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品格決定孩子的一生(六)
文章推薦指數: 80 %
聽完家長的哭訴,我就用四個字做了總結:「惱羞成怒」。
惱之何來?丟了車子自然很惱!
羞從何來?本來自己可以找到,但沒有找到,感覺羞愧;在同學面前丟了面子,更是羞愧;車子被父母找到了,在爸媽面前也感覺很抬不起頭。
惱了,羞了,怎麼辦?為了遮惱掩羞,只有靠「怒」了。
只是這「怒」很自私,很脆弱。
我說你們不要著急也不要難過,這是好事情!孩子能怒,說明他還有廉恥之心嘛。
做家長的一下就破涕為笑了,但轉念又說:「哎,趙老師,您就別安慰我們了。
」我說你們不要管,該怎麼辦還怎麼辦,這事情我來善後,就當沒有發生過。
我到了孩子的房間,直接地和他談了他怒的原因,並對此表示理解,而且也表示他的父母也很理解他,所以讓他不要介意今天和父親發的沒來由的火。
孩子流著眼淚聽著我的話。
我知道他自己也很懊悔和難堪。
然後我著重與他分析了為什麼會丟車子的事情,從前到後,從各個角度,包括心態、情緒、認識等,細細地回顧和總結了一番。
孩子的表情終於出現了少有的凝重,然後說起了在學習上問題,為什麼還時常出現那些不該犯錯誤的現象。
最後,我說你也不小了,不要老拿父母當出氣筒嘛。
孩子找回了自己的責任心,過了一個多月,孩子中考的化學成績居然是100分,到現在我還能想起他母親欣喜若狂的表情。
「深度詮釋」
每個人都應該有責任心,父母的責任心真正應該體現的地方不是孩子衣食方面,而是心靈的塑造。
當一個人意識到給予是責任,同時也一定會發現給予是快樂,這種責任的實現是幸福和滿足的,大到為國為民,小到為父母為自己。
這樣的人生當然快活。
關於孩子責任心的教育問題!——這真是一個沉重的話題!
良好的責任心是社會合作精神的基本表現,也是一個人立足於社會,獲得事業成功與家庭幸福的一種至關重要的人格品質。
一位成功的人士曾經說過:一個人必須有責任感,不管你做什麼,都要把它做好。
你不知道在今後它將對你有什麼樣的幫助。
其實每個人都可以成為成功者,只要他有責任心。
一個人的責任心表現在許多方面,如在生活上不依賴別人,自己的事自己做;敢於獨立做出判斷選擇,並為自己所做的事負責;為社會、家庭及其他人儘自己應盡的義務,等等。
據調查,我國現有家庭中的獨生子女往往缺乏責任心。
在許多家庭中都會看到這樣的情景:孩子玩過的玩具扔得滿地都是,大人不得不跟在後面,一件一件地拾;孩子吃完飯,就把飯碗推到一邊,收拾桌子、洗碗都是父母的活兒。
在我國現有的家庭中,獨生子女居多,許多父母把無限愛心傾注在子女身工:,對孩子關懷備至,孩子在情感卜得到的是單向「輸入」,都不知如何付出,更刁;知如何「輸出」情感去關心父母和他人,其結果勢必使孩子從小失去愛心,一切以自我為中心,缺乏責任心。
試想,一個沒有家庭責任感的人,怎樣維持一個家庭?一個沒有集體、社會責任感的人,她又將怎樣做好社會工作呢?
家長都希望子女有責任心,但他們不當的教育方式往往不利於孩子責任心的培養。
孩子的責任心並不是與生俱來的,它需要在長年累月的生活中逐漸培養。
「專家支招」
要培養孩子的責任心,我們給家長的建議是:
1.讓孩子做自己生活的主人
有些事情屬於孩子力所能及的範圍,可以讓他們自己做決定;而另一些事顯然孩子可以發表意見,但還沒有能力做出決定,這需要家長做出選擇並幫助孩子接受所做出的選擇。
父母要指導孩子在自己的選擇中認識到自己的責任並發現自身的價值,從而培養孩子獨立負責的精神。
父母要鼓勵和信發現自身的價值,從而培養孩子獨立負責的精神。
父母要鼓勵和信任孩子,從而使他們相信自己有承擔責任的能力。
在家中,父母不應該總把子女當小孩子看待,家中的許多事都要聽取孩子的意見,讓他們體驗到一種家庭生活的參與感。
如此.將會使孩子樂於幫助父母,進而培養孩子的責任感。
2.讓孩子做自己力所能及的事
從1歲半到5歲期間需要大量的觸覺訓練,如果不讓孩子做力所能及的事,始終不給他們獨立的機會,孩子有可能失去做事的興趣和願望。
家長應把責任感的培養融入到遊戲之中,在孩子很小的時候,就讓孩子學著收拾玩具,把收拾玩具作為遊戲的一部分,使孩子逐漸學會應該為自己的行為負責。
家長可讓孩子做適當的家務勞動,使孩子體驗一下自己對家庭應盡的責任,同時也培養了他們生活自理的能力,增強了他們的自信心與獨立性。
