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素養,決定孩子的教養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父母的一言一行,可能對你孩子的人格塑造形成潛移默化的影響。

你的修養,就是你孩子的教養。

你的現在,很可能就是你孩子的未來。

我們在生活中常常忽視的細節,卻最能夠顯現一個人深層次的修養。

比如您在公共衛生區域洗手,是讓水嘩嘩地流還是將水量打到合適的程度?您的孩子在公車上想要吃東西,您是制止還是允許等等。

從某種意義上說,細節是一種意識,一種功夫,一種人格魅力。

英國的藝術家波伊斯在《文化的意義》一文中曾經說道:「任何人,不論多麼博學,只要他的學問和他的生活之間還存在著一段尚可估量的距離,就都稱不上是有教養的人。

因此就算我們讓孩子讀很多書,或者孩子的學習成績有多好,並不能讓孩子看起來有多高的教養,孩子平日的一言一行都是反映教養的名片。

因為理論終是要聯繫實際的,這也就是為什麼很多知識豐富,高學歷的人還會犯下致命錯誤的道理。

如果你真正了解修養對於一個人的重要性,那麼在給孩子教育的時候,請別忘了讓孩子習慣於從最美好的事物中得到滿足而且知道為什麼,那麼他才能具備真正的修養和人格的魅力。

1

前幾天和朋友去一家自助餐廳吃飯。

中途的時候,鄰桌來了兩位三十多歲的女士,帶著兩個六七歲的小朋友。

落座之後,大人對小朋友隨意交代幾句,便去挑選東西。

可她們前腳剛走,兩個小朋友後腳便不安分起來,兩人拿著玩具氣錘隔著桌子過起招來。

我和朋友相視一笑,並沒有多加在意。

畢竟小朋友嘛,稍微活潑頑皮點很正常。

直到兩位母親端著盤子回來,制止了他們的吵鬧,一桌人終於坐下來吃起了東西。

大人邊吃邊交流一些家庭瑣事,而小孩子則是嘴巴吃著,雖然行為上也還算安分,但兩人還是不停地拌嘴。

大概十幾分鐘後,估計是吃的差不多了,也或許是壓抑地太難受了,兩個小傢伙終於露出了惡魔的本性。

兩人人手一個麵包,然後撕成一團團地互相試探性攻擊,大人稍加呵斥了幾句。

見沒什麼效果,便也不再搭理,繼續聊著她們的瑣事。

後來愈演愈烈,攻擊的頻率越來越高,範圍也越來越大,有一塊甚至飛到了我們桌上。

坐他們後面的一位中年男士站了起來,走到她們桌前說:「請對自家的孩子稍加管束,可以麼?」

其中一位女士立馬杏目圓睜,「礙著你了還是怎麼?」

或許沒想到會得到這樣一個回答,中年男人拿起自家桌上一塊麵包團,往她們面前一放,「小孩把麵包都扔我們桌上了,你說礙沒礙著?」

女人沒有回答,頭都沒抬,只是黑著臉對小朋友呵斥道:「別扔這麼遠!」

聽得我和朋友面面相覷,中年男人更是無奈地搖搖頭便回桌了。

果然,兩位小朋友不再大範圍攻擊了。

可或許是剛才的爭吵引起了周圍人的注意,也可能是小孩父母的行為已經引起了公憤。

