寶寶咿咿呀呀,你不會不知道他要表達啥吧
文章推薦指數: 80 %
從新生兒呱呱落地,第一聲哭聲到喃喃學語,到清楚的表達自己的想法,這個階段,寶寶用自己獨特的言語表達出他們心裡頭的想法,別以為寶寶還小,不會說話,其實不然,他們發出的呀呀兒語,做出的各種肢體動作,包含了許多的小心思,若是家長們能夠領會寶寶的這些語音,就能清楚的明白寶寶的狀態和需求。
只要細心觀察和體會,就會發現寶寶的一言一語,一舉一動,包含了各種信息。
那麼寶寶在還不能清楚表達一句話的時候,有哪些語言是我們家長需要讀懂的呢?一起來學習下吧!
1.寶寶餓了
寶寶在無法表達飢餓的時候,通常會用哭聲和肢體動作來表達他的需求。
寶寶會撅起小嘴,會啼哭,還會不時的伸手去抓東西,實際上是寶寶有需要啦。
可能是寶寶肚子餓了,這時如果餵奶,寶寶便會得到滿足,乖乖的停止哭泣。
2.揉眼睛
寶寶如果比較安靜,動作輕緩下來,不時的揉揉眼睛,還伴隨著打哈欠,發出的聲音也若有似無的無力,這就表示寶寶睏了,想睡覺。
媽媽趕緊帶著寶貝入睡吧!
3.手舞足蹈
寶寶開心快樂的時候,常常會「咯咯」的大笑,短而快速的,同時伴隨著雙手晃動,兩腿蹬呀蹬的,身體舒展,這意味著寶寶很興奮,很開心,比如剛洗澡、剛喝完奶。
這個時候媽媽們可以與寶寶進行親子互動,相應他的號召。
這樣的鼓勵對寶寶的身心發展有重要的意義。
4.煩躁,拉扯衣服
很多時候,寶寶如果煩躁不安,聲音急促,同時,雙手不斷的拉扯衣服,頭冒細汗。
如果寶寶沒有不舒服,沒有發燒,那一定是衣服穿多了,寶寶不會說話,只能通過肢體語言表達,他熱的難受。
媽媽的要馬上領會寶寶的語言,適當的減掉些衣服。
5.緊握雙手
寶寶在感到緊張或是害怕的時候,通常會握緊拳頭,雙眼露出驚慌的眼神,伴著哭聲。
媽媽們要懂得,是不是寶寶遇到了什麼令其害怕的東西,或是引起寶寶恐慌的事情,要懂得及時給予安撫,給予溫柔的擁抱,讓寶寶安定下來,不然容易讓寶寶晚上不好入睡,不利於身心發展。
6.撅嘴使勁
這個肢體動作,如果只是撅嘴,通常是寶寶想要小便了,如果伴隨著使勁,滿臉通紅這些特徵,那就是寶寶要便便了。
家長如能夠及時觀察發現嬰兒的這個變化,就能摸清寶寶的大小便規律,再加以引導和鼓勵,非常有利於寶寶的自控能力和良好的生活習慣培養。
7.眼神無光、表情呆滯
健康的寶寶眼睛總是有神明亮的,黑溜溜的眼珠總是不停的轉動,若發現寶寶眼神呆滯,暗淡無光,加上表情痛苦,煩躁不安。
這時,作為家長,要特別注意,寶寶是不是生病了,發現問題要及時就醫,及早採取相應的解決辦法,以免耽誤了病情。
其實還有很多很多寶寶的肢體言語,在這裡我就不一一列出來了。
只要在照顧寶寶過程中,家長細心觀察,就會發現寶寶各種各樣的需求。
寶寶在學會說話之前,沒有足夠的溝通表達能力,只能通過呀呀兒語、肢體語言來表達他們的需求和想法。
只要媽媽們能夠「破解」這些語言,就能了解和讀懂寶寶的感受和需求,然後給寶寶最貼心的呵護。
新生寶寶哭鬧的5種表達語言,寶媽們讀懂了幾種
新生兒這種生物,只適合遠觀,不適合照看。你看他小手小腳小模樣挺招人喜歡的,可是你沒見他哭鬧時讓人多無措,又不會說話,哭起來可真是全憑當媽的智慧猜心思了。又是餵奶又是換尿布的,各種原因試了一遍也止...
觀察寶寶的動作讀懂寶寶需求,媽媽你也能行!
初生的寶寶各方面的能力還未完全達到,對事物的認知以及自己的表達能力還未完全掌握。寶寶很難通過語言向別人表達自己的需求,只有依靠那稚嫩的小手和小腳的擺動向外界表達。那麼問題來了,新生兒的媽媽要怎樣...
讀懂一歲寶寶的「動作語言」,你做對了嗎?
寶寶在開口說話前,主要靠動作表達需求和情感,這些比劃出來的身體信號,你能get到多少呢?作者:若游我家寶寶從10個月開始,進入一個新動作「解鎖」的爆發期,每隔幾天,就有不一樣的動作習慣冒出來,從...
孩子學習語言過程中,家長一定要學會聽孩子內心的語言
等小寶貝出生的時候,他們還不會說話,所以在這個時候他們就會用肢體來表達,看到寶寶皺眉頭的時候,媽媽就會覺得要給孩子換尿布了。要是看到寶寶笑了,爸媽也會覺得非常開心。這其中的原因就是因為孩子現在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