粗心父母「捂熱強迫症」, 一覺醒來孩子沒了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年輕父母與長輩在育兒方面最容易產生分歧的,除了要不要餵飯、要不要把屎把尿以外,應該就是穿多穿少的問題了。

老人怕冷,也會給孩子穿的多,蓋得多。

但是孩子本來活動量就大,出了汗捂得不舒服,晚上睡覺的時候甚至還會熱出生命危險!

嬰幼兒體溫調節能力尚未發育完全,穿得太多和蓋得太多,會導致孩子高熱、缺氧、抽搐、昏迷,甚至呼吸循環衰竭等嚴重後果。

這種症狀被稱為「蒙被綜合徵」,也叫「捂熱綜合徵」,是「嬰兒猝死綜合症(SIDS)」的一種。

1歲以內的嬰兒在春冬兩季最為多發。

無非就是穿得多些,蓋得厚實些,為什麼會有這麼嚴重的後果呢?由於嬰兒沒有自救能力,不能及時發出信號,家長們發現時,孩子已經因缺氧和出汗而脫水,嚴重者可直接損害腦內神經核,導致腦血管充血、心源性休克。

所以說缺氧和脫水是「蒙被綜合徵」的關鍵,處理不及時,嬰兒可能會在短時間內突然死亡,即使倖存,也可能會留下有不同程度的後遺症,例如腦性癱瘓、軟癱、腦萎縮等。

如果孩子真的出現了「蒙被綜合症」的明顯症狀:體溫過高、出汗、臉色蒼白、嘔吐、呼吸急促等等,一定要直接帶孩子去醫院。

有些家長認為把衣服脫掉一些,涼快了就好,其實這是錯誤的。

缺氧、脫水不能單靠物理降溫來處理,需要讓醫生在第一時間用藥物或者醫療設備來處理,才能避免更大的傷害。

寶爸寶媽們常見誤區

在日常生活中,寶爸寶媽們也常常陷入一些誤區,這些做法可能會給孩子帶來不可挽回的傷害。

1.靠手溫判斷冷不冷。

很多家長靠摸寶寶的手來判斷孩子冷不冷,其實這個方法在冬天並不準確。

手部上期暴露在外,就算穿很多衣服,手也可能是冰涼的。

如何判斷孩子有沒有過熱?

1. 摸後頸

一般來說,摸脖子後面是相對準確的,睡覺時後頸一直壓在身下,溫度確實會高一些,所以稍微熱一些是沒有問題的,但如果已經出汗,那就說明確實穿/蓋多了。

2. 看臉色

有時候因為天氣乾燥或者睡前喝水比較少,孩子可能沒怎麼出汗,但摸著挺熱,還可以打開燈看一看。

如果看到孩子臉上比往常要紅,或者出現紅疹,也是說明比較熱,需要減衣被;如果摸到孩子熱,但看到臉色蒼白,那就是比較嚴重的症狀了,一定要趕緊採取措施。

2.捂汗能退燒。

相信大多數人都聽說過,發燒後多穿點多蓋點捂出汗就好了。

其實這種方法對嬰幼兒極容易造成「蒙被綜合症」,還可能導致高熱驚厥。

正確的方法是將孩子衣扣稍微解開,以便充分散熱,同時做到手腳保暖,嚴重時要及時就醫。

3.室內空調溫度過高

冬天,有些家長將室溫調到30℃左右,而室外溫度往往只有幾度。

怕孩子外出著涼就一直呆在室內,其實保暖過度和缺乏新鮮空氣也會使孩子患上「蒙被綜合症」。

如何預防「蒙被綜合症」

1、冷天給孩子穿衣保暖要適度,切忌把嬰兒包蓋得過緊、過嚴、過厚,要讓孩子有活動餘地,儘量給孩子穿寬鬆和柔軟且透氣性好的衣服。

2、睡覺時,最好不要蓋太多被褥要保持孩子口鼻等呼吸系統通暢。

3、時時觀察孩子的表情、臉色等,摸摸孩子手心、腳心是否出汗、腦門是否發燙,如果有汗證明孩子保暖過熱,需要降降溫了;一旦出現孩子因捂熱過度而突然高熱、大汗、抽搐、昏迷,要迅速送往醫院救治,切莫掉以輕心。

4、在密閉環境中,要適當開窗通風,避免因空氣流通不夠導致缺氧。

穿衣厚薄大人是冷暖自知,太小的孩子卻無法表達。

在照料小寶寶的時候,一定要格外仔細,家長不要給予孩子「過分溫暖」!

更多原創育兒資訊

歡迎關注【森巴育兒(senbayuer)】訂閱號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 

寶寶冬天這樣穿,不怕冷

昨天溫州氣溫一度飆到20多度,以為冬去春來了,而我依然給清清穿了四件衣服,棉毛衫、保暖內衣、毛衣、外套,玩起來的時候外套脫了,到了風大的地方,又把外套給他穿上。我自己是怕冷的人,所以總感覺小孩子...

天哪,天再冷也別這樣做,小心寶寶出意外

這天,一位家長在下午時分帶著孩子急匆匆來到南京市兒童醫院的時候,孩子口腔鼻子裡全是鮮血,身上穿著保暖內衣裹著包被,她被捂死了。由於小嬰兒無力掙脫悶熱的環境,持續下去病情往往迅速惡化,出現內環境失...

你給孩子穿的多不多?

寶寶穿太多,小心捂熱綜合徵 對新生兒和嬰兒來說,穿得太多最嚴重的後果就是捂熱綜合徵。孩子的身體都限制在厚厚的衣服里,身體產生的熱量無法散發,衣被裡的溫度越來越高,孩子又小,熱得不行了也難以表達,...

深秋已至,別讓「媽媽怕你冷」害了寶寶!

深秋已至,天氣逐漸嚴寒,全國迎來了「媽怕冷」的季節。很多寶媽擔心寶寶抵抗力弱、自我體溫調節能力和禦寒能力差,總覺得給孩子穿的越多才越安全,尤其是感冒發燒之後就更應該捂汗。但是你知道嗎?寶寶穿太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