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哭得「梨花帶雨」,老師只說了三個字……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近兩天正值幼兒園新生入學季,全國上下不分省份、不分城鄉所有小班的寶寶們都在家長送到學校的時候放聲大哭,哭的撕心裂肺涕淚橫流,哭得爸爸媽媽們手忙腳亂,哭得爺爺奶奶心酸不已。

有心軟的家長受不了孩子委屈的哭聲,就會妥協,帶孩子回家。

(圖自網絡,侵刪)

其實被這種家長們戲稱為「入園恐懼症」的現象,還真是有學名的。

這種現象在幼兒心理學中被稱作「分離焦慮症」,是兒童時期較常見的一種情緒障礙,一般情況下多發於嬰幼兒時期,尤其以3~5歲多見。

那麼讓人無奈的「分離焦慮症」有沒有緩解的方法呢?答案是:當然有!

這種現象被稱為「分離焦慮症」主要是因為兒童對其依戀對象分離感到過度焦慮。

孩子所依戀的對象就是家人。

在孩子幼小的心理活動中,看不到爸爸,就以為再也見不到爸爸了。

看不到媽媽,就以為媽媽不要自己了。

在爸爸媽媽送孩子到教室門口的時候從小建立的安全感系統瞬間崩潰了。

所以我們需要做的是對症下藥。

讓孩子的安全感系統明白,爸爸一直在,媽媽也一直在。

針對孩子的這種心理,藉助捉迷藏這類遊戲讓孩子明白不會再也見不到爸爸,媽媽也不會不要他。

捉迷藏這個遊戲沒有場地時間場合的限制,隨時隨地都可以玩。

家長可以藏起來讓寶寶來尋找,一開始不要讓寶寶尋找的時間過長,藏到容易找到的地方,既能讓孩子明白爸爸媽媽一直都在,又可以增強孩子玩這個遊戲的自信心。

每玩一次可以適當增加難度,讓孩子尋找的時間長一點,等他找到並大笑的時候告訴他,爸爸媽媽只不過是藏起來一段時間,過段時間就會回來的。

多玩幾次後,孩子就會明白,爸爸一直在,媽媽也一直在,去幼兒園只不過是相當於延長了捉迷藏的時間。

在送孩子去幼兒園之前告訴孩子,這次遊戲時間是孩子在校的時間,等他放學的時候,就是遊戲結束的時候,爸爸媽媽就會在校門口等著接寶寶。

每個孩子都是父母的小天使,為了你的天使不再哭得傷心,現在就去緩解下他的「入園恐懼症」吧!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 

面對寶寶的分離焦慮,媽媽該怎麼做?

分離焦慮是嬰兒心理防禦機制不成熟的表現,他們通過哭鬧錶達對親密關係者的呼喊,以抑制情感痛苦。但每個寶寶的分離焦慮的程度及表達方式不同,甚至每個寶寶在每個階段的分離焦慮表現也不同。今天小編就來帶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