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孩子犯錯時,家長一定要有正確的處理方法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史丹福大學著名發展心理學家卡羅爾·德韋克Carol Dweck,曾對紐約20所學校,400名五年級的學生做了長期的研究。

讓孩子們進行一系列智力拚圖測試,每個孩子完成測試後,研究人員會告訴孩子們分數,並且隨機將他們分為兩組,一組給予鼓勵,另外一組就給予表揚,幾輪測試下來,結果讓所有人都很驚訝,給予鼓勵的孩子最終分數比第一次提高了30%,而給予表揚的孩子分數比第一次退步了20%。

德韋克教授認為,被鼓勵的孩子容易形成「成長型思維模式」,認為失敗是他們不夠努力,然後努力用各種方法解決問題,而被表揚的孩子容易形成「固定型思維模式」,認為自己的聰明是天生的,為了保持聰明不要冒可能犯錯的險。

所以通過以上的研究,我發現如果通過表揚,無條件的掩蓋孩子的錯誤是有礙於孩子的未來發展,每個孩子包括成人都會犯錯,但是如何讓孩子的錯誤變得有用,我給的建議是允許他們犯錯然後教他們成功。

如何允許孩子犯錯呢?

曾經有個朋友告訴我說,他初中的時候就愛玩遊戲,每次回家第一件事不是打開書包,而是打開電腦玩網遊。

還得意洋洋地跟我說,很長一段時間父母都沒有發現,因為他的父母快回家的時候,他就打開父母給他買的學習課程,而且他會告訴父母這個課程有一點難度,我看不懂,然後花了很長時間,看完之後還跑到父母面前說自己的學習成果。

他的父母聽了這些,當然特別滿意,還誇讚了他一番。

但是,有一天,他的父親回家早了一點,他還沉浸在遊戲的情節中,他的父親打開房門,看到他玩遊戲的一幕,特別生氣,警告了他,還強制性的讓他看書,當時我的朋友心裏面特別不情願。

後來他的父母連續幾次警告,甚至有一次直接把書房鎖住,不讓我的朋友接觸到電腦。

最後,他就開始跟父母作對,不學習,成績慢慢下滑,整整僵持了兩周,父母才開始限制他玩遊戲的時間,然後要求學習課程要在規定的時間完成。

當父母同意他玩遊戲之後,他就完全找不到那種偷偷玩遊戲,挑戰父母的樂趣,漸漸地就不玩網遊,成績也開始慢慢地回升。

孩子如何在犯錯中獲得成功呢?

我認為應該是讓孩子獨立完成一系列事情,當然這些事情是不會讓孩子涉及到違法犯罪,也不是明顯會讓孩子會受到傷害的事情,這樣做的目的是讓他們在完成事情的過程中感受到自己的錯誤,進而找到自己的興趣點,和自己需要努力的地方,最後體會到成功的樂趣。

如同故事中,其實孩子可能真正喜歡的不是遊戲,而是偷偷玩遊戲和跟父母作對的樂趣,一旦父母開始包容他的時候,他就提不上對遊戲的興趣了。

所以我的觀點是,父母應該選擇包容,並且讓孩子知道你會接受他們的小錯誤,當然很多家長很難對孩子的錯誤坐視不管的。

但是我們的理想狀態都是讓孩子犯錯之後並且能夠吸取教訓,所以家長在養育孩子的這個艱苦過程中要有足夠的耐心和方法,等待並且引導他們在犯錯之後自覺改正錯誤。

如何讓孩子的犯錯變得有用呢?

  1. 讓孩子在犯錯中能夠調整情緒接受自然的結果。

    比如說孩子在面對試卷分數的不理想,情緒低落之時,家長不能馬上採取安慰或者責罵的方式,應當讓孩子自己去適應自己的失敗,或許他會在心裡默默地分析自己的不足,或許他會採取其他娛樂方式分散自己的注意力,你可以給他一些時間要讓試一試,看看孩子能否走出自己的負面情緒,也考驗一下孩子面對挫折會做出什麼反應,再採取相應措施慢慢引導孩子如何分析自己犯錯的原因,並且如何正確面對自己的錯誤。

  2. 讓孩子在錯誤中養成獨立改正的習慣。

    比如孩子在做作業的過程中,要讓孩子在規定的時間內獨立完成,而且家長不能進行糾錯,再設置一定的時間讓孩子試著自己發現自己的錯誤,培養孩子一種積極尋求途徑糾正自己錯誤的獨立性,並且家長應當引導孩子為自己獨立的結果感到滿意。

  3. 讓一直在順境中的孩子感受犯錯。

    生活中存在一些孩子特別聰明,也許因為家庭條件或生活環境的原因在順境中生長,這個時候家長不能讓孩子一直持有優越感,也許某一天或者在社會中突然遇到一個較大的挫折,孩子可能對生活失去信心,便一蹶不振,所以家長要製造一些挫折讓孩子感受失敗,但不要就此否認孩子以前的成功,更多的是引導孩子正確面對犯錯。

    比如說,家長可以以自己的強項跟孩子進行一些戰略類的比賽,不能為了讓孩子愉悅,故意輸掉比賽,而是讓孩子在比賽中感受他的戰略有誤,然後採取措施加強他的戰略,培養孩子一種應對困難的能力。

我的一些見解肯定不夠全面,而且撫養孩子是一個多元素,不定性的過程,也沒有一個特定的方法可以快速讓孩子犯錯之後能夠吸取教訓,需要孩子內心裡慢慢意識到如何正確面對犯錯,在這個過程中家長要有一定的耐心和方法去引導孩子。

我只是給出一些合理的建議,如何培養孩子需要按照孩子的自身情況,然後採取合適的措施。

結語

  • 被鼓勵的孩子容易形成「成長型思維模式」,被表揚的孩子容易形成「固定型思維模式」。

  • 允許孩子犯錯然後教孩子成功。

  • 讓孩子在犯錯中能夠調整情緒接受自然的結果。

  • 讓孩子在錯誤中養成獨立改正的習慣。

  • 讓一直在順境中的孩子感受犯錯。

  • 如何培養孩子需要按照孩子的自身情況,然後採取合適的措施。

思考

  • 從您的經驗出發,哪些方法可以有效讓孩子改正錯誤?

推薦閱讀

  • 周記|閱歷決定認知,認知決定未來

  • 技能|寶寶心裡苦,心裡滿是負面情緒?2個辦法教你怎麼把負面情緒用出境界

  • 教育|剖析奧數:知識到底重不重要?

  • 清華教授喊停女兒奧數:如今數學成績優秀是不是孩子最大競爭力?

  • 教育|你不可不知的志願黑洞!給孩子一個公平的升學機會

歡迎您把您的收穫、思考,或是對 「知識磚」的鼓勵和建議,在留言區里和我們分享。

King明天會討論「 中外教育區別」,敬請期待!

如果此篇推送對您有幫助,請點下贊啦☟~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 

高情商的孩子就是這樣養成的

「情商」這個詞被越來越多的人熟知。一個人成功與否與情商高低密切相關。俗話說一個人的成功由75%的情商+25%的智商決定。確實,情商高的孩子會有很好的自我認知,積極探索,從探索中建立自信心,對自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