一位老大爺又站了起來,指著她們說:「那兩位女同志,糧食多可貴,小孩子這樣糟蹋你們也不管,他們不懂事,你們也不懂事?」

或許剛才就已經覺得自己憋了火,開始那位母親立馬回擊:「浪費你家的了?我交錢了不隨我?多管閒事!」

這下不但惹惱了老人家一家人,周圍所有人都開始竊竊私語。

不一會,服務員走了過來,在打聽好情況後,指著牆上的請勿浪費糧食字樣,表示要對她們進行罰款處理。

兩位母親聽了立馬急了,一蹦老高。

「拿出證據來!」

服務員微笑著指了指牆上的攝像頭,「如果您有異議,那可以和我們去監控室調取錄像。

兩人終於不再言語,黑著臉坐下來不再吭聲。

2

一個人習慣的養成,首先離不開的便是原生家庭的影響。

修養與教養不同,教養注重的是先天的家庭教育,而修養更多的是強調後天的自我完善。

如果把原聲家庭當成一塊土壤,那麼父母的修養就是養料,而孩子的教養則是培育在土壤里的果實。

果實長成什麼樣,與土地有關,但更多的是與提供的養料有關。

一個處於成長期的孩子,對外界信息的吸收缺乏最基本的甄別能力。

所以,這時候便需要周圍的成人為他們提前做好遴選,將最優質純凈的信息灌輸過去。

因為這些信息,很大可能就會成為他以後三觀與人格的一部分。

任何一種品格的形成都是有跡可循的。

蠻橫霸道、自私無理的熊孩子背後,絕對有一群於人苛刻、卻對孩子萬分寵溺的長輩。

比如自助餐廳遇到的那兩個頑皮孩子,從家長後來的言行舉止便可窺見端倪。

平時的放縱寵溺,再加上自身修養的不足,才造成了孩子教養上的欠缺。

而且這種惡劣的教養會一直發展下去,甚至直到成年以後,徹底成為孩子人格的一部分。

3

記得前段時間有一則新聞。

鄭州一位老大爺因為司機未能在十字路口停車,被他趕上後猛砸車門,後來在車門打開後又堵在門口,對著司機破口大罵。

等過了紅燈,公交車進站後。

老人堵著上車口,不顧後面乘客的勸阻,對司機破口大罵!

後來越罵越凶,甚至還要動手打人,雖然車內的乘客都在埋怨他,而老人還是不依不饒,擺出非常有理的架勢,怎麼也不肯放過司機。

老人的孫女拉住他,並義正言辭地指責他的過錯,可他仍是不依不饒。

女孩子的兩句話讓我印象深刻,第一句是:「爺爺!是你的不對!車沒進站不能攔門上車!你再這樣以後不用來接我了!」

第二句便是小孫女走到司機旁邊,對司機說:「阿姨,對不起,是我爺爺不對。

小姑娘的一句道歉讓司機瞬間掉下了眼淚。

看完新聞,除了和司機一樣湧出一陣感動外,更從心底騰升起一種僥倖與憂慮。

對於孩子來說,教育無外乎兩種:家庭教育與學校教育。

而兩者之中,家庭教育對孩子人格的塑造,所起到的作用更是至關重要。

如果小姑娘的父母也如同爺爺一般蠻橫無理,奉行這種極端的利己主義。

那成長在這樣的原生家庭里,我們有充分的理由對此感到遺憾與擔憂。

無論學校教育多麼好,多麼努力,但是在負面的家庭教育下,誰又能保證小孩子能夠一直保持這樣端正的是非觀?

