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看日本家長如何教育孩子,我們是借鑑還是……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日本的孩子絕對不會成為家庭中最受關注的人。

他們只是家庭里的普通一分子,也要和大人們一樣,承擔其家庭責任。

有以下4個特點。

第一,奉行自己的事情自己做

日本媽媽十分注重對孩子獨立性的培養,她們不會像中國的家長,事事為孩子考慮周全,而是讓孩子學會來照顧自己。

在孩子兩三歲時,父母會有意識地培養其獨立意識,如自己過馬路、自己整理房間、書包自己背。

待6歲左右,基本上孩子的自理能力不需要父母操心。

第二,培養良好的禮儀和習慣

日本家庭重視禮儀,全球皆知。

當日本家長帶孩子去公共場所,你絕對見不到大聲喧譁的孩子。

小朋友間的交流保持著禮儀和謙讓。

當有長輩同桌吃飯,日本家長會強調孩子要主動給長輩盛飯。

第三,給足孩子面子

孩子對世界的認知還不夠全面,很多錯誤並不是他們主觀上要去犯。

日本家長從不會盲目地對孩子說教,而是懂得區分孩子的犯錯情況。

如果僅是因為孩子不清楚是非原則,他們會耐心地給孩子講解,什麼事能做、什麼事不能做。

倘若孩子明知故犯,值得我們學習的是——日本家長們不會在公眾場合批評孩子,那樣有損孩子的尊嚴,讓孩子充滿羞辱感,還不能從根本上讓孩子意識到錯誤。

他們會把教育和批評放在家裡,甚至適當的懲罰。

第四,培養孩子的社會屬性

在日本,有些教育方式我們可能覺得好奇葩,甚至不能理解。

比如家長鼓勵孩子走出家門,參與到形形色色的社會生活,讓他們學會與人分享,在玩耍的過程中建立起團隊意識。

日本父母還會對孩子進行「苦難」教育,以此鍛鍊他們生理和心理的承受能力,最常見的是大冬天堅持給孩子穿短褲、洗冷水澡。

其實想真正地培育出優秀的孩子,父母只需要適當放手,把孩子看做獨立人格的人,讓孩子用於承擔起責任。

這是我們中國家長需要學習的。

同時有11句格言

1.家庭是習慣的學校,父母是習慣的老師。

2.與其給他知識,不如讓他感動,與其讓他感動,不如讓他去實踐。

3.人過了20歲,父母老師的意見就像春天過後再施的肥一樣無效。

所以矯正孩子的惡習要趁小。

4.最開始教孩子學習時,一定要為他找到人品好的老師,再有才智、學歷,而人品惡劣的老師,不能做孩子學習的典範。

5.讓所愛的孩子外出旅行。

這裡的旅行不是觀光,而是離開家鄉到陌生之地工作。

人不離開父母的保護,不體會到這種艱辛就得不到錘鍊,就更談不上真正的幸福。

如果真的愛孩子,就是要讓孩子吃些苦。

否則等孩子長大了真的一無所成,再後悔就來不及了。

6.愛孩子,批兩次,表揚三次,教他五次就會成才。

7.朋友的影響大於父母的影響。

因為父母與孩子的年齡性別之差都制約著父母的影響力。

而朋友的影響則不受制約,特別是精神上的影響更大。

8.教育的最終目的就是孩子可以獨立地生活,保護者可以安心地離開孩子身邊。

孩子遇到問題,應讓他自己想想。

人的發展就像上台階,不自己上一個台階,就無法學會那個階段的東西。

9.即使挨打,也是父母的棒杖。

人生總要在各個階段受到不同的打擊,面對打擊自制力的有無與強弱非常關鍵。

從小總是挨打的孩子則從小就習慣了打擊,長大後有力量保持正常精神狀態。

10.了解世間之事的人,應該去教育自己的孩子不貪戀酒色與金錢之事。

11.愛哭的孩子長得快。

小孩哭是一種自我慾望的表現。

如果孩子的生命力越強,越健康,他就哭得越厲害。

因為哭對他是種運動,哭會使他增進食慾,哭累了會讓他酣睡。

如果你是家長,你會怎麼教育自己家寶寶呢?歡迎留言

熱門推薦

相聚福岡的微店也歡迎大家多多捧場哦哦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 

育兒之心得體會

父母是孩子最好的老師,父母應該注意平時生活中的細節問題,做好榜樣,帶好頭。和孩子一起讀書學習,營造讀書學習的氛圍,偶爾也以向孩子「請教」的方式培養孩子多讀書學習、做一個有知識的人的自豪感。別在孩...

四個教育孩子的誤區,家長們千萬別忽略!

都說父母是孩子最好的老師,因此,教育孩子不能只靠學校里的老師,父母也要下一番苦功。如果你總對教育孩子感到手足無措,那就要花更多的心思在孩子的教育上,孩子很快就長大了,錯過了最佳的教育時機,後悔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