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歲女童墜亡慘劇:怎麼培養熊孩子的邊界?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全文約1300個字|耗時約4分鐘

昨天發媽看到的新聞,說長沙某小區有2歲女童從十八樓不幸墜亡

而通過監控錄像發現竟然是一名5歲男童把2歲女童困在電梯「送上」18樓,由於十八樓的護欄沒有玻璃擋板,女童驚慌失措越過護欄墜亡。

(點擊下方看視頻)

2歲的小姑娘還沒開始感受世界的美好,就永遠地離開了我們。

其實關於孩子的「熊行為」引發的悲劇,不在少數 。

2014年6月8日,2年級男孩高空拋磚砸死22歲準新娘。

2016年1月8日,7歲男孩對著13歲姐姐開射釘槍,令姐姐毀容。

2016年3月15日,3歲左右男童在公交里扔沙炮嚇到乘客逼停公交車。

2016年4月2日,4名小學生因打賭在軌道放石頭逼停梅州開往廣州列車。

2017年4月17日,幼兒園大班男童撥打110謊稱「有人要殺自己」。

還有「熊孩子火鍋店毀容女孩」、「熊孩子地鐵推下女孩」等等類似的事件多不勝數。

真的是孩子熊嗎?有句話叫「世界上沒有壞孩子」

孩子出生是一張白紙,白紙上最初的塗鴉,都是由父母完成。

「沒有熊父母,就不會有熊孩子。

我們能夠看到,這些所謂的「熊」孩子,都有一個共同點,那就是缺乏邊界感

缺乏邊界,毫無規則感的孩子,在某種程度上,都是由父母培養而成的。

很多父母「拎不清」,把「破壞」當作「淘氣、調皮」,根本分不清「孩子淘氣的界限」可以去到哪裡。

爸爸究竟要怎麼做,才能夠重新拎清界限,既不湮滅孩子那好奇、喜歡探索和冒險的天性,又能夠把孩子培養成富有規則感,真正有教養的孩子呢?

1

自由,是有邊界的

很多爸爸認為自由就是放養。

實際上,一切的自由都應該有邊界,邊界內的自由,才是真正的自由。

爸爸是「規則」的代名詞,應該要懂得營造孩子的生活邊界。

我們建立的邊界,是允許孩子在一定範圍內自由地發展的。

我們可以控制邊界內的東西,因此我們可以在孩子不知情的情況下耐心等待他的成長,給他足夠的機會。

例如可以讓「學步期」的孩子在我們規定的安全範圍內自由探索,可以讓孩子旅遊時在規劃路線上選擇優先遊覽的景點。

作為爸爸一定要明白,自由必須要有邊界,沒有邊界的自由,只會對自己對他人造成傷害。

2

規則,帶來的是安全感

在「圍欄測試」裡面,唯有成人將牆挪近一些的時候,孩子們才開始放心地到草坪上去玩。

那是因為只有那堵「牆」,才能給到他們安全感。

規則其實就是一堵堵「牆」。

當我們看到孩子亂舔亂摸的時候,會以為他們在搗蛋調皮,殊不知這是他們在用自己的方式來試探規則。

通過這個方法,他們很快知道玻璃是尖的,辣椒是辣的,棉條是扯不斷的……他們懂得了這些自然界的規則,懂得怎麼保護自己,感受到了安全。

所以想要孩子感受到安全,爸爸要讓孩子遵守規則。

或許一開始,他們會哭鬧,但當他們感受到規則保護的時候,他們就會產生安全感。

反之,如果爸爸向孩子妥協,那麼孩子就會不斷試探規則的邊界,當爸爸退讓時,孩子就會一步步緊逼。

這種肆無忌憚,正是因為孩子不知道規則的邊界在哪,不能在確定的規則下獲得安全感。

各位爸爸,你們要明白,想要讓孩子有安全感,必須要讓他們懂得規則遵守規則,這樣才是最好的保護。

3

怎麼判斷孩子目前是否有邊界?

究竟怎麼知道自己孩子現在是否有邊界?

很簡單,把孩子置於一個公共場合,看看孩子是否具備最基本的自我約束力就可以了。

所有外界的規則和邊界,演變到最後,會變身自身的規則和邊界,說白了,就是一種自我約束。

而自我約束最直觀的體現,就是孩子會不會麻煩到別人。

能夠自我約束的孩子,不會隨便給別人添麻煩。

他們不會在電影院隨意走動,不會在圖書館大吵大鬧,不會在酒店大堂沙發跳來跳去。

他們不會隨便麻煩到其他人,他們能夠約束到自己,不會隨便打擾別人。

這就是孩子邊界的體現。

所以當爸爸看到孩子並不能夠做到這點的話,那麼請你重申一下規則,讓他們好好遵守,畢竟,這其實對他們是一種保護。

發媽說

真正的自由,是在圍牆之內。

(圖片來源網絡)

參考文獻

劉劍雲,青少年對社會規則衝突的認知,南京師範大學,2013(03)

朱文高,青少年規則的建立,《學周刊》,2016(07)

作者簡介:

發媽,80後二胎媽媽,哥哥五歲半,妹妹兩歲。

心理學碩士,心理諮詢師,立志讓爸爸懂得「回家」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