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時候學學,批評孩子的套路!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微信號:哈佛家訓harvard8888

給你最輕鬆、實用、有效育兒策略

◆ ◆ ◆ ◆ ◆

批評打罵孩子,其實並不能讓孩子真正從心裡接受大人的說教,相反容易讓孩子對父母產生怨恨;甚至在暗地裡進行父母所認為的錯誤行為。

沒能起到真正的教育效果。

1.飯桌上批評孩子

很多孩子吃飯時喜歡折騰、玩飯菜,被父母批評後,脾氣暴躁孩子的第一反應是想摔碗筷而去,或故意搗弄得更厲害;那些被大人經常吼的孩子由於膽小會立即停止動作,但隨後會尋找再搗弄的機會。

另外,飯桌上批評孩子,會對孩子的消化、胃腸都有傷害,容易讓孩子產生厭食。

2.不上學被批評

孩子不想上學有很多原因,如果大人不了解清楚甚至呵責強迫孩子必須上學,大多數孩子會想「希望我生病就好了!」這樣的孩子會裝病,甚至往往會心想事成——突然發熱、感冒或嘔吐,實際上是在宣洩對大人的不滿。

3.被批評做功課不認真

孩子做功課寫字潦草或者粗心大意,如果父母妄加指責甚至暴跳如雷,孩子不僅聽不進去還會故意唱反調,比如字寫得更潦草,故意答錯題甚至不做功課。

4.經常挨打

一些沒耐心的父母,加上壓力大,很多時候對調皮或屢教不改的孩子採取打罵的方式,父母注意了,即使孩子知道自己有錯,但父母的毆打會讓他們不服氣,膽大的孩子會反抗,膽小的孩子會在心裡埋下怨恨,他們會向一些弱小的目標下手,比如打家裡的弟弟或妹妹,或者打家裡的寵物或玩偶。

5.不睡覺被批評

愛玩是孩子們的天性,面對苦苦勸睡的父母無動於衷,自顧自地繼續玩耍。

父母火了,會呵斥孩子,有的父母還會通過恐嚇讓孩子乖乖睡——比如「再不睡,我讓警察來抓你!」,「再不睡,我將你丟出去!」,「再不睡,怪獸就出來咬你!」……這時的孩子,最希望的是鑽進被窩或希望父母緊抱著,他們太害怕了。

這樣的孩子容易出現夜驚。

6.在同學/朋友面前被批評

有時候父母不顧及孩子的自尊,會當著孩子同學或朋友的面,批評孩子,即使很小的批評,也會讓孩子心靈受傷害,這時的孩子想找地方躲起來,越沒人的地方越好;或者離家出走,不想見到父母。

我們批評孩子的目的是讓孩子該掉缺點,以後不再重犯,並且能夠做對的事情。

為了達到這個目的,我們就必須把批評的步驟都做對,才能收到預期的效果。

當孩子犯了一次性的錯誤,並且是明知故犯的情況下,家長可以使用批評這個工具。

但是如果孩子身上的缺點毛病是穩定的,已經形成了習慣,用批評這個工具是不好用的。

而且會越批孩子的毛病越改不掉。

事實上,很多家長就是用批評把孩子的缺點毛病給固定下來的。

在教育孩子的問題上,批評是一個不好用的工具,必須經過系統訓練才能使用。

要想熟練地掌握批評的使用方法,就應該遵循以下幾點:

1.適用批評的場合

對於孩子的行為,應該說犯錯誤是常態,把事情做對是特例。

如果孩子事先沒有被教導或沒有被警告,那麼他做了在我們成年人看來是所謂的「錯事」,是不應該被指責的。

因為他不知道什麼是錯誤,那麼你批評他,他會不服而產生逆反心理,以後你正確的話他也聽進去了;或者把他給批傻了,下次什麼也不敢做了,變得唯唯諾諾,自卑怯懦。

所以對孩子進行批評的場合是:

(1)孩子對其所犯的錯誤是明知故犯;

(2)該錯誤行為是初犯,還沒有形成穩定的習慣。

如果形成了穩定的壞習慣,批評這個工具就失效了,並且會越批越嚴重。

2.批評的矛頭只能針對「行為」而不能指向「人本身」,才可能收到預期的效果。

比如我們可以批評孩子不應該做出「撒謊的行為」,而不能說孩子因此就是一個「撒謊的人」。

我們必須了解這兩者有本質的區別。

當我們批評孩子的行為時,那意味著只要他不再做此「行為」就可以了,他還可以成為一個誠實的孩子;而當我們說孩子是撒謊的「人」時,那就意味著今後他無論怎麼做沒有用了,都無法成為一個誠實的人了。

這等於給他判了「死刑」,使他感覺徹底沒希望了。

並且當我們破壞性地批評孩子時,扼殺的是孩子精神人格,傷害的是孩子的自尊和自信,貶損的是他的自我價值,使他失去改掉缺點把事情做好的動力。

3.批評公式:批評=陳述事實+確認可罰性+表達感受(痛苦)+保住孩子的自我價值+期望。

我們批評孩子的目的是讓孩子該掉缺點,以後不再重犯,並且能夠做對的事情。

為了達到這個目的,我們就必須把批評的步驟都做對,才能收到預期的效果。

要實施一次有效的批評,必須做到:

(1)陳述事實。

就是說要直接告訴孩子他做錯了什麼事情,把他做錯的事情說清楚,這是批評他的前提。

(2)確認可罰性。

這是告訴孩子為什麼要批評他,確認錯誤的嚴重性和對孩子以及別人傷害性,給出批評的理由。

(3)表達感受。

主要是表達痛苦與憤怒的感受,這是要告訴孩子他的行為,使你感到非常痛心,由此讓孩子找到痛苦,讓他把他的錯誤行為與痛苦連接在一起。

(4)保住孩子的自我價值。

這是說讓孩子認識到,雖然他的行為錯了,但是你依然認為他是一個好孩子,並沒有因為他犯了一個錯誤,就改變了你對他的看法。

在你心中,他的「行為」雖然出了錯誤,但是他的「人」還是個好人。

這樣他才有改變缺點和錯誤的動力。

(5)表達期望。

這是告訴孩子,儘管他犯了錯誤,但是你依然對他有信心,並且你還期望他能夠好起來。

這是他往好的方向發展的動力源泉。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 

如何表揚孩子讓他們不驕傲,批評孩子不氣餒?

前段時間,有個當媽媽的好友跟我說:「現在都鼓勵多多表揚孩子,給他們肯定,可是我發現我家寶寶被過度表揚了,弄的現在聽不得一點批評的話,他做錯事我跟他爸爸還沒說什麼,他就忙著把耳朵捂起來,真是愁人」...

大喇叭:你知道嗎,批評孩子也是需要藝術的

批評是教育孩子不可缺少的重要的方法之一。恰當的批評可以幫助孩子改正錯誤,達到預期的教育目的,恰當的批評就是要學會批評的藝術。各位家長,你們是採取什麼方法批評犯錯誤的孩子呢?可以在文章下方評論出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