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些科學育兒方法,助你消除育兒路上的焦慮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前段時間,接到朋友小魚的電話,她說自己好焦慮。

原來,她把三歲的女兒接回深圳讀幼兒園,可是從小跟著鄉下奶奶生活的女兒,來到自己的身邊各種不適應,而且語言表達能力和思維水平都比別的小朋友慢半拍

三年前,小魚生下孩子後,覺得自己育兒經驗不足,就聽從了長輩的安排,把三個月的寶寶送回了老家,而自己則和老公專心拼事業。

雖然剛開始想孩子想得夜不能寐,可是後來工作一忙,就乾脆放下了思念。

直到寶寶三歲,她的事業也漸漸有了起色,她覺得是時候把孩子帶回身邊了。

可是沒想到,三歲的孩子相當任性,遇到一點挫折就哭泣撒潑,哭著喊奶奶來當靠山,穿鞋穿衣服都要大人幫忙,專注力也很差,操著一口家鄉話,對別人說普通話都表現出膽小疑惑的眼神。

去幼兒園面試的時候,老師建議還是讓孩子在父母身邊適應一段時間,各方面有了一個全新的進展,然後再入園。

看著眼前的寶寶,小魚後悔得想跳樓,早知道這樣,當初再苦再累也要帶在身邊。

可是,世上沒有後悔藥,小魚開始痛定思痛,把工作暫停,全心全意陪伴寶寶,決定把以前落下的,全都幫孩子補回來。

著實,父母的陪伴,是給孩子最好的教育。

然而,即使孩子在身邊,我們也只有做到高質量的陪伴,才能全面促進孩子的身心和智力成長。

如何做到高質量的陪伴,緩解育兒焦慮,這是我們每個父母都應該學習的。

我家寶寶今年三歲半,從出生開始,我也一度陷入各種焦慮中。

是啊,在這個拼爹拼媽拼娃的時代,育兒路上,每對父母都有自己的焦慮,從早教班到各種興趣班,從幼小銜接到小升初,每個階段都考驗著父母和孩子的心智。

每個過渡口都是父母焦慮的導火索,也是孩子發展的關鍵節點。

而當阿爾法狗打敗了圍棋冠軍,今天的社會被網際網路、人工智慧以及遊戲所蠶食,我們的孩子將如何適應未來飛速變化的社會,如何去打造自己的未來,更是為大家蒙上了一層焦慮的陰影。

這讓很多父母意識到,只有做好充分的準備,掌握一套科學的育兒理念,才能摒棄焦慮,在育兒路上過五關斬六將。

剛好最近讀了一本書,是Dr.魏的新書《給孩子的未來腦計劃》。

這本書不僅有科學的方法論還有切實可行、簡單易上手的教育案例。

我從中也領悟到了如何培養孩子的情緒、智力、語言等方面的方法。

如何搞定發脾氣的娃?

