別再慣著孩子了,讓寶寶自己學會吃飯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經常聽到很多家長抱怨,「我家孩子太難餵了,每天追著喂,不餵就不吃。

」其實出現了這種情況,是錯過了寶寶自己學習吃飯的最好時機,沒有養成好的習慣,以後糾正起來才更加困難。

那麼如何才能養成寶寶自己吃飯的好習慣?

一、寶寶多大可以自己吃飯

一般當寶寶10個月以後(有的寶寶可能還要早),他習慣於用勺子吃輔食時,每次餵飯他都喜歡來搶奪你手中的餐具,這是訓練寶寶自己吃飯的一個很好的時機。

過一段時間後,也許在1歲左右,寶寶可能就會用勺來挖碗裡的食物,並模仿大人把勺子裡的食物送到自己嘴裡,想自己「吃飯」,這是訓練寶寶自己吃飯的最好時機。

這時的寶寶很可能因此會把飯菜灑得一身一地.有的媽媽愛乾淨,也怕麻煩,不願意寶寶把一切弄得髒亂不堪,往往就生氣地制止寶寶這種行為,豈不知這樣做實際上是扼殺了寶寶自主自立學吃飯的萌芽,時間長了,寶寶就會認為吃飯就是一個被動接受的過程,與自己無關。

二、寶寶自己吃飯的好處

寶寶自己吃飯,是一種很複雜的活動,它要求寶寶的手、眼、嘴的高度協調,同時還伴隨著上半身多組肌肉的配合,這些協調與配合受大腦的指揮,所以說:自己吃飯是一種早期教育。

當然寶寶自己吃飯還有利於培養寶寶不挑食、不偏食的習慣形成,對家庭及寶寶有利無弊。

另外,寶寶自己吃飯是求知慾和好奇心的表現:從兒童生理、心理發育的過程來看,寶寶在一歲以後自我意識開始萌動,會表現出較強的自我獨立願望,如愛說「我」,「我來」等字眼。

他們渴望做一些事情,在學會走路的同時,他們開始想學著吃飯,而且要自己拿著湯匙吃,不願得到大人的幫助。

和走路、玩玩具一樣,自己吃飯也是求知慾和好奇心的表現。

正是這種求知慾和好奇心擴展了寶寶的認知範圍,培養了他們的獨立能力。

更重要的是,寶寶通過自己的行為感到自己具備影響環境的力量,並初步品嘗到成功的滋味。

一般說來,發育正常的寶寶都可以在兩歲左右學會吃飯,這是他們應該具備的生存能力。

三、如何訓練寶寶自己吃飯

1歲左右的寶寶通常都很喜歡和家人一起吃飯,這時父母不要因為怕寶寶給其他人造成麻煩而放棄教寶寶練習自己吃飯,可以將適合寶寶吃的飯菜用一個小碟盛好,放在寶寶面前,讓寶寶自己動手吃,灑在桌子上也沒有關係,寶寶慢慢就會適應。

這時的寶寶最無法接受的就是,媽媽把自己的手管住,用小勺給自己餵飯。

這種做法會給寶寶的自尊心造成極大傷害,同時也妨礙了寶寶自我生活能力的培養,這時寶寶常常會拒食或進行反抗。

寶寶有時並不一定是想要自己吃飯,他的注意力集中在「自己吃」這個過程,父母如果只是為了對寶寶自己吃飯的技巧進行訓練,可以先將寶寶餵飽,然後讓寶寶自己隨意去學習和嘗試使用餐具進食的樂趣。

寶寶在自己動手吃飯的過程中,慢慢就會學到吃飯的技巧,而且也使寶寶手部精細動作得到更進一步的鍛鍊。

父母在對寶寶進行訓練的同時,要注意教會寶寶用拇指和食指去拿東西。

寶寶自己吃飯的時候,父母一定要給予表揚和鼓勵,不管寶寶吃成了什麼樣子。

寶寶如果總是把飯吃得滿地都是,媽媽可以在寶寶的坐椅下鋪幾張廢報紙,等寶寶吃完飯後,收拾一下報紙就可以了。

更多精彩內容請關注微信公眾平台:「guanjunlama」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 

孩子不能這樣吃飯了,會影響一生的性格

對於孩子吃飯這個問題 ,很多媽媽都喜歡餵孩子吃飯,怕孩子吃不飽,怕孩子弄的到處都是。文文已經三歲了,可是從來都沒有自己吃過飯,每頓飯都是家人喂,現在,文文吃飯成了全家最頭疼的事情。文文拿著玩具一...

誰家孩子是吃飯困難戶?來,給你支個招!

和一位媽媽聊天,說給她家寶寶餵飯,對她來說真是世紀難題,每次恨不得全家一起上,爸媽哄,爺爺奶奶喂,使出十八班武藝才哄得孩子吃一頓飯。後來問了一些身邊的朋友,貌似很多媽媽都有這樣的困擾,那麼今天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