節目組嚇哭女兒,蔡少芬現場大怒:中國式逗小孩毀了多少孩子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最近蔡少芬帶著兩個女兒上親子節目,其中有一個環節讓孩子選擇媽媽或者玩具。

當面對工作人員玩笑似的嚇唬「媽媽沒了」,小女兒包子哇地一下哭出來。

這情景讓看著的人心也揪在一起。

以上的場景我們並不陌生,特別是每到節日走門串巷的時候,如果家裡有小孩,來訪的親戚朋友免不了要逗上幾句:

你是你媽媽從垃圾桶撿回來的;

你嘗嘗這個酒,是甜的;

你爸爸媽媽生了弟弟後,就不愛你了;

……

中國式逗小孩仿佛早已成為大人與孩子間交流的方式。

身為父母,我們早已司空見慣,卻很少重視,而往往就是這種大人間所謂的逗小孩,一不小心給孩子造成的可能是永遠都無法彌補的傷害。

不要隨便對小孩子開這種玩笑

《聽見你的聲音》里說:開玩笑,只有在被開玩笑的人也覺得好笑的情況下才叫開玩笑,如果被開玩笑的人並不覺得好笑,那麼就是恐嚇。

前段時間,在《不可思議的媽媽2》節目中,蔡少芬的小女兒包子就直接被大人們所謂的玩笑嚇哭了。

節目中有一個環節,要求小孩子必須在媽媽陪伴卡和玩具中做出選擇。

姐妹倆不假思索地選擇了玩具。

而就是這個選擇,工作人員直接當著孩子的面把媽媽陪伴卡碎了。

小孩子並不像大人,她只能看到眼前最直接的信息。

可身為大人的我們,卻從未想過這個舉動對孩子來說會有多害怕。

緊接著,工作人員音調明顯重了幾度:媽媽的陪伴卡碎了,那這幾天媽媽就不能陪伴你們了。

包子怯怯地開口:但是不是…在香港…可以找媽媽?

工作人員果斷回答:不可以,因為媽媽已經碎掉了。

平日古靈精怪的妹妹立馬被嚇哭了,這對大人來說只是一個無足輕重的玩笑,可是小孩子很單純,她們讀不懂大人的真話假話,常常會信以為真。

你說媽媽已經碎掉了,她真的就會以為再也見不到媽媽。

而此時的蔡少芬哪裡還顧得上節目錄製,直接跑到兩姐妹身邊,抱著她們說,媽媽沒有死,媽媽在這裡,媽媽會一直陪著你們的。

對孩子來說,媽媽就是她們世界裡的全部,是一座足以抵擋任何的大山,是最大的依靠。

失去媽媽,這種傷害對她們來說絲毫不亞於山崩地裂。

所以即便再離譜的玩笑,也會引起他們的不安或恐懼。

況且,每個小孩的脾性都不同,他們所能承受的程度也不同,沒有原則的逗,只會對小孩的心理造成傷害。

有些傷害一旦發生,永無法彌補

每個大人都有自己逗小孩的絕招,從捏臉到嚇唬,從拋舉到騙小孩喝酒。

這些情況在我們生活中總是猝不及防,而嚴重的時候甚至會威脅到孩子的性命!

記得前兩年,看過一則新聞。

一位爸爸帶著自己兩歲多的兒子去朋友家做客,早上10點鐘的時候,爸爸喝醉了,於是到朋友的房間裡去睡覺。

就在爸爸睡覺期間,兩個朋友以逗樂小孩的方式,讓他嘗嘗酒。

見孩子喝著沒事,又給他倒了一點點,期間還拿出一支煙給孩子點上。

就這樣,兩個大人,一個2歲的孩子,在一起相互碰杯,敬酒對飲。

當天中午11點過,孩子喝醉了,爸爸以為孩子只是睡著了,把孩子抱回家。

直到晚飯時間,爸爸發現兒子手腳僵硬,發燒。

立即將孩子送到市總醫院。

後來,孩子經搶救無效身亡。

經鑑定中心鑑定,孩子系飲酒過量引起呼吸循環衰竭死亡。

看到這樣的悲劇,你還會覺得逗小孩有趣嗎?

真的細思極恐,可類似逗小孩產生的悲劇卻遠遠不止於此。

2009年,網上一段兩歲男童吸菸說髒話的視頻在人們的反感中被一筆帶過;

2015年,廣西兩歲男孩被灌酒後變痴呆的事情沒有讓人們警覺;

2016年某視頻網站盛典上,頒獎嘉賓跟小孩的尷尬玩笑,在人們的聲討中無疾而終。

這樣的事件,每年都在發生,卻始終沒有引起大人們的反思。

以逗小孩為樂的事情還在繼續,他們享受把孩子玩弄於股掌之間的快感,這不是玩笑,這是赤裸裸的災難!

就像事件中的小孩子,因大人的逗弄而喪命。

有時候一些在我們看來很小的事情,可對孩子來說,那是他弱小的身體所無法承受的。

況且,有些災難一旦發生,是無論如何都無法彌補。

請離我的孩子遠點!

