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兩歲前和6歲後的孩子不能打?後悔現在才知道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老一輩常說:黃金棍出好人,不打不成人。

然而,當孩子一而再、再而三挑戰父母打底線時,很多父母都控制不住自己動手。

誰都知道,打罵並不是最好打教育方法。

那些從小在棍棒教育下長大的孩子,以後會產生各種心理的隱疾。

他們不自信、畏懼強權,拚命想逃離父母的管束,甚至走上犯罪的道路。

保護孩子,控制自己的情緒。

真的是每個父母都該修煉的一門功課。

心理學專家指出:打罵不能讓人成才。

打罵只是讓孩子暫時的屈服,並沒有扭轉其心靈的認知。

尤其是兩歲前的孩子,和6歲以後的兒童,更不能使用棍棒教育了。

為何?

敏感的兩歲容不得巴掌

兩歲是孩子各種敏感期集中爆發的年齡。

受內在生命力趨使,兩歲左右的孩子會有極強的學習與模仿能力,形成敏感期、口腔敏感期、手腿腳等動作的敏感期、語言的敏感期、細微事物的敏感期、執拗和完美的敏感期、數學敏感期、繪畫敏感期等等。

難免在這些敏感期里,父母的認知和孩子的探索形成衝突,當矛盾不可調和時,父母的巴掌就落在孩子嬌嫩的屁股上。

6歲以後是講道理的年齡

6歲後,孩子到了懂道理的年齡了。

父母的打罵開始在孩子心中留下更深度的負面影響。

尤其是到了青春期,由於生理特徵和心理發展,孩子自我意識逐漸完善,自尊感也越來越強。

此時,更需要父母用講道理的方式與孩子進行溝通,避免孩子走上極端。

如果你真的動手了……

哪怕父母沒控制住,打了孩子。

一定要讓孩子明白為什麼被打。

這裡說「打」也是一種象徵似的、教育的儀式。

你一定要明確,孩子為什麼會受到懲罰。

規則是怎樣的,如果再觸發規則,將受到哪些懲罰。

請給孩子恰當地安慰,讓他明白,打了他,爸爸媽媽同樣相當傷心。

打他是無奈之舉,只為了讓他記住,避免再犯同樣的錯誤。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 

爸媽注意了,千萬別打這2個年齡段的孩子!

點擊上方關注 柚柚育兒百萬媽媽育兒首選回復陪伴和孩子一起做999件事我們常聽到寶媽說孩子熊起來簡直恨得牙痒痒,不打不行,可是每次打完孩子之後呢?無非是看著孩子可憐巴巴的樣子,父母又心軟,心疼孩子...

女子瘋狂毆打小孩 打孩子就是教育孩子?

視頻中,一名婦女痛打小孩,用小棍發瘋一樣猛抽小朋友的手和身體、猛踢頭部,長達幾分鐘。小朋友被打得太疼,站在牆角無助地抱頭大哭,撕心裂肺。這不是頑劣得無法教化的大孩子,也就兩歲模樣,有什麼事不能好...

正確對待孩子犯錯

孩子犯了錯,無須過多批評,讓孩子自己承受行為的過失或者錯誤造成的後果。對於年幼的孩子,家長還可以告訴孩子修正錯誤的具體方法,指導孩子自己去彌補錯誤。比如,牛奶打翻了,就不能喝牛奶了。同時,孩子還...

話題 | 不打不成器?孩子犯錯究竟該不該打?

導讀中國有兩句老話叫「不打不成器」和「棍棒之下出孝子」。似乎我國傳統的教育手段離不開「打」字。的確,在孩子成長過程中,總會有各種各樣讓父母氣憤難耐,甚至束手無策的時候。在這種情況下,很多父母就認...

冷暴力最可怕,媽媽的笑臉很重要

「棍棒教育」是社會中存在已久的教育方式。父母通過嚴厲的體罰來懲戒自己的孩子,在對他們進行懲罰的同時也讓他們記住教訓。這種教育方式是一種粗暴的管制方式,會給孩子的身心造成巨大的傷害。棍棒教育之下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