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不聽話究竟該不該打?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對於現在的父母來說孩子只要是錯了就該打,不打什麼讓他知道事情的嚴重才性。

只要打了才能記住。

那麼到底該不該打呢?這是大人們該反思的一個問題。

對於不打孩子的家長都認為打了孩子會出現以下這幾種情況 1、影響親子感情

·打孩子會導致孩子恨父母;

·使親子感情疏遠,孩子以後不管遇到什麼事情,尤其是做錯了事後,都不敢跟父母講。

2、養成暴力傾向

孩子的模仿性是很強的,一個常被父母打罵的小孩,容易從父母的打罵行為中,學得暴力和攻擊的手段。

3、傷害自尊心

孩子雖小,但有自尊心。

大人打他,是對他所做的事情以及他整個人的否定,尤其是在同伴或外人面前挨打時,他會覺得很沒面子。

4、造成懦弱、自卑的性格

孩子做事時,因為害怕可能會遭到父母的懲罰,所以會思前想後、畏首畏腳;在他人面前時,也會因為害怕做錯了會招致父母的責備,不敢流露自己的真性情。

5、導致拘束、緊張情緒

孩子在父母面前放不開,不敢表達自己的真實情感。

6、學會撒謊

因為害怕挨打,很多孩子想方設法掩蓋自己的過失,費盡心思為自己的過失尋找理由,於是就有可能學會撒謊。

7、讓孩子失去內疚感

孩子犯錯後,如果他認識到問題的嚴重性,父母卻沒有懲罰他,他心中會有一種強烈的內疚感。

但是,如果父母打了他,反而會使孩子覺得一報還一報,挨完打便兩清了,心理也平衡了,於是失去內疚感。

這種情形,在年齡稍大一點的兒童身上經常發生。

因此,對一個比較自覺的孩子,犯錯後,激發他內心的道德自覺,要比外在力量的制服更好些。

對於打孩子的家長來說呢,他們也有自己的道理,他們覺得「不打不成才」,「打是親,罵是愛,不打不罵是禍害」 那麼 到底該不該打呢 ?? ? 其實打是可以,但是得注意以下幾點; 1、及時懲罰,不能倒算帳。

要堅持隨錯隨罰的原則,這樣孩子所做的錯事就能與懲罰帶來的不愉快建立起聯結。

這樣,他以後再做這些錯事時,會立刻想到懲罰帶來的不愉快體驗。

2、講明道理,告訴孩子下次應該怎麼做。

懲罰時,要告訴孩子為什麼打他。

打只能阻止錯誤行為再次出現,但它本身不能帶來正確行為。

只有孩子明白自己的錯誤以及造成的危害時,才不會再犯。

由於孩子年齡小,即使這次真心說「下次不敢了」,但可能不知道下次應該如何做。

因此,父母有必要對孩子進行正確的引導,告訴他正確的做法。

而且,還要考慮到自己提出的做法是不是超出孩子的界限,給他的建議是否容易做到的,而不是孩子根本做不到的。

3、不要在外人面前打孩子。

孩子儘管小,但有自己的臉面,尤其是在小夥伴面前,他是不甘落後的。

一旦別人知道自己挨打了,稍大一點的孩子可能會像大人一樣覺得這是奇恥大辱。

4、不能經常打孩子。

俗語道:「常罵不驚,常打不怕。

」孩子要是經常挨打,由於「久經沙場,千錘百鍊」,就會變得「軟硬不吃,刀槍不入」。

記住,體罰絕對不是教育的主要手段。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 

小孩不聽話,「打」「不打」是門兒學問!

您打過孩子嗎?相信多數人都打過孩子,其實「不打不成才」,「打是親,罵是愛,不打不罵是禍害」等觀點是有道理的。但打孩子不是隨便打了要看在什麼情況下才打孩子,媽媽打孩子為了杜絕孩子再犯同樣錯誤!

校園暴力居然是這樣練就的 父母應自我反省!

很多家長對於孩子的教育很直接,犯錯了就打。更甚者還會抓起身邊的掃把、樹枝、尺子等工具打孩子。如孩子認錯態度良好則罷,如孩子「犯犟」,則很可能是越打越氣,越氣越打,甚至失去理智不能自控。不少家庭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