批評孩子的方式正確嗎?避免錯誤因素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在教育孩子過程中,批評的效果是顯而易見的。

但是家長們應該認識到批評教育有很多方式需要去注意,否則就可能起到反作用。

所以教育孩子的過程也是家長不斷提升管理素質的過程,下列幾種現象十分值得家長去注意。

第一,批評時不要帶入個人的情緒化

這一點很多育兒專家都提出過要求。

畢竟家長看到孩子犯錯誤時,第一瞬間是非常生氣憤怒的。

有的家長甚至會直接拉過來孩子打一頓,雖然家長氣消了,但是孩子可能會十分委屈。

如果家長通過打罵的手段來換取自己心裡的平衡,是一種完全不理智的做法。

雖然家長在義正言辭的罵孩子,可能孩子心裡想的卻是要有足夠的忍耐心,這樣他們就認識不到自己所犯的錯誤,以後也不會認真改正了。

不僅如此,有的孩子雖然口頭改正了錯誤,但也是迫於家長打罵教育的壓力下進行的,這並不是真誠的行為。

其實對於家長而言,想要克制情緒非常容易。

在面對孩子的時候,如果覺得自己總想呵斥他們的話,我們最好先讓自己冷靜一段時間,保持沉默的效果最好。

這樣才能夠讓大腦進行理性的分析,才可以讓自己發表的語言不是太過激。

第二,批平時要杜絕泛濫化教育

孩子做錯事後,我們一定要有針對的進行批評。

有的家長會泛泛而談,而且還會將孩子從小到大犯的所有錯誤去數落一遍。

從3歲時候的打碗一直到5歲時候的調皮,就像過電影一樣給孩子講述了一遍,雖然家長的出發點是好的,但是孩子卻接受不了。

而且有的家長在教育過程中,為了表達自己的口舌之快,就逐漸偏離了之前的話題。

這樣的教育顯然起不到有利作用,反而會讓孩子變得更糊塗。

第三,批評要注意講究主要矛盾

我們教育孩子過程中,一定要抓准主要矛盾。

比如孩子這次做的錯事,我們一定要從該事件的前因後果入手去分析,進而找到孩子這樣做的目的是什麼,才可以起到有針對性的批評和教育。

但是很多家長卻進行了簡單化的處理,絲毫沒有抓住問題焦點去解決,而是採取了非常混亂的批評模式,這樣孩子就不容易理解做錯事的原因是什麼,以後也就談不上改正了。

當然家長在批評教育後,我們還應該在後續找到彌補錯誤的方法。

這樣才可以讓孩子擁有做錯事承擔的能力,也才可以變得更有責任心。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