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培養孩子吃苦耐勞的精神
文章推薦指數: 80 %
孩子不願意做家務,不願意與父母一起完成力所能及的事情,在一定程度上是孩子不願意吃苦,沒有吃苦耐勞精神的表現。
現在的父母大多將注意力集中在孩子的學習上,往往忽視了培養孩子吃苦耐勞的精神。
其實一個成功的人並不一定是一個最聰明的人,也並比一定是學習最好的人,而是一個敢於吃苦耐勞,一個有著堅強毅力,勇敢奮鬥的人。
自古雄才多磨難,從來紈絝少偉男,無數的偉人、成功人士是經歷了種種挫折坎坷之後,才能鶴立雞群,攀登高峰。
傑出者與平庸者之間,最顯著的差異不是智商的高低,而是興趣、意志、理想、吃苦耐勞的精神、性格等非智力因素的優劣。
做人是成才的基礎,父母首先要引導孩子做一個合格的人,做一個對社會有貢獻的人。
艱苦奮鬥、勤儉樸素在任何一個時代都不會褪色。
培養孩子能吃苦的精神,需要家長從一點一滴的小事做起。
當今,很多孩子的生活被家長照顧的無微不至,捧在手心怕碎了,含在嘴裡怕化了。
大多時候,父母覺得自己吃過太多苦,所以不願意讓孩子承受更多的壓力,更別談吃苦受累了。
殊不知,這樣的孩子一旦離開家長的庇護就無所適從。
所以,從現在起,父母必須意識到培養孩子出苦耐勞和戰勝挫折的重要性,讓孩子參加一些力所能及的活動,讓他們獨自面對困難和挫折,鍛鍊自己的心智和體力。
人生漫漫,不可能一帆風順。
一個人就算再有真才實學,如果不肯吃苦,也難保良好的競技狀態,不僅適應不了激烈的市場競爭,還容易被困難嚇到倒,被挫折擊垮。
要在以下幾方面培養孩子:
1、培養孩子生活獨立
父母要告訴孩子,自己的事情自己做,自己要對自己的事情負責。
生活中,自己獨立完成一些事情,比如獨立穿衣、獨立洗漱、打掃自己的房間、清理自己的物品等;學習上,獨立完成作業;心理上,獨立思考問題,自己做選擇。
一定程度上,父母要給孩子自己選擇的機會,這樣孩子才能有主見,並為以後的成功打下基礎。
2、有意識地布置任務
在生活中,父母可以故意布置一些任務,讓孩子去完成。
如果孩子完成了適當的家務勞動,如打掃衛生、洗碗清理房間等,可以給予其一定的物質和精神獎勵,以調動孩子做家務的積極性。
此外,父母也可以帶孩子參加社會實踐、農村體驗生活、夏令營、與農村孩子交朋友等形式的活動。
3、要與孩子共同吃苦
培養孩子吃苦,家長要首先有吃苦的精神,並樹立吃苦的榜樣。
家長可以與孩子參加晨跑,參加體育運動,如一起打球、一起游泳、一起爬山等。
遇到不可口的飯菜,家長不要在孩子面前說難吃、吃不下去等話語,而是告訴孩子,雖然不好吃,也不要浪費,生活中不是每頓飯菜等能符合胃口,就當是一次鍛鍊自己的機會了。
家長能做到,孩子才會努力去做。
4、培養孩子的團隊意識
父母要培養孩子團結協作的精神,又能和大家一起在任何困難的環境下生活的意識。
在集體活動中,孩子通過與他人之間的相互溝通、信任、合作和承擔責任,產生群體協作效應,為集體的成績而自豪。
古代著名的教育家孟子曾經說過:「天將降大任於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勞其筋骨,餓其體膚,空乏其身。
」這句話告訴我們,一個人要立足於社會,承擔社會義務,必須有吃苦耐勞的精神。
沒有吃苦耐勞的精神就很難適應社會的需求,就會被社會淘汰。
所以,父母在孩子成長的過程中一定要培養好孩子吃苦耐勞的精神,讓孩子成為一個敢於拼搏,敢於積極進取、敢於奮鬥的人。
小心你的寵溺,親手毀了孩子的未來
現在很多孩子都是父母的掌上明珠,疼愛使很多父母都不捨得讓孩子做家務活。有的大人還認為,做家務是大人的事情,孩子好好學習就好了。如果這樣的話,孩子真的就會更優秀麼? 外國有研究表明,愛做家務的孩子...
作為家長,你想讓孩子長大後成為什麼樣的人?
現在的很多孩子,是家裡的小皇帝、小公主,一吵一鬧大人馬上就軟下性子,好好哄他,可這真對他有用嗎?在這裡,也想問一下各位家長,你想讓孩子長大後成為什麼樣的人呢?你想要自己的孩子很有涵養,很有貴族氣...
別再這樣寵孩子了,適當地讓孩子學會獨立,比什麼都強
任何一個孩子都是在父母的教育和影響下發展自己的特點,這樣才能夠形成不同的人格品質和能力。兒童心理學研究表明,幼兒期心理活動的主動性是很大的,在這個時期,孩子喜歡自己去深試和體驗。家長可以因勢利導...
培養幼兒的自理能力,真有辣麼難嗎?
狐狸世界的法則是:成年後的狐狸不能跟父母在一起生活,它們必須獨立養活自己,這也是自然法則。如果你不懂得生存,你就會被淘汰。所以愛孩子,就要讓他獨立。著名教育家陳鶴琴先生提出「凡是兒童自己能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