放眼四周,在我們身邊,以逗樂小孩為趣的大人太多了。

最常見的情況是,每年過春節的時候,小孩子都會被要求當眾唱歌,大多數孩子在大人的逼迫下,開口唱了。

但是幾歲的小孩,站在十幾個幾乎是陌生的大人面前,想堅持自己的意願不唱,卻連他的媽媽都不來幫他,甚至還有些惱他,他心裡該承受著多大的壓力?

我們總教導人與人之間應該互相尊重,可在我們身邊,大人也尊重孩子的情況卻太少太少了。

也有另外一些親戚朋友總是喜歡問孩子,你愛爸爸還是媽媽。

通常孩子會回答都愛,可他們哪肯罷休,非得逼出孩子任選其中一個。

事實上這種情況對於孩子來說,會有負罪感。

因為滿足了一個,就意味著辜負另一個。

而不管說愛哪一個,都會擔心另一個不高興。

長此以往,孩子容易變得膽小甚微,懦弱怕事。

而最常聽到的「你爸媽不要你了」這句話,真的容易給孩子造成童年的陰影,乃至影響到他成人。

因為對孩子來說,父母就是他整個世界的基石。

如果不停給孩子灌輸,父母會不要他,容易造成孩子安全感的缺失,最終導致他不懂得愛和被愛。

記得二胎政策剛下來那會兒,嬸嬸剛好帶著孩子去朋友家做客。

席間聊天的時候,朋友跟在一旁玩玩具的孩子開玩笑說:你爸媽準備給你生個弟弟啦,等弟弟出生了,他們就不愛你了。

孩子信以為真,直接當場哭了。

朋友笑了笑:這孩子怎麼這麼不經嚇。

聽說我嬸嬸那會兒知道情況後,直接拉著孩子的手就往外走,從此跟這個朋友甚少來往,回家後還不停安慰孩子:你永遠是媽媽的寶貝,別人怎麼說你不要相信,你只要知道媽媽會一直在你身邊。

這幾年孩子長大了,經常回憶起這件事情都會說,那時候真覺得這世界沒有誰比我媽更愛我了。

那麼不顧一切為你抵擋所有,只想告訴你,她真的愛你。

身為父母的我們,如果有人這麼逗弄你的孩子,應該不顧一切站在孩子這邊,並且強烈表明自己的態度:請離我的孩子遠一點!

因為大人所有的逗弄都是為了激起孩子產生各種情緒,比如:哭泣、窘迫、恐懼等等,因為是逗,所以對大人們來說歡樂才是主要的,可是孩子沒有任何理由必須去承受大人的語言暴力。

最好的方式是教會孩子解決問題

心理學研究表明,孩子在3歲左右就已經形成獨立的人格,對周圍的一切並不是沒有感知。

之前林志穎在《爸爸去哪兒》中就曾經說過,很多大人會覺得小孩子不懂,但其實他是懂的。

周圍人對他的態度他都能夠感受到,但由於孩子還在懵懵懂懂的成長階段,很容易信以為真。

中國式逗小孩在我們生活中比比皆是,很難避免,所以最好的方式是教會孩子去解決這些問題。

記得去年暑假,小姑的孩子來我家玩,剛好鄰居過來串門,看到沒見過的孩子這麼可愛,忍不住就開始「逗」她。

我在廚房聽到鄰居跟孩子說,你媽媽不會來接你回家了,她不要你了,你當阿姨的女兒好不好?

我正準備呵斥鄰居的時候,誰知道小姑的女兒有模有樣地說,「我媽媽很愛我,你說的都是假的」。

原來在小姑家,他們會尊重孩子的意見,不管發生什麼情況都選擇相信自己的孩子,於是小孩從小就懂得表達自己的想法,再加上他們家還有一條鐵打不動的律令:每天都要互相說我愛你。

格外親密的親子關係能讓孩子無時無刻感受到被愛,於是不管外界怎麼開玩笑,她都清楚該相信自己的感受,而不是外人的話語。

作為父母,為孩子創造健康的成長環境,是義不容辭的責任。

(圖文來源於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 

過年這樣「逗孩子」,最招人煩!後果很嚴重!

春節期間,親戚朋友間的走動也頻繁起來,尤其是家裡有孩子的,更是會帶上孩子一起串個門吃個飯。然而我們身邊總有很多大人,喜歡找孩子開玩笑,目的往往不是逗樂孩子,而是逗樂自己。有些場景你一定很熟悉:大...

千萬不要讓別人隨便逗你的孩子

記得小的時候,不管我怎麼歇斯底里的喊、叫、打,大部分大人都像在看一場戲,他們那個樂啊,如果我哭了就更好玩兒了,「矮油還哭了你看你那個樣子好醜啊balabalabala……」。最感謝的,是我的媽媽...

這4種『逗』娃方式,不阻止後果很嚴重!

很多成年人身上的問題,其實都是在童年時期種下了隱患。大人們一句「無意」的玩笑捉弄,很可能給孩子留下揮之不去的陰影,毀掉整個童年。武志紅曾說:中國廣泛存在的『逗』小孩,就是把心靈仍然敞開而單純敏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