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個溫和媽媽能有多難?看完你就知道了...
文章推薦指數: 80 %
前兩天在微博上看到四川的一個媽媽教訓女兒的方式非常極端,嚇死我和大明了都。
因為女兒偷了家裡的錢,就拿女兒的額頭撞牆,反手綁在椅子上,然後用藤條打她。
還用鐮刀戳雙腿和背部,用尖嘴鉗夾舌尖,用剪子剪耳朵。
小孩是不懂事、有時分不清楚對錯,但是家長要去引導啊,爸爸媽媽們也要適當克制自己的怒氣,「不聽話就打」這種想法是非常錯誤的。
但怎樣克制住怒氣也是很頭疼的問題。
有時耐心教導不一定有用,有些小朋友很叛逆,當家長們說不聽時,很容易動起手來...
但結局往往是自己非但沒得到想要的清凈,還在迎上寶貝那掛滿眼淚的小臉時,心裡後悔不已,埋怨自己太過衝動,繼而把負面情緒悉數轉嫁到自己身上,形成惡性循環……
家長經常發脾氣不僅會讓小朋友畏首畏尾、缺乏自信;或是壓抑自己、對周圍不信任;更嚴重的是會影響親密關係、人際關係甚至是人格的發展。
壞情緒更會傷害彼此的健康。
—— 怎樣化解憤怒於無形 ?——
父母是小朋友的直接模仿對象,一個時時都很容易憤怒的媽媽,是沒法教育出一個溫和從容的小朋友的。
1、保持積極情緒,小朋友也會受感染
遇到小天使變小惡魔的時候,就回憶一下自己當初的簡單心愿。
寶貝的到來已經是天賜的禮物了,健康更是爸爸媽媽們的幸運,偶爾的叛逆也代表著成長,用積極的心態來接納。
越是在小事情上磨鍊心性,不亂發脾氣,就越是能把好的狀態傳遞給小朋友,讓他們也能更好的成長。
2、看別人家的孩子之前,先看別人家的父母
在長大的過程中,每個人都避開不了一個夙敵,那就是「別人家的孩子」,他們總能讓我們哀怨連連。
總被自己的父母拿來對比,打罵一番,自己也開始懷疑為什麼自己如何差勁?
你看,這時的你和你當時討厭的爸爸媽媽有什麼兩樣?每個小朋友都是獨一無二的存在,下次腦海中要是再有攀比的念頭出現,你就告訴自己:「想要看別人家的孩子,先看別人家的父母」。
教育很重要也很有用,每個小朋友都可以被塑造成更好的自己,這其中少不了你的參與和引導。
所以與其抱怨,不如多反思自己。
3、做好自己,讓指指點點的人去玩蛋
有時候,明明你已經做得很好了,但仍然免不了受到很多聲音的質疑。
選擇做全職媽媽吧,有人說和社會脫節了可怎麼行;認真工作吧,又有人跳出來說,都沒時間陪小朋友了,你這個媽媽有點不盡責啊。
外在的聲音和評價,總能打破我們平靜的心。
每一種選擇都有它背後的原因,只要自己堅定一點平和一點,不冷不熱的言論隨它而去好了!小朋友不是負擔,你的生活也不用所有人滿意。
4、暫停10秒,冷靜一下再做決定
當然啦,無論怎麼努力,小朋友難免會有頑皮搗蛋的時候,媽媽也有耐心暫時用光的時候,憤怒的小惡魔就趁虛而入了。
但越是這種時候,越要儘快冷靜,如果只是由著情緒而對小朋友大吼一通或者給上幾拳,只能讓小朋友心生恐懼或者不屑一顧,起不到教育的目的。
爸爸媽媽們可以先換個地方,把情緒冷靜下來,再來跟小朋友溝通
最完美的親子關係:平等比愛更重要!
兒童樂園裡,小朋友正高高興興地玩著沙子,媽媽急匆匆地跑過來:「哎呀,玩什麼沙子,又弄髒了衣服!趕緊走。」正在興頭上的孩子哪裡肯走,於是一番哭鬧聲中,摻雜著爸爸的大聲訓斥:「抱他走!這孩子,真不聽...
父母發脾氣就是有理嗎?
我們總是在公共場所看到這樣的場景:家長(往往是媽媽)對著孩子一臉不耐煩「我跟你說別動,你聽見沒有?有沒有耳朵的?」或者孩子哭的很傷心,家長在一邊訓斥「不許哭!再哭,小心我揍你啊」。
你的寶寶愛發脾氣,原因居然是因為你
前兩天,丫頭在準備剪報材料時,看到《新民晚報》上有一封媽媽寫給女兒的信,如獲至寶一般把我拉過去和她一起看。這位媽媽在信中提及,自己「殘忍而冒險」地將只有15歲卻「將叛逆期特質發揮到了極致」的女兒...
孩子脾氣越來越暴躁了怎麼辦?別生氣,其實孩子比你更痛苦!
孩子情緒自控能力差,動不動就發脾氣,控制欲很強,喜歡發號施令,不如意就會非常生氣,常常惹得爸爸媽媽不悅,弟弟妹妹大哭,孩子自己也很痛苦。對於這樣易怒,愛發脾氣,情緒自控能力差的孩子,要怎樣疏導?
你的三分脾氣,毀了孩子的七分人生!
很多家長在與孩子相處的時候總愛發脾氣,有時候發了脾氣,孩子還是不聽話,就激發出家長更大的脾氣....陷入惡性循環。本以為發發脾氣孩子就會乖一點聽話一點,可往往是家長脾氣越大,教育效果越差,事與願...
小寶脾氣大怎麼辦,教你一鍵專治「憤怒小惡魔」
其實寶寶的脾氣問題,每個孩子都不一樣,許多媽媽也都自己「見招拆招」的技巧,寶媽也是如此,在與二寶不斷「鬥智鬥勇」的過程中,習得了一套孩子和自己都能有效調節憤怒情緒的方法,下面帶大家認識很實用的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