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叛逆是好事,家長要理性看待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叛逆」一詞其實很尷尬。

並不該存在這個詞。

所謂「叛逆期」,也只不過是孩子在長大,希望由自己決定這樣而不是那樣,想要活出自己的樣子,而父母無法接受罷了。

第一個叛逆期:兩歲左右

他們顯得越來越不聽話。

父母若有抱怨,一般我都會告訴他們,這是好事,說明孩子的自我意識在發展。

家長怎麼做?

1、 切記不要太民主。

2、讓孩子做選擇題。

3、不要總是用命令的口氣交流。

4、給出孩子做準備的時間。

第二個叛逆期:7-9歲

這是人格的一個重要整合期,也是建構自我同一性的關鍵期。

此時孩子們會顯得如同刺蝟,難相處,難溝通,聽不進父母的話。

但,這也是好事,說明孩子在成長,在依據自己的心意和節奏長大。

這個時期良好的生活習慣和生活規律非常重要,父母要遇事多跟孩子商量,不搞家長專權,有些事情孩子能做主的,不妨讓他自己做主。

如果,人生的這前兩次叛逆期,孩子都很乖巧,未曾有機會叛逆過,那麼很可能人到中年,他們還會有叛逆期,比如工作不穩定、跳槽、辭職、鬧離婚、迴避現實生活,做極限運動,各種出格,折騰,等等。

