別不信,媽媽這樣說話,孩子一定會很聽話!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本文關鍵詞:孩子 媽媽 家庭 親子

孩子到了一定階段會很容易說「不」,尤其是三歲左右的孩子,不管媽媽說什麼,都會扭著脖子說「不」,面對孩子的唱反調,該怎麼辦呢?

咪咪,該洗漱睡覺了!

不,我就要玩兒!

快點洗手吃飯了!

我不吃,我不餓!

幾乎是下意識的,孩子會對媽媽的命令習慣性的反抗,這是因為孩子一點點長大需要在家庭中找到存在感,希望爸爸媽媽能夠平等對待,不喜歡總是用命令的口氣,會對爸爸媽媽的命令進行反抗。

所以,當讓孩子做某件事的時候,可以給孩子一個選擇,而不是命令。

比如:讓孩子睡覺,你可以說:要睡覺了,你想抱著小熊還是小兔子睡覺?你先洗漱還是先收拾一下明天要帶的書本?

這樣給孩子一個選擇,孩子會意識到自己的重要性,感覺自己是被尊重的個體,而不是被命令的對象。

幾米說:孩子的錯都是父母的錯

孩子出生的時候就像一張白紙,在孩子上學前的那段時間都是在跟父母相處,就像熊孩子在外面惹禍,別人會講:這是誰家的孩子啊?真是沒教養!

教育不僅是一門學科,更是一門藝術,面對孩子不能三天打魚兩天曬網,要有足夠的耐心,不要把孩子當成自己的管理對象,認為孩子一定要聽大人的,說實話,這是最失敗的教育,而大多父母卻通常都會這樣認為,覺得孩子依靠自己來到這個世界,孩子需要依靠大人吃飯、穿衣,所以大人管制孩子天經地義。

這樣的想法很不對,我們在孩子面前除了要保持父母權威,還要給孩子足夠的尊重,要用恰當的方法來教育孩子。

比如孩子喜歡唱反調,喜歡說「不」,那麼爸爸媽媽可以給孩子足夠的尊重,讓孩子去選擇,這樣一來孩子會做到父母要求的結果,對孩子來講也是一種鍛鍊,因為在人的一生當中就是不斷的選擇。

天下沒有壞孩子,走進孩子的內心世界,多點耐心,這就可以了!


一分鐘認識我:親愛的,我是木棉媽媽,孩子為什麼動手能力差?女寶用尿不濕要注意什麼?孩子為什麼不愛吃青菜?

如果您有這些育兒困惑,請關注我吧!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 

背後的用心良苦

那些新鮮的果盤,乾淨的地面,那些溫暖衣服的背後藏著用心良苦,因為比空氣還重要的,是心意!同樣用心能體現在教育孩子的身上,大人說話要算數,要準確,剛剛一個母親在叫孩子不要玩了回家,是這樣叫的,和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