通的是「原始腦」—其選擇只有「戰」或者「逃」。
無法進行理性的思考。
第三,我們常常認為孩子做不好是因為不懂道理,而只要我們把道理講清,孩子就應該理所當然地按著道理去做。
教育家杜威認為,教育並不是一件「告訴」和被告知的事情,而是一個主動的和建設性的過程,這個原理幾乎在理論上無人不承認,而在實踐中又大部分違反。
也許有家長朋友有困惑:講道理孩子不聽,除了生氣或感化他,還有什麼方法呢?難道不要教育他嗎?
孩子當然要教育,但是用大道理壓人,強迫孩子接受來自家長口頭的「道理」,不僅不會起到作用,還會讓孩子有「逆反心理」。
那我們需要怎麼辦呢?
一、接納孩子。
接納孩子是指接納孩子行為背後的情緒。
並不是說孩子說「我想殺人」你就得接納他這個行為,而是告訴他,我知道你很難過,我接受你的情緒。
西方心理學派,用共情來定義這種情緒的感知。
共情這個概念的提出者——人本主義心理學派的代表人物羅傑斯指出,共情是一種體驗別人內心世界的能力。
通過「接納」,孩子和家長的情緒才能連接起來併流動。
二、允許孩子發泄情緒。
萬物有情,為人獨多。
情緒,是孩子對外界刺激的反應。
情緒沒有好壞。
三、溫和而堅定地對待孩子孩子的錯誤行為。
魯道夫.德雷克斯在《正面管教》一書中:「和善的重要性在於表達我們對孩子的尊重,堅定的重要性則在於尊重我們自己,真正情形的需要。
」
四、給孩子體驗感。
我一個朋友說:她的孩子非要在夏天穿羽絨服。
他講了很多很多的道理,但是孩子非不聽。
我告訴你可以讓他穿上試一下,不要去講太多道理。
五、父母要給孩子示範作用。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孩子的很多行為都來自父母的言傳身教。
做好父母,從來不靠「講道理」。
當孩子哭鬧時,家長應該怎麼樣正確的來安撫孩子的情緒?
孩子哭鬧,是孩子的一個外在行為表現,如果想要安撫孩子,我覺得:首先,從家長的角度來說,我們要去接納孩子的情緒。人的所有情緒都是應該被接納的,它並沒有好壞之分。它是人身體能量的晴雨表,如果能量很低...
Annie媽媽育兒正能量:共情是接納孩子的情緒
#正面管教每日一句#面對孩子,父母常常不知所措。過於嚴厲,會覺得於心不忍;過於溫柔,孩子又會讓我們忍無可忍。但是,當我們試著以溫和而堅定的方式去對待孩子時,很多問題便 不再是問題了。我們試著接納...
當夫妻關係和親子關係出現錯位,千萬別掉進原生家庭的陷阱
壹姐說又是共情。這個話題一再被提及,因為它太容易被父母們當作「止哭大法」來對付哭泣的孩子,然而又太容易讓父母們遭遇挫折感。好的共情,能讓孩子從我們的理解中獲得力量,但我們往往一不小心就把共情做成...
看了才知道,這麼多年給孩子講道理都是瞎掰
文章來源:「微信名:育兒先育心,ID:yuerxianyuxin"我常常聽見有父母抱怨,為什麼我的孩子對道理就刀槍不入呢?為什麼我的孩子道理全明白,卻仍然要犯錯誤呢?父母如何講道理才能更有效地達...
一本正經地教你:如何用正面管教工具哄孩子(媳婦兒)
自從兒子進入可怕的兩歲,脾氣見長之後,我就常常面臨「一天哄N次孩子」的困境。在一次又一次的成敗中,我開始慢慢總結出一些哄人的實用小技巧,在這裡分享給和我有同樣難題的媽媽們。(其實。。。。。。主要...
兩家長爭論不休,怒扯孩子要求說對不起!教會孩子道歉真的那麼重要嗎?
遊樂園事件小區旁邊有個兒童遊樂場,一到周末放假的時候,裡面都有許多家長陪著自己的小孩玩耍。上個周末,一個小女孩在玩耍過程中,從旁邊一個年紀比她小的男孩身上踩了過去,這可引起了男孩媽媽的憤怒,於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