第三個叛逆期:12-15歲

孩子進入青春期後,身體初步成熟,而心理卻未成熟,於是常常會遭遇各種挫折感,心理變得更加矛盾,甚至煩躁! 父母如果此時強行管制,效果肯定是適得其反。

而是要先試著跟孩子做朋友,真正理解他,尊重他,才能正確引導他。

不妨多給他看一些積極的勵志書,比如名人傳記等,讓他內心有個學習的楷模。

用心目中的榜樣來約束自己的行為。

另外,他的社交圈雖然我們無法干預,至少可以給予他一個健康的社交氛圍,比如多帶他出去接觸接觸不同的人,去高校學府感受感受等等。

父親的理性和信任感此時更能贏得孩子的內心,比焦慮的母親溝通起來要簡單許多,所以父親一定要參與到孩子的成長中來。

孩子早叛逆,好過晚叛逆。

在父母面前叛逆,好過在自己的妻子孩子甚至自己的事業面前叛逆。

最可怕的是,從未曾叛逆過。

一般這樣的人,直接就得心理疾病了。

叛逆期教育孩子的10個方法

1.多多了解孩子 在忙於生計的同時,家長一定要抽出時間來多了解孩子,與孩子、保姆、孩子的老師多多溝通,儘量對孩子在幼兒園和家庭中的表現有一個全面把握。

多一分了解,就少一分誤解。

這樣一旦孩子真有不聽話的時候,也能比較明白應該如何去引導孩子。

2.吸收教育知識 社會在變化,孩子的成長環境也在變化,那麼教養方式自然也要不斷進步。

身為家長,就要責無旁貸地主動吸收教育新知。

在傳統的親子教育方式中,多半是父母用權威來教育孩子,而打罵處罰更是權威教育的重要方法。

吸收新知可以幫助家長跳出自己的成長經驗,及時調整自己的教育觀念。

3.耐心傾聽孩子 如果是氣急攻心的家長,在面對不聽管教的孩子時,通常最直接的反應就是破口大罵。

此時,建議家長先冷靜下來,嘗試著多一分耐心,問問孩子這麼做的原因是什麼。

當家長的心思已經放在了解孩子的想法,並想辦法幫孩子解決問題時,也許就會發現孩子的行為其實是情有可原的,並且也已經釋放掉了很多負面的情緒。

4.真正放下身段 有些家長總喜歡在孩子面前保持威嚴,習慣用以上對下的態度來對待孩子。

對此希望家長真正放下身段,從內心尊重孩子,不要再用命令的口氣跟孩子說話,將孩子當做成人一樣給予尊重。

不要總是對孩子說「不」,而是要給孩子選擇題,讓孩子自己做決定。

如果孩子的年齡足夠大,表達能力沒有問題,也可以讓孩子自己提出解決方案或替代辦法。

5.跟孩子講道理 除了平時的告誡之外,家長也要在實際的情境中教導孩子一定的道理。

讓孩子有同理心,讓他從其他人的角度去體會一下,真正明白自己的行為會如何影響他人。

至於解說道理的方式,則可依孩子的年齡來選擇講解的深度,特別小的孩子可以用講故事的方式來進行。

6.讓孩子去體驗 如果孩子老是聽不進大人的話,那麼在保證安全和沒有惡劣後果的前提下,家長也可以讓孩子自己會「自食惡果」的滋味。

通過自身的切實體驗,孩子將能深刻領悟到家長的教導有多么正確和重要。

7.同孩子做協商 不要總是要求孩子按照大人的心意去生活,那麼不只是孩子痛苦,就連大人也很痛苦。

孩子也是人,當然有他自己想做的事,因此,同孩子做協商,各退一步也許是很好的方法。

比如當孩子想要跳沙發,而家長卻有事情要思考的時候,就可以請孩子去臥室的床上跳,或者請他等一會再跳,或者等家長把事情處理完,再帶孩子去公園盡情地跳。

8.盛怒時不管教孩子 在極度憤怒的狀況下,家長肯定無法以理性的方式來管教孩子。

所以,當家長無論如何也平靜不下來的時候,建議家長暫時離開現場,或是轉移自己的注意力去做別的事,如打電話給朋友聊天、聽音樂等。

等自己平靜下來以後,再和孩子好好談談。

9.修正對孩子的期望 有時家長真的太過於求好心切了,常常拿自己都做不到的標準(或許是家長自以為能夠做到,但實際上從來沒有做到過!)來要求孩子。

要知道,孩子年齡還小,有好動、固執、健忘等表現都很正常。

家長如果真的要對孩子有所要求,也一定要考慮孩子的成長狀況,不要總是拿放大鏡去看待孩子的表現。

10.真誠對待孩子 有些家長在與孩子做溝通的時候,總是喜歡用指責或命令式的語氣,這常常讓孩子難以接受。

親子之間的溝通應該是真誠而沒有距離的,家長可以很誠實地將自己的擔心或情緒解釋給孩子聽,讓孩子了解他的行為會讓你難過,或是會讓你擔心、懼怕。

只要語氣是平和的、態度是真誠的,你就會發現,其實孩子是很樂意體貼爸爸媽媽的!

父母對子女,有時候就像放風箏一樣,你期盼他越飛越高,就要捨得放線,越是拉得緊風箏越容易失去控制。

叛逆期就是風箏通過線傳遞來的信號,孩子正順理成章地慢慢長大,他提醒我慢慢放手。

不要總想要一個「聽話」的孩子,讓孩子成為他自己,更重要。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 

對孩子不打不罵的10大管教妙法!

我不想做只會打孩子的父母!我想跟他們做朋友!不打不罵的10大管教妙法其實 很少有父母天生就會教孩子,我剛生完大寶也就才20歲,自己還沒長大,在父母的溺愛中長大,甚至剛生出來怎麼餵奶,怎麼換尿布都...

寶寶不聽話怎麼辦 ?

很少有父母天生就能自然而然地成為育兒高手。要想做一個成功的父母,就需要不斷地充實新知識。如果您從小就沒有得到太多良好的教育體驗,現在又很難去思考應該如何對待寶寶,當您被寶寶氣得火冒三丈的時候,不...

孩子叛逆怎麼辦 十種教育方法取代打罵

每個孩子在成長的過程中都是會出現叛逆的情況的,叛逆的孩子總是會讓父母們頭疼,那麼大家知道孩子叛逆怎麼辦嗎,下面小編教你十種教育方法取代打罵。孩子叛逆期的典型表現1、破壞性強:叛逆期的孩子的一個重...

孩子叛逆期的表現 父母怎麼應對寶寶叛逆期

人有三個叛逆期,兩歲時出現的叛逆行為是人生第一個叛逆期的表現,稱"寶寶叛逆期";七歲左右,則來到人生第二個叛逆期,稱為"兒童叛逆期";在12-18歲,是人生第三個叛逆期,這是大家最常見熟知的"青...

我以母親的名義推薦一本書正面管教

子女的教育方式永遠是一個家庭永恆的話題,我們可以將它分為兩大類:積極有效的和消極無為的。顯然我們希望我們的方式方法是前者,但事實上可能效果卻是後者。原因在於我們不知道什麼是正確的方法。而《正面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