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新入園的寶寶,這些準備一定要提前開始做!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九月,新的一批小朋友就要入園了。

入園前,小寶貝有2-3年的時間都是和家人在一起,吃喝玩樂也在家裡。

3歲了,突然要和老師、陌生的小朋友相處,在陌生的環境裡吃飯喝水睡午覺,這對小寶貝來說是一種巨大的變化。

面對陌生環境和陌生人群時所帶來的焦慮不要說對寶貝,換做我們大人也需要時間來適應。

不過,這些情況寶貝在入園後才會真正面對,不太容易做前期準備。

但是家長們,下面這些事情你要開始準備和學習了!

提前做準備,減少入園後「一月一病」

1

心理準備

(1)自豪

在入園前,家長可以和孩子談論上幼兒園的話題,告訴他(她):寶寶長大了,要上幼兒園。

(2)嚮往

還要告訴孩子,幼兒園有老師、很多小朋友和許多好玩的東西等等。

以此激發孩子上幼兒園的願望。

(3)信任

家長要充分信任幼兒園的教育,以緩解孩子焦慮的情緒。

剛到幼兒園,孩子一定會經歷一段適應期,有的孩子第一天入園還很開心,可是第二三天就哭著鬧著不想去上學了。

其實這是很自然的現象:第一天孩子比較有新鮮感,等到接下來幾天「反應過來」自己到了一個陌生的環境,那肯定是要哭鬧的。

這時候家長儘量不要有過多的猜測,也要儘量相信幼兒園,在孩子面前表現出對幼兒園的喜歡,這樣孩子也會慢慢喜歡幼兒園和老師的。

02

生活能力準備

入園前,孩子的生活技能和生活習慣有足夠多的時間加以培養,這些能力和習慣可以幫助孩子在入園後做最少的改變,輕鬆銜接入園前後生活,減少入園焦慮情緒。

(1)培養孩子獨立吃飯

如果你還在追著寶貝餵飯,為了孩子,現在請讓他坐在飯桌旁自己吃飯。

雖然幼兒園可以培養,但是在入園前就讓孩子有這部分經驗,將意味著孩子入園後會有更高的自我認同與自豪感,更有利於幼兒適應幼兒園的集體生。

(2)學會自己大小便

入園前,寶貝要學會控制小便,並能夠自己獨立完成,而不是需要家長幫助穿脫褲子。

如果不能馬上掌握,老師也會幫忙的。

可寶貝容易發生尿褲子卻不敢說的情況,穿濕褲子容易患病哦。

此外,還要培養契合幼兒園生活的大便時間。

培養寶貝的大便習慣時應儘量在早晨或傍晚,不過從健康角度來說,早上最為適宜。

1

早晨大便是非常好的習慣,但早晨太倉促。

在家時晨起後有充足的時間大便,入園後需要急忙去幼兒園,大便的時間被擠掉了,而大便習慣的改變又容易造成便秘。

2

儘量不要選在中午,因為新入園的幼兒可能會由於不習慣在園大便而憋到晚上,易導致大便乾燥。

3

傍晚的時間相對從容,家長可規律地提醒寶貝每天定時大便,以保證寶貝大便通暢,雖傍晚大便對寶貝身體有害,總好過因排便規律改變而造成的大便乾燥和便秘。

寶爸寶媽請根據家庭作息和寶貝情況,選擇最優方案。

如果幼兒園的廁所是蹲式的,家長應提前帶孩子做模擬練習:在平地上擺兩塊磚,它們中間隔開一定距離。

家長和孩子比賽「蹲下、起來」的動作,並逐漸加寬兩塊磚中間的距離和高度。

若孩子照著做了,家長要表揚他。

(3)鍛鍊寶貝自己喝水

我們經常看到3-4歲小朋友喝水還要家長舉著杯子。

雖然在新入園階段,教師會協助幼兒喝水,但部分性格較內向的幼兒,可能就會喝水少,喝水少容易生病哦!

(4)培養孩子穿脫衣服

每個孩子都有自己穿脫衣服的方法,只要孩子穿得快,穿得好,不必拘泥於一種模式。

02

生活習慣準備

(1)建立孩子午睡習慣

幼兒園的作息制度中有午睡環節,這是保證孩子擁有充足睡眠、利於孩子健康成長的措施之一。

對於在家裡沒有午睡習慣的孩子,最好在上幼兒園之前能讓孩子養成午睡習慣。

(2)調整一日三餐

家長應提前調整寶貝的飲食時間及結構,儘量接近幼兒園的飲食安排。

避免寶貝在入園焦慮期,還要讓腸胃重新適應新飲食,影響消化吸收

↓ ↓ ↓

新入園時遇到的問題,這樣解決

1.孩子不會吃飯怎麼辦?

針對1歲7個月以內的孩子,幼兒園老師全程都是餵的。

針對大點的孩子,老師會引導他自己吃,再時不時地餵幾口。

孩子自己吃飯是在鍛鍊他的小肌肉協調能力及手眼協調能力。

而且孩子在集體環境中會互相影響,易激發孩子的食慾。

2.孩子不會自己大小便怎麼辦?

年齡很小的孩子大多不會自己大小便。

不過對剛來的孩子,幼兒園老師會經常提醒,慢慢地,老師會掌握孩子大小便規律,並且逐漸養成孩子良好大小便習慣。

3.孩子在幼兒園一天吃幾餐飯?

