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孩子出現這3種行為,一定得罰!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文/荀營
一想到為人父母居然不用經過考試,就覺得真是太可怕了 —[日]伊坂幸太郎
在教育孩子問題上,專家建議父母多賞識孩子,因為鼓勵和誇獎能帶來孩子積極向上的心態。
但許多父母不僅做到了這一點,甚至發展到溺愛孩子,加之孩子在小時候多數是調皮的,所以,這樣溺愛著孩子,對孩子並沒有什麼好處。
雖然專家建議父母忽視孩子輕度傲慢、不敬的行為。
可當你察覺到孩子的不敬已越界,而且有越來越嚴重的趨勢,那就必須採取措施了,當孩子出現下面3種錯誤行為時,其實我們也可以適度的懲罰孩子。
1、孩子的舉動會危及自己生命
孩子年齡尚小,好奇心重,對外面世界的認知較成人存在一定偏差,什麼事物都想摸摸、看看。
尤其是危險的電插座、開水瓶、煤氣罐等等,當父母反服叮囑孩子,有些東西暫時不能碰,而孩子仍舊一意孤行,管不住自己時,父母絕不能再妥協了,應該給予其一些懲罰,讓孩子記住。
否則可能造成不可挽回的嚴重後果。
2、孩子存在嚴重壞習慣或行為偏激
包括但不局限於,欺負懼怕自己的孩子、看到喜歡的東西就據為己有等等。
關鍵是,很多孩子做這些事時,屬於明知不可為而為之,但經過父母和老師多次批評教育仍屢教不改。
這時候父母就必須嚴懲了,然後,再好好教育。
不然的話,孩子久而久之可能會養成偷雞摸狗的惡習。
3、犯同樣的錯,屢教不改
有的孩子爺爺疼、奶奶愛,被家裡寵慣了,一切以自我為中心。
所以,當犯錯時,家長提醒後,把家長的話當耳旁風,認錯態度惡劣。
犯過的錯仍然重複犯錯,甚至故意犯錯。
像這種情況,你就非常需要讓他知道重複犯同一樣錯的後果了。
有的孩子說,罰孩子下不去手。
可假如家長任由這樣的孩子發展,孩子就會自我膨脹,挑戰權威,尤其是在孩子頂撞父母幾次之後,發現父母也不敢把他怎麼樣,就更大膽的任意妄為了。
懲罰不是目的,目的是讓孩子明白自己的行為隨之產生的後果是什麼,而無論什麼後果,他們必須承擔。
當然,就算孩子必要時需要教訓他一頓,但也要注意一點,千萬不要當著外人的面或在公共場合懲罰孩子,孩子也是有自尊心,這樣一來,即使錯誤改了,也會給孩子心理留下難以磨滅的心理陰影。
如果您正為養育孩子的事兒發愁,推薦您添加父母課堂的微信公眾號:
fumuketang
長按可複製到微信,添加朋友,粘貼即可關注,那裡有50萬家長與你一起探討教子方法,值得擁有!
孩子犯錯,父母如何懲罰是一種藝術
孩子在成長過程中難免會犯錯,家長在孩子犯錯時需要聽孩子自己的說法,而不是知曉犯錯就立即氣急敗壞的上來對孩子罵上幾句,甚至拳打腳踢。」教育從來都是「潤物細無聲」的活兒,粗暴往往是無計可施的下策。「...
不打不罵怎麼懲罰孩子?聰明媽媽用這5個技巧代替!
之前浩浩媽一直對家長們說,不能責罰孩子,相信很多家長都犯了難:孩子犯了錯,難道就不管了嗎?孩子有錯不但要指出來,懲罰也不可少,才能避免下次犯同樣的錯。只不過,不過懲罰不等於打罵,萬一沒注意,打傷...
別說孩子打不得,碰到這四種情況,一定要打,都是為了孩子好!
在商場裡,我們不難看到這樣的場景,孩子為了買玩具,大哭大鬧,有的家長看孩子一哭就心軟,而有的家長則直接動手,然後抱著哇哇大叫的孩子離去。
最錯誤的3種教育小孩方法?大部分人卻還在用……
孩子每一種性格都形成都離不開父母,相信每一個剛出生的小孩本性都是一樣的,沒有天生一說,各種行為都是後期學習得來的。所以你的教育方式和給予他的生活環境有密切的聯繫。
孩子發生這4種「特殊情況」,父母一定要動手打!不要手軟!
在大街上,我們隨經常看到這樣的場景:孩子想要一個玩具,在商店門口哭鬧,一些家長立刻妥協給孩子買了玩具;一些家長直接動手,拖著哇哇叫的孩子走。
孩子出現這4種「特殊情況」,父母一定要打!都是為了孩子!
在大街上,我們隨經常看到這樣的場景:孩子想要一個玩具,在商店門口哭鬧,一些家長立刻妥協給孩子買了玩具;一些家長直接動手,拖著哇哇叫的孩子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