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園暴力居然是這樣練就的 父母應自我反省!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很多家長對於孩子的教育很直接,犯錯了就打。

更甚者還會抓起身邊的掃把、樹枝、尺子等工具打孩子。

如孩子認錯態度良好則罷,如孩子「犯犟」,則很可能是越打越氣,越氣越打,甚至失去理智不能自控。

不少家庭悲劇就是這麼造成的。

校園暴力是這樣練就的

也容易給孩子造成一系列的負面影響:

暴力性:經常挨打的孩子,他會模仿家長打他那樣去打別人,父母打他時表現得越粗暴,孩子對小朋友也就越粗暴,甚至造成校園暴力行為。

說謊行為:孩子被打後,可能暫時被鎮住了,但由於怕挨打,他們會漸漸不敢對父母說實話,或者找理由來擺脫挨打,久之,便會養成說謊話、不誠實的惡習。

仇恨心理:對3歲前的孩子來說,他對父母的依戀性很強,一般不會產生仇恨心理,但如果父母總是對孩子施暴,孩子漸漸就會在感情上與父母疏遠,日後可發展為仇恨父母。

其實這是不對的。

「人非聖賢,誰能無過」,連我們受過這麼多教育的人都會犯錯,更何況未經教化的孩子呢?所以,孩子犯錯後,家長一定不要大聲打罵,反之應該好好把握這次機會,給他們灌輸正確的知識和觀念,因為在這時,他們明白的道理更能刻骨銘心。

第一步:聽孩子解釋

我們自己都有好心辦壞事的時候,孩子當然也有。

所以父母一定不要不問原由地對孩子發脾氣,更應該靜下心來聽孩子解釋。

從孩子的解釋中,分析過失的性質,是由於孩子無心或無意間所犯的偶然性過失?還是由於故意或判斷過失造成的主觀性過失。

如果是偶然性過失,父母要原諒孩子,並幫著孩子分析和解決問題。

而主觀性過失,父母就一定要嚴肅認真,給孩子講清楚過失所在以及危害,並要督促孩子改正。

校園暴力是這樣練就的

第二步:包容孩子的過失

面對孩子的過失,父母要學會制怒,以一顆平常心來對待,把它看作是正常現象,是孩子成長中不可避免的。

所以,包容孩子的過失,以平靜的心態對待孩子的過失,才是最好的教育方法。

父母要心平氣和地給孩子講道理,幫助孩子分析過失所在,並指出改正的辦法,讓孩子從心底認同你的說法,這才可以保證在以後不再犯相同的錯誤。

第三步:先褒後貶,獎懲結合

當孩子犯錯時,你會懲罰。

但孩子總不會一直都在犯錯,當他做對事時,你是否給予獎賞了呢!如果我們只針對眼前的錯事而忽略了他的優點,就很容易讓孩子覺得父母眼中只看到他不好的行為。

所以,在我們批評孩子時,應先對孩子做得好的方面給予肯定,然後再反映出做得不對的地方,要讓孩子知道家長並不是光把眼睛盯著他的錯處,做得好的地方同樣看得見。

第四步:親密接觸

批評孩子時,可以拉著孩子的手跟他講道理。

這樣他能感受到父母的愛,也能夠起到恩威並用的效果。

第五步:適可而止

誰都不喜歡被誰抓著錯誤不放,所以孩子一旦認識到錯誤,父母就不要一直說了。

這時就可以慢慢的停下來,讓孩子自己反思就可以了。

就事論事,不翻舊帳。

做錯的事已經批評過了就應該『結案』了,不要老是記著孩子以前不好的地方,讓孩子覺得他在父母面前永遠無法翻身。

父母在教育孩子時,一定要注意以下幾點:

一不要在外人面前教育

孩子犯錯,如果是在有外人在的場合,切忌在外人面前訓斥或者打罵孩子。

有一句話叫做「孩子要關起門來在家裡教育」,孩子們的自尊心是很強的,如果當著外人甚至陌生人的面當眾指出孩子的錯誤,往往會讓孩子認為自己的自尊心受損而影響說教效果,甚至產生逆反心理,完全起不到教育的作用。

校園暴力是這樣練就的

二家庭成員態度一致

現在很多家庭流失「一個唱白臉,一個唱紅臉」,但其實這樣是不對的。

如果孩子犯錯,家長一定要持有一致的態度,才能達到有效的教育。

反之,如果一位家長在教育,一位家長在維護,那孩子就會有「犯錯了也有人幫忙」的想法,對錯誤也就不以為然了。

三態度比語言更重要

媽媽一直以為孩子不願意面對錯誤,其實,孩子不願意面對的是她的態度和語氣。

因此,我們要時刻提醒自己,態度直接、語氣生硬,特別容易踩到孩子死不認錯的雷區。

四指出錯誤要委婉

其實,孩子比我們想像的聰明,我們含蓄、婉轉地指出來,就算不說出「你錯了」三個字,他也能心領神會。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 

孩子犯錯時父母該怎麼教育

父母都希望自己的孩子是一個人見人愛,能夠受到大家歡迎的好孩子。其實父母應該注重孩子的素質教育。相信每個孩子都犯錯誤哦,那麼這個時候家長又是如何做的呢?是打罵孩子,還是進行良好的疏導孩子,讓他們明...

忍無可忍了,能不能打孩子

當父母的總是會遇到下面這樣的場景:帶著孩子逛街,看到玩具就走不動,什麼都想買,怎麼說都不肯走,急了說他幾句,直接就撒潑耍賴就地打滾;約定好只看半個小時的電視,看了40分鐘還不願意關電視,說好多遍...

最正確教育孩子的方法,家長們快來學習吧!

最正確教育孩子的方法,家長們快來學習吧!有的家長認為,「玉不琢不成器」,「孩子不打罵不容易成才」。所以每當孩子犯錯的時候,不是心平氣和地講道理,而是不分青紅皂白先罵一通不要採取過激的方法有的家長...

不要再打你的孩子!

許多時候,家長一旦被孩子氣到頭腦發昏,就很容易對孩子動起手來。可你知道孩子什麼時候該打,什麼時候絕不能打嗎?

9歲男童心裡委屈,自斷手指,家長應反省

今年6月8日,小磊(化名)同學因為不知被誰推搡,撞到桌角,牙齒被撞斷了。最好通過法院解決,判決書認為是小磊的錯,小磊家也因此賠償了醫療費。最後這個判決被小磊知道了,孩子心理委屈、不服。11月27...

孩子不聽話究竟該不該打?

對於現在的父母來說孩子只要是錯了就該打,不打什麼讓他知道事情的嚴重才性。只要打了才能記住。那麼到底該不該打呢?這是大人們該反思的一個問題。 對於不打孩子的家長都認為打了孩子會出現以下這幾種情況 ...

沒控制住打了孩子後,該怎麼辦?

很多家長氣急時往往會大打出手打孩子,等到氣消了又來後悔莫及,特別想補救。那麼,打罵孩子後要怎麼補救,如果方法運用得當,還是可以消除孩子被打罵後的負面情緒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