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孩子,是母雞都會做的事情,教育專家教你育人的「加減乘除」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愛孩子,是母雞都會做的事情,然而很多父母卻不知道如何教育孩子,結果出現了很多難題,困在其中,大人孩子都痛苦。

別急,今天,請教育專家手把手教你做好育人的「加減乘除」。

一、增加正能量,讓家庭充滿愛

1.增加溝通量

家庭和社會關愛的缺失,往往會釀成苦果甚至惡果,相當一部分未成年人因人身損害或家庭糾紛而身心受傷,有的因未得到及時幫助和引導,走上了違法犯罪的道路。

家庭教育的溝通應該像空氣一樣無時不在,無處不在,溝通不止是語言上的,更可以有其他的交流方式,有時,一個鼓勵的眼神,一種和藹的微笑對孩子來說,都是非常重要的影響。

很多時候,孩子感受不到父母的愛,或者說感受不到父母愛他的程度,孩子們需要家長把愛說出來做出來,需要愛的民主和愛的溫馨,家長要保持「放水養魚」的耐心與「和風細雨」的心態。

2.增加影響力

這裡的影響指的是正面的力量,例如文化的力量、榜樣的力量,很多父母在孩子高中的寒暑假,會帶孩子去心儀的大學或者國內的名校實地參觀,讓孩子感受那裡的環境和氛圍,讓孩子自覺的產生嚮往感,繼而產生強大的動力,要成為那裡的一份子。

同時,身教勝於言教,榜樣的力量是無窮的,家長在孩子成長的重要轉折階段,要選擇正確的對象去影響他,或者是父母自身,或者是孩子平時非常佩服的人,有條件的可以讓孩子和自己崇拜的人多交流,讓榜樣的力量產生最大效能的影響。

二、減少負面源,讓學生輕裝上陣

1.減少強制因素

心理學研究表明,每個獨立個體的隱私和空間一旦被侵犯,就會表現得煩躁不安,憂慮戒備,而強制與打壓往往會造成個體更大的反抗力,只有個人得到充分尊重,才能心態平和,做事比較冷靜。

家庭教育不再是「家長式」教育。

有些家長朋友常常簡單地用命令式的語言對孩子進行要求,如不許看課外書,不許和夥伴們出去玩,不許上網,必須做多少卷子,必須考多少分,否則就加以懲罰。

三、乘上導航車,讓學習成為習慣

加倍的理解

密切老師和家長的關係,共同關注學生的健康成長是育人的要點。

讓家長和孩子學會換位思考,加深彼此的理解,並且讓這份理解建立在科學的基礎之上。

家長們會加倍的支持孩子的學習和生活,不斷轉換溝通方式,在精神上信任和支持孩子,在生活上關愛和幫助孩子,在學習上鼓勵和尊重孩子。

四、除去功利心,讓學生可持續發展

去除完美主義心態

家長應注意,不要事事求完美,教育孩子正確對待成功與失敗,尤其是正確看待學習成績;要引導孩子學會正確對待批評,學會自我批評,為自己制定合腳的鞋子。

家長要重視培養孩子健康的心理素質,積極面對生活中的挫折和困難。

不要用攀比的眼光去看自己和他人,要引導孩子胸懷寬廣、性格開朗,正確對待自己和他人;引導孩子向生活中的強者學習,提高他們承受挫折的能力;讓孩子多在生活的風浪中鍛鍊,在挫折和失敗中成長。

每個孩子都是一朵花,只是花期並不同。

願每一個家長做好育人的「加減乘除」,讓孩子成長,成才,成功!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 

潤物細無聲的家庭教育

每位父母最大的心愿都是「望子成龍,盼女成鳳」。可作為父母,我們究竟要如何教育自己的孩子呢?也許最好的教育是「以身作則」,潤物細無聲一般。以下是我的一些心得體會。一、父母要給孩子樹立好的榜樣父母是...

積極心理學對家庭教育的啟示

一. 當今家庭教育存在的問題一位家庭教育專家說過:「家庭是孩子生命的溫床與搖籃;家庭是孩子生活的第一所學校,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家庭是孩子認識社會,認識世界的窗口;家庭是孩子獲取人生幸福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