3.讓孩子對自己的過失負責
孩子由於年幼,缺乏知識經驗,經常會造成一些過失,這並不奇怪。
譬如,孩子不小心打碎了花瓶,一時衝動傷害了別人,粗心大意造成了麻煩等。
發生這類過失的時候,父母不應該責怪孩子或袒護孩子,應讓孩子自己負責。
一般來說,孩子有過失的時候,正是教育的大好時機。
因為內心的不安使他急於求助,而此時明白道理有可能刻骨銘心。
父母要利用這個時機,耐心地給孩子講清道理,明確指出彌補過失的辦法,使孩子建立起責任心。
4.父母為孩子做出良好的榜樣
責任心和其他道德準則一樣,都不能單單靠口頭說教,而只能由孩子從外界的吸收中取得。
孩子在生活的各種環境中,對自己喜歡的人進行模仿,從而塑造自己的品質。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在孩子眼中,父母具有絕對權威,父母的言行會對孩子產生潛移默化的影響。
如果父母做事總是丟三落四、不守諾言、推卸責任,那孩子就會「看在眼裡,記在心上」。
身教勝於言教,自己做的都不好,氣氛,孩子在自己的行動體驗中鞏固對父母的學習,才能使孩子的責任心不斷增強。
5.讓孩子飼養小動物,種點花草
日本有專家建議:應讓孩子們飼養小動物、種點花草,讓孩子們在餵養小動物、給鮮花澆水、施肥的過程中,一點一滴地培養他們的耐心與責任心,並將這種感情遷移到對待其他人和事物上。
事實證明,這種教育方法有利於培養孩子的責任心,能夠促使孩子形成健康的人格。
意志力決定孩子的路能走多遠
場景再現
小青今年12歲,她做事從來沒有一個定性,三分鐘熱度,今天對這個感興趣,明天或許就連看一眼的力氣都沒有。
媽媽為些不知說了她多少回,每次都給她講:「做事要有意志力,沒有意志力將來就算你很聰明,也有可能一事無成。
」但小青說卻說:「我每次也想做到底啊,可我剛開始做的時候,媽媽就跑過來幫忙,而且媽媽總比我做得好,搞得我一點信心都沒有,爸爸有時還在一旁取笑我。
我為什麼要堅持呢,堅持被你們大人當笑話嗎?那我豈不是跟自己過不去。
」媽媽聽完她的話陷入了沉思。
「深度詮釋」
成功的果實,只有堅持不懈地奮鬥,只有不斷地克服困難,不斷地吸取教訓,才能獲得。
曾有一位父親很為他的兒子苦惱,都已經十六七歲了,卻一點男子漢的氣概都沒有。
毫無辦法之際,他去拜訪一位拳師,請求這位武術大師幫助他訓練他的兒子,重塑男子漢的氣概。
拳師說:「把你的孩子留在我這裡半年,這半年裡你不要見他,半年後,我一定把你的孩子訓練成一個真正的男子漢!」半年後,男孩的父親來接男孩,拳師安排了一場拳擊比賽來向這位父親展示這半年來的訓練成果,被安排與男孩對打的是一名拳擊教練。
教練一出手。
這男孩便應聲倒地。
但是,男孩才剛剛倒地便立即站起來接受挑戰。
倒下去又站起來……如此來來回回總共二十多次。
拳師問這個父親:「你覺得你孩子的表現夠不夠男子氣概?」
「我簡直無地自容了,想不到我送他來這裡訓練半年多,我所看到的結果還是這麼不經打,被人一打就倒地。
」父親傷心地回答。
拳師意味深長地說:「我很遺憾,你沒有看到你的孩子倒下去又立刻站起來的勇氣和毅力。
其實這本身就是真正的男子漢氣概!」
成功者與失敗者並沒有多大的區別,只不過是失敗者走了九十九步,而成功者走了一百步。
失敗者跌下去的次數比成功者多一次,成功者站起來的次數比失敗者多一次。
當你走了一千步時,也有可能遭到失敗,但成功卻往往躲在拐角彎後面,除非你拐了彎,否則你永遠不可能成功。
孩子缺乏責任感,多半因為家長沒做好這4件事!
我們身邊有不少孩子,一做錯首先想到的就是別人的問題,把自己的過錯推的一乾二淨。從來沒有在自身找原因的意識;有的孩子,遇到一丁點問題,不去思考解決方法,第一件事就是向身邊的大人求助;還有的孩子,明...
如何培養獨生子女的責任心?
1920年,有位11歲的美國男孩踢足球時不小心踢碎了鄰居家的玻璃,人家索賠12.50美元。當時,12.5美元可以買 125隻雞蛋。闖了大禍的美國男孩向父親認錯後,父親讓他對自己的過失...
孩子一生受用的品質:有責任心
孩子的責任心應該從小開始培養,成人有家庭責任和社會責任之分,家庭責任體現了一個人的擔當,社會責任體現了一個人的社會價值,那麼如何培養孩子的責任感,讓孩子從小培養起對社會家庭的責任感,這樣才不至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