記得之前網上流傳一個視頻,一個四歲的女孩,對著媽媽大發脾氣,振振有詞又硬氣十足,把人搞得啼笑皆非。

無可厚非,孩子發脾氣是對情緒的一種宣洩

然而人都是情緒動物,我是一個性子比較急的媽媽,以前,每次孩子發脾氣,我總會受到她情緒的影響。

尤其是那段Terrible two階段,整個人都處在崩潰狀態,孩子一發脾氣,我的火氣就不打一處來。

可想而知,孩子也會受到大人情緒的影響,情形自然會越來越糟。

後來,從Dr.魏的書中知道,孩子發脾氣其實是因為他的大腦發育還不均衡,小孩子的情緒腦比理智腦發育得快得多

懂得這一點,大人就不容易被孩子的壞脾氣所影響,也會更加理性地對待愛發脾氣的孩子。

Dr.魏告訴我們,孩子發脾氣可以分三步走:第一步,共情,引導孩子描述他的情緒;第二步,引導孩子分析自己的情緒;第三步,引導孩子反思自己的情緒。

《媽媽是超人3》中,大家都對霍思燕對於嗯哼的教育讚不絕口。

霍思燕和嗯哼的相處方式也讓大家覺得溫馨而睿智。

其中很重要的原因是,霍思燕對嗯哼的情緒處理非常得當,當嗯哼因為媽媽關注別的小朋友而吃醋,不高興的時候,霍思燕及時發現了嗯哼在發脾氣,於是很耐心地去跟他溝通。

「你是覺得媽媽愛別人就不愛你了嗎?」——這句話首先做到了共情,可以引導孩子正確表達自己的情緒;「媽媽喜歡他因為他長得像你。

」——進一步引導嗯哼了解媽媽的想法,讓他分析和改變自己的情緒;「客人要放在第一位,這是一種禮貌。

」——引導孩子反思自己的行為和做法

孩子有的時候發脾氣並非是刻意地無理取鬧,他也會有自己的想法和個性,這正是他成長的表現,心平氣和地正確引導,才能給予孩子更多自信的力量。

用科學方法去拓展孩子的智力,在生活中寓教於學

我們周圍常常有這種情況發生,有的小朋友的學習能力特彆強,其能力和知識水平已經遠遠超過了同齡人,但是有的孩子卻始終處在懵懂狀態,接受能力和學習能力都慢半拍。

孩子的智力水平雖說具有一定的先天性,但是後天的培養也是至關重要的。

這也是現在很多家長異常焦慮的原因。

用科學的方法去拓展孩子的智力,在生活中寓教於學,無疑是一種有效方式。

首先,提高空間認知能力對孩子大有裨益:多用空間詞彙去跟孩子溝通,多玩建構類玩具。

跟孩子一起畫一幅家裡的結構圖,跟孩子一起從圖上找到廚房、客廳、臥室的位置,然後用里、外、左、右、上、下、長方形、正方形等詞彙給孩子描述自己的家,再進一步跟孩子一起玩"尋寶"的遊戲,讓孩子在遊戲中鍛鍊空間認知能力。

其次,提高孩子的思維能力比提升記憶力更為重要

思維能力是解決問題的根本,引導孩子培養自己的思維方式,尋找事物間的因果關係,構建認知示意圖,引導孩子多觀察,多互動,多問問題,而不是直接給出答案。

最後,培養孩子的注意力是至關重要的。

當孩子做一件事情的時候,不要輕易地打斷他,要減少對孩子的外源刺激,根據孩子的能力,巧妙地設置任務目標、難度和反饋,讓孩子適時體驗心流的感覺。

培養成長型人格的孩子

前段時間有一則新聞說,某個中學生因為考試成績不理想,被爸爸說了幾句,然後趁家長上班的時間,他從樓上一躍而下,不幸身亡,不禁讓人扼腕痛惜,現在很多孩子的逆商都亟待提升。

所謂逆商,是指挫折商和逆境商,指人們遭遇逆境的時候,有什麼樣的反應方式。

簡而言之,就是面對挫折、擺脫困境的能力。

具備成長型心智的孩子,逆商都相對很高,他們遇到挫折後會不斷努力去克服困難,有所收穫後能再接再厲繼續提升自己。

那麼如何培養成長型心智的孩子呢?

大家都知道,鼓勵式教育比批判式教育要有效得多,但是鼓勵的方式也不是隨心所欲的,對孩子表揚和鼓勵可以遵從以下原則:

首先,要表揚努力,而不表揚聰明

很多孩子取得了一些進步,家長都習慣性地說:「寶寶,你好聰明!」,這句話本身無可厚非,但是卻沒有起到督促的作用,如果改成「「寶寶,你這次做得比上次棒多了,這是你自己努力的結果哦」,如果這樣說,孩子就知道是自己的努力成就了現在的結果,他們就會受到鼓勵去進一步努力,而非躺在目前的成績上洋洋得意。

