奉勸各位父母,不要再培育「乖」孩子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看了一篇關於「小時候越乖,長大越痛苦」的文章,也發表一下看法。

乖孩子是八零年代左右農村父母培育孩子的比較廣泛的一個標準,作者是農村長大的,不知道城市中當時是如何的看法,當時在農村中,有的時候誇獎別人家孩子,就會當著其父母說:看你家孩子多聽話,我們家那個太淘(氣)了,一點都不省心。

被誇的父母和孩子都會有一絲高興。

「乖」其實就是聽話的意思,按部就班,能夠按照父母的指令去做,不節外生枝。

為什麼要培育乖(聽話)的孩子?

首先肯定方便管理,領導肯定喜歡完美執行自己意圖的下屬,對於經常提出反對意見的下屬,不會受領導喜歡。

而且以前農村的孩子是散養狀態,三四歲以後大人會把小孩丟一邊,自己干農活等等,孩子如果經常亂跑也不安全,並且如果惹事了,還需要大人擦屁股。

其次大人認為養一個乖(聽話)孩子,長大後也會聽大人的話,孩子習慣了聽話,長大後也不會跟大人反抗,能夠完美執行大人為你設計的人生,雖然是按照他們有限的視野和見識而設計的。

現在很多人已經意識到了,培育乖(聽話)孩子的負面作用更大。

最大的問題是溝通,溝通有障礙的父母子女以後會有隱患。

乖(聽話)孩子習慣了執行指令,在叛逆期以前這些都能很好的執行,但是叛逆期就不好處理了,一般會出現以下幾種可能,第一種孩子激烈反抗,孩子認為父母的指令錯誤很多,不再遵守,父母如果意識到了,選擇妥協,雙方如果以後能商量著來,那還能步入良性軌道。

如果父母認為孩子不聽話,變壞了,那就不好辦了,雙方可能進入冷戰期,誰也不願意妥協。

還有一種是孩子不反抗,選擇沉默,孩子什麼都不願意跟父母講但是還是想自己做決定,可能以後父子關係都會延續這種狀態。

有可能孩子還是會遵從父母指令,繼續做乖(聽話)孩子,如果父母有能力為孩子以後得生活鋪平道路還可以,如果不能孩子以後會很痛苦,容易患上心裡疾病,長大後還不由自主的感覺很痛苦。

其實任何人如果能夠按照自己的選擇去做,都不會有抱怨的理由。

不管哪種情況,最後的結局都是由父母決定的,父母應該認識到,孩子需要有決定權,這對孩子培養孩子自信,勇敢的性格有幫助,如果孩子習慣於聽從指令,以後做事情,都會顧及到別人的感受,讓人感覺好像是很有教養的人,但是過度以後就會對自己的利益也不敢表達出來,在現代社會中立足要吃虧的。

其實父母子女最好的相處方式是成為朋友,無話不談的朋友。

從孩子可以交流的時候做起,不要認為你供他讀書,給他飯吃就要聽命於你,你是培養一個能在社會中立足的,有責任心的孩子,而不是養寵物。

培養他是你的責任,想讓孩子有責任感就要首先把你自己的責任做好。

不要認為孩子不打不成器,能成器並不是你一直打他,而是後面你不打了,你怕以後打不過孩子,所以你無奈的選擇了跟孩子溝通。

不要認為孩子按照你鋪設的道路就實現了無憾人生,先問問孩子想要什麼樣的人生。

不要認為自己做父母就是神聖的,任何人都會成為父母,沒幾個人是神聖的。

引導孩子如何正確的做出決定,以理服人。

給孩子如何避免社會中的坑,讓孩子能站在你的肩膀上看世界。

教給孩子勇敢的做出自己承擔後果的決定,你就接近了成功的父母。

要知道首富王健林給王思聰提供了最好的平台,但是王思聰還是能跟父親辯論爭取決定權的。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 

太聽話的孩子就一定是好孩子嗎?

很多小孩都很頑皮,經常調皮搗蛋,家長們都非常喜歡聽話的孩子,這樣的孩子都招人喜歡,但是很聽話的孩子就一定是好孩子嗎?俗話說:「不聽老人言,吃虧在眼前。」一語道破大多數中國父母都希望自己的孩子聽話...

「乖」孩子就是「好」孩子嗎?

俗話說:「不聽老人言,吃虧在眼前。」一語道破大多數中國父母都希望自己的孩子聽話,他們認為這樣的孩子好帶,能省去許多麻煩。然而,時下的新新父母卻希望自己的孩子「不聽話」,活潑好動甚至調皮搗蛋也不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