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項能力3歲形成、7歲定型,不想孩子以後學習差就別忽略了!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文/夏至(親寶寶特約作者,兩名男孩的媽媽,致力於兒童成長教育,分享寶貴育兒經驗)

我家對門張姐的女兒慧慧,和樓上李姐的女兒玲玲,差不多大,經常一起上下學,是形影不離的好姐妹,但兩個孩子各方面的表現卻相差很大。

比如說吧,兩人一起去公園玩,回到家裡,慧慧就會繪聲繪色地描述自己的所見所聞,而玲玲只是輕描淡寫地說兩句。

兩人看完動畫片,慧慧能夠惟妙惟肖地模仿動畫片里的角色,而玲玲就顯得很笨拙。

慧慧學習成績好,尤其寫得一手好作文,經常被老師拿來當範文朗讀,而玲玲語文常常不及格,玲玲媽媽給她報名了寫作輔導班,收效甚微。

玲玲媽媽常常感嘆:「玲玲腦子笨,跟慧慧成天在一起玩,也學不到半點聰明勁。

哪裡是什麼腦子笨?

分明是兩個孩子的觀察能力不同,玲玲觀察能力差,所見所聞在心裡留不下印象,所以寫起作文來言之無物;慧慧觀察能力強,一花、一葉在她眼裡都有色彩,所以心中有積澱,寫作、交流就能得心應手。

玲玲媽媽不懂得培養孩子的觀察力,所以只看到了事情的表面。

而敏銳的觀察力是孩子學習掌握知識的重要途徑,在很大程度上影響了孩子思考能力、語言能力的提高。

早教專家研究發現,觀察力作為一種有計劃、較持久的知覺,在孩子三歲之後就會逐漸形成,到七歲左右基本定型。

那麼,處在觀察力形成黃金時期的孩子,我們應當怎樣培養呢?

引導孩子觀察

孩子的觀察力不是天生的,父母作為孩子的第一任老師,要善於引導孩子注意觀察身邊的事物變化,花、鳥、草、蟲、魚,世間萬物,形態大不相同。

比如帶孩子去動物園時,可以通過詢問的方式訓練孩子。

看到長頸鹿,可以引導孩子自上而下說出長頸鹿的特徵,比如犄角的位置、耳朵的形狀、身體的花紋、尾巴的長度等。

帶孩子在附近的公園溜達,可以讓他撿一些樹葉、花瓣,比較它們的不同。

就算是仰頭看看藍天,也可以問問孩子看到的雲彩形狀像什麼。

總之,只要父母有心,隨時隨地都可以引導孩子自己去觀察。

啟發孩子思索

勤于思考的孩子,往往會更加細緻地觀察。

牛頓在孩提時代,對於各種事物都喜歡刨根問底地思考。

比如晚上,他看到星星就會想,為什麼星星掛在天空上呢?它們為什麼不相撞呢?颳大風時,他會去街上走走,感受順風和逆風有什麼不同。

正是他勤于思考,才培養出超強的觀察能力。

拓展孩子見識

觀察力的高低與孩子的視野是否開闊有關。

著名教育家威特的兒子是低能兒,為了將他培養成才,威特進行了種種努力。

只要有時間,威特就會帶兒子去參觀博物館、美術館、動物園、植物園、工廠、礦山、醫院等。

正是各種場所的參觀,開闊了他的視野、豐富了他的見識,也鍛鍊了他的觀察力。

每次參觀回家,小威特都會敘述自己所見的一切,為了使自己敘述得更加完整生動,小威特在參觀時總是更加用心地觀察。

後來,小威特九歲就考入大學,16歲獲得法學博士學位,成為柏林大學的法學教授。

動用多種感官觀察

用手摸一摸葉子、樹皮、石頭的表面,體會不同的觸感;用眼睛尋找大自然中的紅色、黃色、綠色;用鼻子聞聞青草、花朵、泥土不同的氣息,這樣才能豐富孩子的觀察能力,使他們的感受更加深刻。

用筆畫一畫、寫一寫

出去遊玩回到家,可以讓孩子用筆畫一畫今天最喜歡的動物或者風景,孩子畫完以後,你可以拿出白天拍的照片做對比。

通過對比觀察,加深孩子的印象。

正如著名哲學家黑格爾所說,培養孩子觀察力的最好方法是教他們在萬物中尋求事物的相同點和不同點。

如果孩子大一些,可以讓他用寫日記的形式記錄當天的所觀所感,不僅鍛鍊了孩子的觀察角度,還能啟發孩子動腦。

著名生物學家達爾文說:「我既沒有突出的理解力,也沒有過人的機智,只是在觀察那些稍縱即逝的事物並對其進行精細觀察的能力上,我可在中人之上。

所以,引導孩子由觀察產生興趣,從興趣中思索、學習,在學習中增長知識,由知識中加深對事物的了解和感悟,就此周而復始,在一次次良性循環中增長孩子的能力。

看似只是觀察生活中的小細微,但是卻掌控著孩子成長學習的成敗。


親寶寶原創首發,轉載請聯繫授權~

「親寶寶育兒」微信公眾號:qbaobao6(長按可複製)分享育兒知識,解決育兒難題,歡迎關注。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 

不和孩子一起看動畫片的父母,不合格!

文/宋明妮最近有孩子家長如是說:不能讓孩子過多的看動畫片,把眼睛都看壞了,也沒有什麼好處。這句話是對還是不對?說起看動畫片會造成孩子視力下降,這沒有錯。但是這不是動畫片的過錯。孩子就是看新聞聯播...

好習慣成就一生:學會觀察

觀察是聰明的眼睛,讓孩子用自己的眼睛去觀察社會,觀察自然,觀察人生。觀察是一個人認識事物的重要途徑之一,是智力活動的基礎,是完成學習任務的必備能力。沒有敏銳的觀察力,就談不上聰明,更談不上成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