不同的幼兒園情況不一樣,一般來說是一飲一餐兩點。

早上8點半左右奶飲,上午十點左右水果點,中午十一點午餐,下午兩點多是點心時間(主要是包子、餃子、麵條、蛋糕,湯類等)。

4.孩子入園需要帶什麼?

孩子入園需要帶的東西,也是按照幼兒園的具體情況而定。

需要帶的物品:2套換洗衣褲(如果孩子大小便在褲子裡了,老師會及時給孩子換上)

可能要帶的物品(大多幼兒園會提供,一般不需要自己帶,可以詢問幼兒園老師):

水杯

方便孩子隨時喝水

容易辨別的

2條隔汗毛巾

運動前用於隔汗,以免孩子出汗後著涼

貼紙等

區分孩子的水杯、毛巾、床、柜子

5.寶寶上幼兒園哭怎麼辦?

哭鬧原因一

環境陌生

孩子被帶到一個沒有去過的地方,周圍也沒有認識的人,剛剛拉著自己小手的爸爸媽媽也撒手離開,恐懼感和不安全感讓他忍不住「哇」的一聲大哭起來。

解決辦法:提前訓練。

在入園之前培養孩子的人際交往能力,比如和同齡人一起玩耍,慢慢地,孩子就懂得怎樣和別人打招呼、怎樣借到別人好玩的玩具等等。

潛移默化中,當他到了幼兒園,看到這麼多小朋友,想親近還來不及,又怎麼會大哭大鬧急著逃離呢。

哭鬧原因二

自理能力差

在幼兒園,孩子衣服要自己穿,飯菜要自己吃,上廁所要自己脫褲子擦屁屁,玩具要自己整理……對於在家中衣來伸手飯來張口的小皇帝小公主而言,去一個什麼都要自己動手的幼兒園,跟下地獄沒有什麼分別。

解決辦法:提前訓練。

不要以為孩子還小,等他長大了自然就學會。

在幼兒園,一個老師要看管幾十個這樣的小朋友,沒辦法給每個小朋友穿衣服、整理玩具。

在家先養成好習慣,到了幼兒園就不會有太大落差,孩子心裡也感覺舒服一些。

哭鬧原因三

家長溺愛

在幼兒園門口,每天都上演著生離死別式的哭戲。

其實只有生離,沒有死別,可孩子撕心裂肺的哭聲和大人依依不捨的深情,總感覺這生離比死別還要悽慘些。

解決辦法:意志堅定。

先告訴孩子:「你要上幼兒園,就像爸爸媽媽要上班一樣,都是必須的。

爸爸媽媽上了班才能賺錢,我們家才能生活;寶貝上幼兒園學習知識,才能快快長大。

等爸爸媽媽下班後,就會來接寶貝回家。

」給孩子一個承諾,下班來接他,以減輕他的分離焦慮。

有些孩子還太小不懂事,以為爸爸媽媽走掉就是消失了、不見了、再也不會回來了,所以要安孩子的心。

到了幼兒園門口說聲「再見」馬上就走,不要停頓,更不要回頭。

如果不放心,可以躲在孩子看不見的地方悄悄觀察,你會發現孩子一開始哭得稀里嘩啦,過一陣子哭累了,老師拉他去上課,其他小朋友拿了玩具叫他玩,他不知不覺就止住了哭聲。

如果孩子一哭大人就停住腳步,孩子就會明白:哦,原來我一哭爸爸媽媽就不走了。

這樣的縱容,只會讓孩子的哭鬧變本加厲。

哭鬧原因四

老師太嚴厲

如果孩子不是因為以上三個原因哭鬧,那麼問題有可能出現在老師身上。

孩子還小,不懂事也是情理之中。

但有些老師,特別是新老師,為了樹立威信整頓秩序,就會板起一張臉。

膽小的孩子容易被嚇哭,第二天就不敢去幼兒園了。

解決辦法:主動找老師溝通。

每個孩子都有自己的特性,剛入園時老師未必都能夠發現。

作為家長,可以直接與老師溝通,減少師生之間的障礙,也能讓孩子得到更好的照顧。

比如:我家孩子有乳糖不耐症,請老師不要給他喝牛奶;我家孩子不睡午覺,請老師不要強迫他睡,讓他坐著不要動,或者幫老師做些事情。

通情達理的老師得到家長的反饋信息,也能更好地因材施教,還能減輕自己的工作負擔,何樂而不為呢。

孩子在幼兒園的哭鬧基本都是適應不良引起的。

等解決了各種適應問題,相信孩子很快會愛上幼兒園,等家長去接時,他還賴著不肯走呢。


關注微信公眾號:北京幼兒園入園網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 

第一天入園 你最怕什麼?

孩子馬上就要上幼兒園了,爸爸媽媽第一次把孩子交到一個陌生的環境裡,沒有家人的照顧,你最怕的是什麼?媽媽心裡話寶寶在幼兒園會受老師喜歡嗎?寶寶在幼兒園會喝水、能吃飽吃好嗎?寶寶不和小朋友玩,好孤單...

入園早準備,孩子不受罪

上一篇介紹了家長如何選擇幼兒園,得到了很多家長朋友的認可和轉發,榮幸備至!對於家長們更關心的寶寶入園的適應問題, 只要準備到位,怕什麼!

送孩子入園的學問

(文\門曉玉)幼兒即將進入幼兒園時,意味著他將踏出人生的第一步,這一步關鍵而重要,他從家庭走向了社會,這對每一個寶寶來說都是一種轉折,這種轉折往往是痛苦的。父母該如何幫助寶寶度過情感的焦慮期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