給孩子自由,是帶著關心守護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真心媽媽的一位朋友,4歲女孩的媽媽,給我講了一件小事。


有一次,我們全家與女兒一位幼兒園同班同學全家一起出去玩,女兒同學有個「依戀物」——一個毛絨玩具,已經很黑很髒了,但那個小姑娘一直放在嘴上摩擦或者咬。

我女兒也模仿著同學,放在嘴裡啃咬,我告訴女兒:這個玩具可以摸,可以抱,但是不要放嘴裡,因為有細菌。

那個同學媽媽立刻說我對孩子管太多,為什麼不給孩子自由。

其實我那位朋友,自認為給女兒的空間已經比較大,從放學後玩什麼、周末去哪裡玩、到讀什麼書、每天穿什麼,孩子都有充分的選擇自由,不想勸阻孩子啃髒玩具的小事,卻被批評成「不給孩子自由」。

於是她有些小困惑:給孩子自由,該把握什麼樣的尺度,像啃髒玩具的這種自由,到底要不要給?

心理學家河合隼雄說,「帶著關心守護」

日本著名心理學家河合隼雄,在他的著作《孩子與學校》中,提出了一個概念,叫「帶著關心守護」,他說:

「有人誤解了自由的含義,認為只要對孩子放任不管就可以了。

但是這樣是不行的。

有人待在孩子身邊,並帶著關心去守護,是孩子的自我實現能力表現出來的必要條件。

但一邊是「自由」,一邊是「帶著關心守護」,該如何平衡呢?他舉了兩個例子。

比如兩個小朋友一起玩沙子,一個孩子把沙子弄到了另一個孩子身上,旁邊守護著的大人,可能就會想「糟了」,於是告誡孩子:「四處撒沙子會給周圍的人添麻煩」。

但河合隼雄認為,這時候,大人並不需要出聲或者出手制止,因為「有時那孩子並不生氣,反而過來幫著挖洞。

有時他們也許會爭吵,但以此為契機他們卻成了好朋友」。

另一個例子,是一個平時並不精力旺盛、到處嘗試的孩子開始爬樹了,守護的大人該怎麼辦?河合隼雄給出的建議是「不妨放手讓孩子去干。

當然也必須有這樣的判斷,例如稍微受一點小傷不要緊,總之自己會在一旁關注,太過危險的時候再出手制止。

而在孩子的行為實在太危險的時候,必須立即阻止。

回過頭來,用「帶著關心守護」的概念,去看前面「啃髒玩具」的小事,其實不難發現,兩位媽媽態度上的差異,正是在是否「帶著關心守護」上。

放任孩子啃髒玩具的媽媽,當然是給了孩子充分的自由,但是卻忽視了「帶著關心守護」——如果足夠關心,她會發現那件玩具的髒和黑,然後做出「守護」行動:「玩具太髒了,媽媽去把它洗乾淨,洗好了你再玩兒。

」或者做得更好一些:發現髒了,悄悄洗好晾乾,讓孩子能和一個乾乾淨淨的「依賴物」親近。

制止自己的孩子去啃小朋友的髒玩具的媽媽,則更具有關心和守護的意識:她關心孩子的健康和安全,並且希望通過把握一個安全的尺度,來引導孩子建立一個更有益的行為規則。

我們自己家,其實也有相近的經歷:

我家大兒小時候,也有這樣一個依賴物,是一隻毛絨小熊,他在家經常抱著玩,上幼兒園時,要帶去幼兒園,「讓小熊陪著我」,甚至跟爸爸媽媽去外地旅行,也要「帶著小熊一起」。

我們認同孩子對小熊的喜愛和依賴,但會細心地做一項日常工作:隨時觀察小熊的乾淨程度,發現髒了,就晚上悄悄洗乾淨。

直到現在,那隻小熊還存在孩子的衣櫃里,依然乾乾淨淨。

一對有趣的矛盾:一邊控制,一邊放任

「啃髒玩具」故事,還有一個很有意思的後續。

那位聽憑孩子啃又黑又髒玩具的媽媽,到我那位朋友家玩:

「這位媽媽很吃驚我女兒玩具多,她說她只給女兒買書,不給她買玩具。

她們同班幾個小朋友一起報了學校的舞蹈興趣班,她女兒也想去,但她認為孩子這麼小,學不到東西,等長大了再學專業的。

當然我們關係是不錯的,我也無意說對錯,只是驚訝於大家對自由的理解很不相同。

這真是一對很有趣的矛盾:

一邊是控制——不給孩子買玩具,只肯給買書、拒絕孩子上舞蹈班的要求,一邊卻把能不能啃髒玩具這樣無關緊要的小事,上升到給不給孩子自由的高度。

仔細想想,這樣的矛盾其實真的非常普遍。

很多爸爸媽媽,都是一邊「規劃」孩子的興趣、未來,把孩子的生活、閱讀、學習、交友和情感,都納入自己的全面控制之下,然後似乎是為了某種「補償」,給孩子日常生活中一些行為,以過大的自由度,甚至達到怎麼幹都行、做什麼都不管的程度。

上一次外出旅行,在飛機上,就遇到了這樣一件事:兩個多小時的旅途中,一個十多歲的小男孩,一直在座位上保持著異常活躍的狀態,又跳又扭,腳蹬前排座椅,猛靠座椅後背,搞得前後乘客不得片刻安寧,而他的媽媽,則全程笑呵呵地給孩子拍照。

——這種「給孩子自由」,實際上已經傷害到了孩子的教養和媽媽自己的形象。

當然,比教養更嚴重的,是孩子的安全。

我們曾經不止一次地見到,爸爸媽媽們讓才幾歲的孩子,坐在汽車的副駕駛座位上,而且車子行駛時,孩子還動來動去,不是把胳膊伸出窗台,就是抬頭向窗外張望,讓人為孩子的安全,很是捏一把汗。

最近更是見到一個奇葩的例子:孩子隨爸爸去小學報名回來,途中說想開車,爸爸竟然同意了,孩子便坐在父親腿上,把一輛巴士開了大約200米,這就不僅是把孩子的安全當兒戲,更是視路人的如草芥了!

真心媽媽覺得,放任孩子「自由」到如此程度的爸爸媽媽,實際上和覺得「孩子啃髒玩具是自由」的那位媽媽一樣,都曲解了「自由」的含義,放棄了河合隼雄所說的「帶著關心守護」,只不過需要關心的點不同、無益乃至有害的程度不同而已。

那麼,讀到這裡的朋友,你的看法如何,你會不會給孩子啃髒玩具的「自由」呢?


真心爸媽(徐智明、高志宏):

我們是一對真實的爸爸媽媽,本科均畢業於北京大學,真心媽媽為中國傳媒大學博士。

育有兩子,一個十一歲,一個十四歲半。

我們在這個專欄中所分享的,都是自己親身經驗、思考所得,所有文章均為原創,歡迎轉發分享、評論、討論、提問。

(原創文章,未經許可,謝絕「轉載」)真心爸媽的育兒直播課程已經推出,請至千聊客戶端搜索「真心爸媽」。

真心爸媽已出版的育兒書:《育兒基本:找到好方法,輕鬆做爸媽》

養育是不控制孩子,也不懈怠自己。

《育兒基本》分享真心爸媽實現孩子自主生活、自主學習、自主閱讀、自主情感的基本教養法則。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