給寶寶退燒的5個誤區,家長們最容易犯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現在家長給寶寶退燒,出現了很多錯誤的方式。

我結合自身帶寶寶的經驗,給大家介紹下給寶寶退燒的5個誤區。

步驟/方法:

1誤區一:「裹蒸粽」式發熱捂汗  

對兒童來說,往往越捂體溫越高,容易造成「捂熱綜合徵」(即因捂蓋過嚴使得孩子出現高熱、面色蒼白、反應低下、呼吸困難等一系列症狀),還容易誘發高熱驚厥。

兒童發高燒的時候,往往肢體循環會變差,手腳摸起來並不熱,反而有些涼。

若出現手足發涼、怕風,喜歡依偎在媽媽懷裡,有可能很快出現發熱。

所以,家長別以為孩子手腳涼就是穿得不夠。

當孩子發熱時,正確的做法應該是把孩子的衣服略微解開,充分散熱,手腳要保暖。

很多老人家認為寶寶發燒了就不能洗澡,洗澡容易著涼。

其實發燒的孩子洗熱水澡更有利於散熱。

如果洗澡不便的話,用溫水拭浴也是退熱的一個非常有效的物理降溫的方法。


2誤區二:發低燒急於吃退燒藥  

新生兒(出生28天以內)不能使用退燒藥。

事實上,一般情況下,6個月以上才可以用退燒藥。

因為新生兒體質弱,體表面積大,服用退熱藥劑量難以掌握,容易出現虛脫或者胃腸道的損傷。

專家認為,一般情況下,退燒藥也是要體溫達到38.5攝氏度以上才用,低燒不用使用。

對於6個月以下的寶寶,通常採用物理降溫的方法,例如溫水拭浴、貼退熱貼、洗熱水澡等。

但是如果以前有過高熱驚厥的孩子,再次發燒,應該積極退熱,可以在醫生指導下在體溫38攝氏度或之前就服用退熱藥,以求儘快降溫以免再次發生高熱驚厥。

3誤區三:高熱不吃退燒藥,非等醫生給藥  

孩子如果燒到38.5攝氏度以上,就應該及時降溫,可以儘快吃退燒藥。

吃退燒藥一般不影響醫生對孩子疾病的判斷。

現在門診病人多,等候的時間長,孩子都已經高燒才抱來醫院,再挂號、交費、候診,還得三四個小時才能見到醫生,這對兒童來說非常不利,因為長時間高熱不處理容易造成孩子高熱驚厥、暈厥等情況發生。


4誤區四:不吃藥只吊針,這樣退燒快一點  

兒童發熱原則上不給予吊針,因為感冒咳嗽80%-90%是感染病毒,使用抗生素治療不僅無效,還對孩子沒有任何好處。

現在家長帶孩子看病,動不動就要求醫生給打吊針,以為這樣能比口服退燒藥來得快。

其實,目前兒童口服的退燒藥如對乙醯氨基酚等服用後30分鐘就能起效,起效並不比打點滴慢,更重要的是這些口服退燒藥副作用小,比較安全,而一些退燒針劑,可引起腸胃黏膜損傷,如果注射劑量過大,會使孩子出汗過多、體溫迅速下降,易引起虛脫。

事實上,抗生素本身就有副作用,注射次數多了,不僅讓孩子食慾下降,胃腸功能紊亂,還可能出現免疫功能低下。

  

體虛汗多、煩躁不安、睡不安寧等問題通常都是長期使用抗生素導致的原因。

除非有咽喉紅腫、化膿、高熱等嚴重問題,才考慮用抗生素「重拳出擊」。

5誤區五:中藥敷腳心,偏方退熱有效  

至於給孩子退高熱,醫院裡有很多安全性高且有效的退熱藥,對兒童用藥來說,安全性永遠是排在第一位。

因此,專家認為,家長不能隨意相信「偏方」、「秘方」

以下幾種方法大家可以嘗試一下:

Tips1:溫水擦浴法  

兒童皮膚薄嫩,皮下血管豐富,發熱時可採用溫水擦浴、退熱貼外敷等物理降溫,尤其是嬰幼兒,副作用少,優於藥物降溫。

  

在進行溫水擦浴的方法時,水溫應以35-40℃為宜,擦浴全身的皮膚,注意擦浴時用力要均勻,還可用按摩手法刺激血管被動擴張,促進熱的發散。

擦至頭頸部、腋窩、胸部、腹股溝等血管豐富處停留時間稍長些,以助散熱。

四肢及背部各擦浴3-5分鐘。

擦浴時應注意避免對風受涼。

擦浴後用大毛巾將寶寶包好,並多給寶寶喝些溫開水。

  Tips2:發熱備藥粥降溫法  

魚腥草豆豉粥:  

鮮魚腥草(後下)15g,葛根15g,淡豆豉5g,生薑3片,蔥白3根,粳米100g。

先將藥物洗凈,取葛根、淡豆豉、生薑加清水煎煮(鮮魚腥草在其他藥煎煮十幾分鐘後再放入),取汁去渣,澄清沉澱,後將淘洗凈的粳米加清水煮沸後,與蔥白一起加入煎煮的藥汁中,煮成粥。

用於高熱不退、無汗、頭痛等,吃後汗出熱退即停服。

薄荷梨粥:  

薄荷3g、帶皮鴨梨1個(削皮)、大棗6枚(切開去核),加水適量,煎湯過濾。

用小米或大米50g煮粥,粥熟後加入薄荷梨湯,再煮沸即可食用。

既可用於發熱的患兒服用,平時容易「上火」時也食用。

  

綠豆甘草薏米粥:  

綠豆60g、生甘草6g(布包)、生薏米20g熬湯後去甘草包,服用。

此粥具有健脾祛濕解毒作用。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 

家長奉為神器的退熱貼,竟然不能退熱!

最近溫度下降得厲害,看來冬天真是到來了。大家一定要注意防寒保暖哦~但看朋友圈中發燒的寶寶越來越多,而且各個頭上都黏著一個藍藍的小退燒貼。小編有點懷疑,這一條小玩意兒,貼在腦門上就能退燒了?

崔玉濤:發燒的四個不等式+護理十七問

寶寶發燒四個不等式↓ ↓ ↓體溫高≠病情嚴重孩子發燒時,如果不是高燒,家長通常還能沉得住氣。但如果孩子燒到38.5℃甚至超過39℃時,家長就沉不住氣了,因為在他們看來,孩子發燒越高,病情就越嚴重...

媽媽這樣做!寶寶輕鬆退熱~

一換季,感冒發燒的孩子陡然增加。每回一發燒,麻麻們總是各種揪心、不知所措,所以想著整理一份清晰、實用的小兒發熱解決方案分享給大家,看完你會知道什麼時候什麼程度分別該怎麼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