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話說「春捂秋凍」寶寶秋季穿衣指南,對比你給寶寶穿對了沒?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這兩天,我在門診說的最多的一句話,就屬「來來來,先把孩子的外套脫了。

秋天一到,氣溫著實變低了不少,每天早上給寶寶選擇穿什麼衣服成了寶媽最耗時間的事情。

穿多了怕熱著,容易出汗,感冒了;穿少了吧,又怕凍著。

之所以有這樣的糾結,和我們從小到大的兩個慣性思維分不開。

1.判斷寶寶冷暖的標準就是手腳的溫度。

一摸,有點涼……等等,先別急著給寶寶加衣服,等菌菌把話說完再決定要不要加。

1歲以下的寶寶,心臟搏出的力量弱,末梢血液循環較差,也就是我們常感覺到的手腳有點涼。

但實際上,寶寶的中心溫度並不低。

隨著寶寶的不斷成長發育,這種現象會逐漸消失。

2.看天氣情況,天一冷就給寶寶加衣服。

一直以來的生活經驗告訴我們,感冒就是因為穿的太少,著涼了。

表面上看,寶寶是因為天氣變化,著涼了感冒的。

實際上,真正導致寶寶感冒的原因是氣溫驟然變低,寶寶防禦致病微生物的能力降低了。

再加上寶寶可能正處於斷奶,出牙的時期,免疫力更低。

自然界本身存在的病原微生物就會趁著這個當口,侵入寶寶體內,引起寶寶感冒。

知道了問題所在,寶媽只要用正確探測寶寶體溫的方法,以及穿衣準則就可以很好的解決「寶寶穿衣」這一糾結難題了。

判斷身上的衣服穿的夠不夠,最簡單的方法就是摸寶寶頸部的溫度。

用手探測寶寶頸部的溫度,如果你感覺頸部是溫熱的,那就表明寶寶穿的剛剛好。

(用手測之前,一定先暖好自己的雙手,避免手過涼,刺激到寶寶。

)如果感覺已經有點出汗了,皮膚黏乎乎的,那就穿的有點多了。

或者寶寶吃母乳的時候,寶媽用自己的乳頭感覺寶寶的口腔溫度。

測溫度可以表明寶寶現在穿的衣服「剛剛好」,而穿衣準則可以在源頭上,就保證寶寶穿衣「剛剛好」。

穿衣準則一:洋蔥式穿衣法

菌菌的「洋蔥式穿衣法」,可以讓寶寶穿衣保暖,凹造型兩不誤。

1.洋蔥式穿衣法是指,給寶寶貼身多穿幾層薄衣服,衣服之間層層相扣,這樣可以讓衣服之間的空氣更好地流通。

即便寶寶蹦躂一會出汗了,衣服也容易干。

再者,不論熱了還是冷了,穿脫衣服也方便。

穿衣準則二:時刻保護好肚子,腳丫子

寶寶的腹部受涼,極易導致腹瀉,消化不良。

晚上睡覺時穿好小肚兜,平時穿衣要穿貼身小背心,讓腹部保暖。

經常給寶寶的小腳穿上襪子。

棉襪,羊毛襪都是可以的,裡面有腈綸材質的襪子就不要上寶寶的腳了。

選擇的襪子大小要剛剛好,不要因為擔心被寶寶拽掉而選擇緊襪子。

襪子的里襯以純棉材質為好,可以吸收跑跳出的汗,保持腳部的乾燥清爽。

鑒於寶寶對自己的好奇心,把襪子拽掉是經常有的事,菌菌要提醒寶媽,看好襪子。

不然,撿襪子,買襪子就是常態。

穿衣準則三:首選易穿脫的小馬夾,小坎肩

小馬夾,小坎肩穿脫及其方便,又可以很好地保護寶寶的肩部,背部,腹部這些容易受涼的部位。

穿衣準則四:出汗了,先等等。

寶寶出汗時,不要立即給寶寶脫衣服。

先拿乾淨毛巾擦乾寶寶後背,額頭的汗,再脫衣服。

穿衣準則五:手裡常備外套

帶寶寶外出時,手裡常備著一件外套或者帽子。

畢竟秋天的天氣,你懂得,變天比變臉快多了。

穿衣準則六:早晚比中午多穿一件,活動時比靜態時少穿一件。

秋天顯著的特點之一就是早晚溫差大。

一天時間內,秋天、夏天、秋天的溫度輪著來。

寶媽根據早晚氣溫的變化,及時給寶寶穿,脫衣服。

還有一種穿衣法是大家熟知的「溫度穿衣法」。

衡量公式是,氣溫+衣服溫度=26℃。

一天的氣溫是一定的,只要在穿的衣服上進行調整,保證溫度達到26℃就好。

一件薄棉毛衫的溫度是1℃,厚棉毛衫的溫度是2℃,薄外套的溫度是3℃,一件棉背心的溫度是4℃,稍厚點的外套是5℃,薄羽絨服是6℃,厚羽絨服是9℃。

菌菌以上所說的穿衣準則,寶媽要當做一個參考來看待。

每個寶寶的體質不同,對環境的適應能力都有差異。

寶媽要從寶寶的實際需求出發,靈活應用穿衣準則,不要讓寶寶凍到,熱到。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 

秋意漸濃,寶寶這樣穿衣或許會更好

不知不覺中一年已經過去了一大半,天氣也逐漸轉涼了早晚溫差特別大,剛剛感覺蠻冷的可是一會兒之後立馬感覺非常熱。忽冷忽熱的氣候讓穿衣都變成了一件很頭疼的事。對於家中的國寶――寶寶,怎麼做到既保暖,又...

天涼了,但千萬請別給孩子亂添衣!

最近幾場秋雨,讓雪兒媽所在的城市氣溫陡然下降,從30幾度直接跳到20幾度,一秒進入秋天!然而這還算好的,據雪兒媽所知,很多北方城市早已提前進入冬天模式,大棉襖厚毛衣早已裹上身,好些城市甚至已經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