其次,表揚過程,而不表揚結果

拿學習成績這件事情來說,如果孩子考試成績比較優秀,家長要強調他是因為他平時學習認真努力,所以才取得了好成績,表揚他的努力過程而非這次的結果。

相反,如果孩子成績沒有特別理想,也不要一竿子打死,要先心平氣和地肯定孩子學習過程中有值得保持的一面,然後再一起幫他分析原因,鼓勵他讓他迎頭趕上。

如果家長從小這樣對孩子進行引導,我想開頭的悲劇就不會發生。

最後,表揚成長而不表揚表現

表現只能體現一個動態結果,而成長卻是一個固定向上的方向,所以家長要重點表揚孩子的成長,讓孩子知道無論結果如何,只要有成長,有進步就是最好的表現。

這些道理毋庸置疑,大家都能懂。

但是做的時候,往往會忽略掉這些側重點。

只要把表揚的側重點放在進步和成長上,孩子的逆商會不知不覺地會被提升,而逐漸會被培養成一個具有成長型人格的孩子。

給孩子高質量的陪伴,學會育兒育己

讓我印象最深的一部電影《巡夢環遊記》中,可可的爸爸雖然為了音樂夢想離開了他們,可是曾經跟女兒在一起的每一天,都給予了女兒高質量的陪伴,甚至還親手給女兒寫了一首歌《請記住我》,爸爸的歌聲和擁抱給了幼小的可可足夠的溫暖和安全感。

所以她在年邁古稀的時候一聽到歌聲,便清晰地想起爸爸,不斷地思念爸爸。

高質量的陪伴,其實是讓家長在孩子在一起的時候,融入孩子的世界,去感知他們的靈動和天性。

而不是一味地刷手機,打遊戲。

同時,家長要在陪伴中學會育兒育己。

為了讓孩子人生更美好,家長首先需要把自己的人生過美好。

孩子都會觀察別人,而對他們影響最大的父母,往往會首先成為他們模仿的對象。

霍思燕和杜江的甜蜜,大方地秀恩愛,都被嗯哼模仿得惟妙惟肖,變成了一個實力寵媽狂魔。

而且四歲的嗯哼表達能力和情商都在同齡小朋友之上,一家人掛在嘴邊最多的一句話就是「我愛你」。

溫馨的家庭,恩愛的父母才是最好的教育。

科學育兒倡導者Dr.魏說:「注重大腦發育特點,遵從大腦工作規律,這樣孩子的發展能事半功倍。

如果學校和父母在兒童發展早期多掌握一些靠譜的腦科學與兒童心理學知識,孩子的發展就會好一點點,國家的未來就會明亮一點點。

育兒路上沒有捷徑,願我們用最新的科學育兒知識,用全身心的愛與智慧,摒棄焦慮,陪伴孩子飛向更加明亮的未來。

四月讀書大狂歡

樊登讀書會請你聽書啦

登錄樊登讀書會APP,即可獲取60天免費會期!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 

高情商媽媽沒有打不好的「育兒牌」

文章來源於大V店聽課筆記暢然媽媽。 大家好,我是暢然媽媽,由於重視孩子0-3歲的黃金成長期及早期陪伴和教育,碩士畢業後,我就堅定地做起了全職媽媽。我很熱愛大V這個平台,讓我系統地學習到了科學育兒...

2歲的寶寶為啥如此煩人?家長又該怎麼應對?

寶寶2歲多了,已經學會了說話、走路,看到寶寶的成長,心裡非常欣慰。可不知從什麼時候開始,他已經從一個聽話可愛的小寶貝,變成了一個沒人敢惹的「小刺頭」。哪件事沒有滿足,就大哭大鬧,該吃飯了,偏要去...

孩子愛發脾氣怎麼辦?

在寶寶的教育上,許多家長都會有寫縱容,正是溺愛。那麼問題來了,小孩子平時愛發脾氣怎麼辦?帶著疑問,一起來看看吧。孩子不會無緣無故的發脾氣,失控的情緒也是自我表達的一種方式。可是,很多父母在孩子情...

為什麼現在孩子脾氣很容易急躁,不好管教

  隨著生活水平的提高,現在的父母往往都會儘量滿足孩子的願望,他們這樣做無非是想讓孩子過得快樂,但是無條件的物質上的滿足真的能讓孩子快樂嗎?事實上並不是這樣。  前兩天我在我兒子所在幼兒園的家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