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保護好自己的孩子,父母終將自食其果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如果喜歡我的文章,歡迎關注我,和我互動交流

有些人很喜歡逗小孩子,特別是那種兩三歲可以給予回應但是又缺乏辨別能力的小朋友。

這個年紀的小朋友,又天真又單純,還會說話了,大人們就覺得逗起來特別好玩,還有說「越逗越聰明」的,指的就是要經常要和小朋友互動,這樣能讓他們思維靈活。

說的是這個理,但是這個互動,也是有講究的:

對了,孩子會越來越聰明!

得不對,有害無益!


看到有人這樣逗你的孩子,請立即拒絕絕不縱容!

舉一個例子

大人:妞妞,你媽媽想要給你生個弟弟,要不你跟我吧。

孩子:不行,我就要在自己的家

大人:等你媽媽生了弟弟後,她可能就不愛你了。

孩子:媽媽是愛我的,媽媽是愛我的!哇~

大人:哈哈哈哈,這就哭啦,騙你的啦不哭不哭,你媽媽還是愛你的。

如果旁邊還有人圍觀,大家甚至會眾口一詞地這樣說,有些媽媽甚至會配合表演,故意走開去孩子看不到的地方,直到孩子真的哭出來,才出來去抱孩子,嘴裡哄他:

「不哭不哭,媽媽在這呢,大家只是開個玩笑,就算有了弟弟妹妹媽媽依然會愛你的。

然而小朋友通常都要哭很久才會慢慢停止,並在一段時間內會抓住媽媽不放,要反覆確認媽媽是愛自己,不會不愛他才會安心。

傷心的小朋友

對小朋友來說,他根本沒有辨別真假的能力,在他的意識里,別人說媽媽有了小寶寶就會不要他,他一開始不會相信,但是如果說的人多了,或者媽媽真的不在身邊,他就會相信媽媽真的不會要自己了,會在心裡埋下被拋棄的恐懼和自我懷疑的種子。

有些本來對有個弟弟妹妹很憧憬的,也會變得很抗拒,自從全面二胎開放後,有多少孩子以死相逼不准父母要二胎的,也經常見到報導某些大齡女性好不容易懷上二胎因為大寶的抗拒而不得不忍痛打掉的,這是多麼慘痛的事實,對其他人來看可能只是一個小事,可是對於一個家庭卻是多麼大的影響


這並不是危言聳聽

大家可能還會對這樣一則新聞有印象:有一個媽媽剛剛生完二胎,弟弟才3個多月,姐姐也才9歲,中午媽媽去了下廁所,把弟弟交給了姐姐暫時照看一下。

沒有想到,就是這短短的幾分鐘時間,姐姐把弟弟從陽台扔下了樓,等媽媽狂奔下樓時一切都晚了,媽媽當場癱倒在地。

這件悲劇的導火索是什麼呢?

就是鄰居大媽帶孫子來玩的時候去逗姐姐,一張嘴就說:

「你媽媽生了弟弟,不要你了!」

鄰居大媽這麼說只是為了自己好玩,卻帶給了別人家庭一輩子都抹不去的陰影。

碰到這樣的情況,我們應該態度堅決的保護自己的孩子,絕不縱容這種行為:不會逗孩子請不要逗孩子


別讓孩子被迫做選擇


「如果你爸爸媽媽不在一起了,你是願意跟爸爸還是媽媽?」

有些人可能只是覺得好玩,隨意逗一下,可是他們根本沒有意識到這麼逗娃娃對娃娃的影響有多大,娃娃會多害怕,

我爸爸媽媽真的會不在一起了嗎?

我捨不得爸爸也捨不得媽媽

我想要爸爸媽媽在一起,嗚嗚嗚

選擇焦慮

碰到這樣逗孩子的,也應該立刻帶孩子離開並表明態度:不會逗孩子請不要逗孩子


別讓孩子亂吃東西


有些大人看小孩子可愛,表達喜愛的方式就是給東西吃,看小朋友捧著自己給的食物吃,特別有滿足感,就好像養了一隻小寵物一樣。

遇到這樣的,爸爸媽媽們立刻拒絕!哪怕這個舉動是善意的,這樣隨意的行為也很容易打亂好不容易給孩子建立起來的良好飲食習慣,隨意吃其他人的東西,容易給不法分子可乘之機,而且零食中各種添加劑,對孩子的牙齒、腸胃、生長發育都有影響。

投食

不過面對這種善意的舉動,就不能拒絕地太過生硬,可以收起來禮貌地道謝,然後解釋現在不合適吃。

回家以後,再好好檢查一下如果不合適的零食就不給孩子吃了。


別讓孩子處在危險中


一些大家覺得很平常的逗孩子的動作,實際上隱藏著巨大的危險。

大人尤其是男性比較喜歡用的「舉高高」、「提脖子」「轉圈圈」這樣有提拉和轉圈的動作,是非常危險的,一個失手容易導致孩子肢體受傷不說,由於孩子的大腦還在發育,快速的旋轉會導致腦組織與顱骨產生撞擊,損傷腦神經,嚴重還會有致腦癱的風險。

玩耍

碰到以上這樣逗孩子的情況,立刻讓孩子遠離危險,千萬不要犯百密一疏的錯誤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 

上個周末,我差點丟了娃!

文/胖若兩人1最近,婆婆迷上了倪萍主持的《等著我》,把今年的眼淚全都貢獻給了這個節目。有一次我跟著瞄了一眼,一個叫吳家雨的女人來找她被拐的弟弟。27年前,2歲的弟弟在武昌火車站附近被人拐走,父母...

寶貝七宗罪之貪婪

導讀:小孩子天生對父母就有一種獨占欲,但是如果當其發展為拒絕爸爸媽媽和任何其他小朋友接觸,甚至不願意有弟弟妹妹的時候,父母該怎麼辦呢?是繼續縱容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