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歲看大,五歲看老?家裡寶寶的未來,就看這黃金八年!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1

第一年:在一歲的時候要培養寶寶的安全感

安全感的建立主要在1歲前,嬰兒的安全感是從父母(特別是媽媽)那裡獲得的。

父母最應該做的就是耐心地包容孩子,並給予無條件積極地關注。

家長要避免以下言論:

①、孩子哭鬧或生病時不管他

②、過早的讓孩子獨立睡覺

③、經常不辭而別

④、把孩子寄養在老人甚至親戚家

⑤、不可以對孩子說「我不要你了」。

2

第二年:在兩歲的時候寶寶要培養幽默感

2歲的孩子通常「笑點」很低,看到有趣的東西就會哈哈大笑,還會故意船翻衣服、鞋子都家長大笑,此時的孩子對面部表情十分敏感,能從身體或物體的不協調中發現幽默感

父母多對孩子笑笑,多在他們面前做出假裝「笨拙」的動作,有助於培養孩子的積極情緒。

3

第三年:在三歲是培養寶寶創造力的最佳時期

3歲左右的孩子開始有了抽象邏輯思維的萌芽。

他們的行為會經常讓父母眼前一亮,比如藉助凳子拿桌子上的物品,這就是給孩子買積木、橡皮泥、彩筆,鼓勵他們創造出心中的形象;講故事可以不講結尾,讓孩子自己去想像;把雜誌上的圖片剪下來,讓他根據圖片編故事等等。

4

第四年:在四歲時培寶寶的養表達能力

孩子在4歲左右,口語表達變得豐富起來。

他們可能會變成「小話嘮」,愛說話、唱歌,甚至大吼;喜歡面對玩具自說自話;還化身為「十萬個為什麼」。

家長應適當增加語言互動,編個順口溜教給孩子;鼓勵孩子在客人面前表現自己,鍛鍊膽量,還要注意孩子的發音、語速,適時糾正口吃現象

5

第五年:在五歲的時候培養寶寶的書寫能力和控制自己行為

5歲孩子能控制自己的行為,而且量力而行,與人相處和諧親密。

這個階段格外愛戀媽媽,最喜歡做的事就是讓媽媽開心,媽媽的話對他們來說就是金科玉律,來自媽媽的讚揚和肯定,對他來說都非常重要。

書寫能力角年度看,3歲寶寶以塗鴉為主,4歲孩子能嘗試以點、線表達;5歲進入書面語言敏感期,孩子能嘗試模仿寫自己的名字。

想讓孩子練習就一手好字,不妨從5歲開始。

父母可以簡到繁地訓練孩子,比如同時寫田和由、太和大等,讓他能精確區分別字的細微差異。

6

第六年:在六歲時培養寶寶的好性格

研究發現,6歲是孩子人格培養和形成的關鍵階段,但很多家長容易放縱孩子的不良習慣。

這個階段的孩子進入「自我為中心」的思維模式,希望建立屬於自己的「獨立王國」。

家長需要引導孩子去思考,避免長時間分離,但也不要過分保護,要給他們獨立的空間。

需要提醒,此時爸爸的陪伴和關注尤為重要。

7

第七年:在七歲時要培養寶寶的換位思考能力

7歲的孩子心智快速成熟,思維模式已經處於「試運行」的階段,開始為他人著想,渴望得到朋友和老師的認同。

7歲還被稱為「橡皮擦年齡」,很多孩子每頁作業紙幾乎都有被擦破的痕跡,可見他們是多麼想把一件事做的盡善盡美,也有會學習換位思考的能力。

父母此時要跟孩子進行良好的互動,對他們的問題給予具有創意的「回饋」,引導孩子正面看待事情,學會會為思考。

8

第八年:在八歲時要培養寶寶的獨立能力

8歲的孩子充滿活力,願意幫助別人,在意來自他人的評價,並試圖找到自己在家中和班級里的位置。

他們願意對自己的行為負責,對好壞的概念更清晰。

這個時候,父母要有意識地培養孩子的獨立能力,比如獨自收拾書包、自己去上學等等,並鼓勵他們建立自己的朋友圈。

順利度過心理依戀期。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