寶寶分離焦慮怎麼辦 處理方法看過來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分離焦慮症是兒童時期較常見的一種情緒障礙,而這種不適應行為或情緒,依不同年齡,會有不同的行為反應。

那麼我們該如何正確對待兒童的分離焦慮症呢?今天小編就為大家介紹下吧啊!

如何正確處理兒童分離焦慮症?

1、降低親子依戀強度

因為孩子將父母作為自己安全的港灣,所有的事情都依靠父母來完成,所以在父母離開時便會產生這種分離焦慮,因而降低親子依戀程度,是首先要考慮的事情。

在生活中要適當地放手,讓孩子做自己能做的事,使其感受到成就感,知道自己能獨立完成,自己是可以的。

2、形成新的依戀關係

分離焦慮主要是孩子失去了所依戀的人,出現了不安全感。

要讓孩子不產生焦慮,適應父母不在場的環境,就要讓孩子與老師建立新的依戀關係。

家長平時要對孩子多誇獎老師的和氣、漂亮;告訴孩子老師會講很多故事,會唱歌,會帶你們做遊戲;在送孩子入園和接孩子回家時,可以刻意的在孩子面前與老師友好的交流,讓孩子覺得老師是爸爸媽媽的好朋友。

每天入園的時候,在家裡就應該說好,媽媽送到教室就會去上班,並且實際上也堅持這樣做,不要表現出不舍,否則聰明的寶寶一看到你的不舍,馬上就會以哭來要挾你。

3、積極的引導

在孩子入園之前要讓孩子知道幼兒園是個有趣的地方,家長可以不斷地跟寶寶說:老師像媽媽一樣地愛你,老師就像是你的朋友,你有什麼不高興的事,都可以和老師說等等。

首先要讓寶寶在心理上不排斥老師,這樣老師才可以接近寶寶並加以引導。

同時放低對老師的排斥心理。

有很多小夥伴在一起玩遊戲,老師阿姨還會和大家一起做很多有意義的活動,可以學本領,也可以玩遊戲,使孩子對幼兒園留下一個好印象,並且產生嚮往與期待。

4、注意孩子生活技能的培養

焦慮的產生有時還因為孩子的生活能力差,在幼兒園需要自己動手的事情不會做。

婷婷的哭鬧就與生活技能的缺乏有關係,尤其是在吃飯和睡覺的時候,自然也就想起媽媽了。

所以在孩子入園前,家長應該給予生活技能上的指導,如要求他坐在桌子旁自己吃飯,不能在吃飯時隨意走動等。

指導孩子試著在大小便後自己脫、提褲子。

自己洗手,自己睡覺,認識自己的物品等等。

家長在指導時不要心急,因為你越著急,孩子就越緊張,越怕上幼兒園。

5、增強幼兒園的吸引力

家長來接孩子時,不要接了孩子馬上就回家。

幼兒園一般允許家長陪幼兒在戶外活動場地的活動器械上玩一會兒,但要注意安全。

當孩子玩得高興時,家長要表示應該結束了,並答應他明天再來玩。

這樣,幼兒可能會懷念在幼兒園玩耍的情景,明天有了到幼兒園更強的動力。

兒童分離焦慮症的表現是什麼?

1、波動型

這類型的孩子較情緒化,容易被新的環境所吸引,但時間不長又想回家了。

這類孩子經常到餓了新的環境會充滿好奇,過一段時間,新鮮感過後,就會開始哭鬧,吵著回家。

2、為暴躁型

這類孩子比較爽快、乾脆,適應能力較強,鬧過之後很快能平靜下來。

並且沒有反覆。

3、戀親型

這類型的孩子獨立性較差,一般在家都得到父母和長輩過分的寵愛,他們極不願意離開朝夕相處的親人。

原因之一是他們的生活自理能力太差了,不能獨立地過集體生活。

這類的孩子到新的環境中國非常需要熟悉的照顧者陪伴在身邊,否則就會哭鬧,而且即使照顧者等待其情緒稍微緩和後離開的話還會哭鬧不止。

小編有話說:分離焦慮是一種情緒障礙,它直接影響著孩子與家長的生活質量,不容忽視。

最後,希望以上的內容對大家有所幫助!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 

幼兒入園焦慮情緒的積極干預措施

隨著人們對早教重要性認識的加深,越來越多的家長重視0-3歲啟蒙教育,紛紛把孩子送到早教機構接受正規性教育。據心理學研究表明,嬰兒出生後的5-6個月開始對分離產生反應,到12-18個月達到高峰,直...

寶寶得了分離焦慮怎麼辦?

相信在日常生活中很多父母都會發現自家寶寶一離開自家就哭鬧不行,一方面是寶寶對離開父母有一定的不安全感,一方面很有可能是因為你家寶寶其實得了兒童分離焦慮,那麼我們大家又該如何避免寶寶變成分離焦慮呢...

應對寶寶分離焦慮的五大策略

點擊關注獲取更多育兒知識1.降低親子依戀強度因為孩子將父母作為自己安全的港灣,所有的事情都依靠父母來完成,所以在父母離開時便會產生這種分離焦慮,因而降低親子依戀程度,是首先要考慮的事情。在生活中...

面對寶寶的分離焦慮,媽媽該怎麼做?

分離焦慮是嬰兒心理防禦機制不成熟的表現,他們通過哭鬧錶達對親密關係者的呼喊,以抑制情感痛苦。但每個寶寶的分離焦慮的程度及表達方式不同,甚至每個寶寶在每個階段的分離焦慮表現也不同。今天小編就來帶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