4

現在社會,從來就不缺錦衣玉食的富貴人家,缺的是一種高貴得體的家庭教養。

很多父母竭盡全力,只為了給子女創造更好的物質生活,卻疏忽了最基本也是最必要的家庭教育。

這樣的情況在我們周圍時刻發生。

公交車上,母親和孩子占用兩個位置,一個老人站在旁邊緊抓扶手,孩子母親對此視若無睹。

超市里,家長一手提著東西,一手牽著孩子,尋到機會便立馬兩眼放光,趁亂插進了隊伍。

走在路上,遇到老人或者殘疾人攔路行乞,家長對之嗤之以鼻、甚至破口大罵,完全沒有注意到孩子眸子裡所流露出的惻隱之心。

……

甚至很多父母在爭取物質利益的時候,輕易為了一點蠅頭小利便拋棄了最基本的道德與修養。

爭取了一點物質的同時,卻在不覺中為孩子作出了最差的榜樣。

其實,這何嘗不是捨本逐末,殺雞取卵。

給予孩子最好的物質條件,又怎麼比得上為他塑造一個端正的三觀,良好的教養才是他以後立足社會的有力根本。

5

沒有自然就彬彬有禮的乖寶寶,更沒有天生就胡作非為的熊孩子。

你的一言一行,都可能對你孩子的人格塑造形成潛移默化的影響。

你的修養,就是你孩子的教養。

你的現在,很可能就是你孩子的未來。

如果說身材長相是人類的第一基因,那從某種意義上來說,素質與修養就是人的第二基因。

你不能給自己孩子較好的外在條件,那也可以教會他最優雅得體的為人處事方式;如果你已經給了孩子一副好的皮囊,那為什麼不繼續錦上添花,給他表里如一的素質與教養。

同樣,如果說金錢物資是父母給予子女的一種財富,那從某種意義上來說,素質與教養就是父母賦予孩子的另一種財富,而且尤為重要。

有修養的人的遺產,比那些物質的人的財富更有價值。

6

如何培養一個有教養而又模範的孩子,告訴孩子學會這些禮貌語言和行為,是做一個有教養人的基礎。

1、告訴孩子如果向別人要什麼東西時,要有禮貌地請求,一定要加個「請」字。

「我要吃餅乾」不行,應該說「請給我一點餅乾可以嗎?」。

如果可以,那麼帶著微笑來請求。

2、告訴孩子不能隨便打斷父母的對話,等大人說完話了,會回答你的問題。

特殊的緊急情況,那麼會允許馬上發言。

如果需要發言,那麼要有禮貌地引起別人注意力,比如說「對不起,我能夠說點什麼嗎?」如果孩子不知道為什麼不被允許,那麼問一下父母就清楚了。

3、告訴孩子如果別人向你問好,你要有禮貌地回答,然後問一下對方好不好。

上朋友家去玩,離開的時候要謝謝人家父母,「多謝讓我在這裡玩」。

4、告訴孩子不要隨便闖入房間,也許人家正在忙碌,敲敲門,得到許可再進去。

打電話的時候說一句「和您說話的是……」,加上一句打電話原因,對方就會很友好地回答你。

5、收到禮物都要表示高興,不要馬上開始抱怨禮物。

6、告訴孩子不要說髒話,不管感覺怎麼糟糕。

不要罵別人,不要對別人說你自己不想聽到的話。

別的小朋友和你一樣,也有感情,不喜歡被傷害,不喜歡哭泣。

欺負別人,這反而表明你的弱小。

多一點同情心,你的朋友會更多。

7、告訴孩子不要隨便掏鼻子,也許覺得好玩,但是這不是禮貌的行為。

如果你咳嗽或者打噴嚏,要把嘴捂著,如果吐痰包在紙里扔到垃圾箱。

8、告訴孩子每次進門的時候回頭看看,後面有人的話就把門開著等他們進來,不要看也不看就關門,幫後面的來人扶門,會贏得別人的尊重。

9、告訴孩子如果你看到鄰居、老師、家長在忙碌,詢問一下你還能幫忙。

如果他們讓你幫忙,你能夠學到一些東西。

10、告訴孩子如果父母叫你做什麼事情,不要抱怨,好好做好,臉上還要微笑。

如果別人幫助了你,要說聲謝謝。

那麼下次人家也願意來幫你的忙。

*作者簡介:文/尹惟楚,文中有刪減

*圖片:花瓣,版權歸原作者所有

熱文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 

餐桌上,沒有教養的孩子「丑」到了誰?

前幾天陪父母外出吃飯,隔壁桌上有一家人聚餐,父母帶著兩個孩子。其中一個小男孩,席間甚是鬧騰,一會吵著吃這個,一會兒又向父母索要自己想吃的冰淇淋。期間,孩子各種大聲喧鬧,因為挑食和父母發脾氣。忍...

管好自己的孩子,是父母最基本的修養!

如果真的愛孩子,請不要捨不得管教,因為你不教育孩子,這個世界會幫你狠狠地教育他。前幾天帶兒子在小區外邊玩耍的時候,遇到一個十歲左右的男孩,穿著旱冰鞋划過,剛好有個三歲左右的小女孩朝著他那邊跑過去...

不要讓你的孩子輸在這兩個字上

作者:番茄來源:遇見番茄(ID: yujianfanqie)01.昨晚我和好友嵐逛街,經過一個店鋪時嵐在裡面試衣服,我隨意看著,這時一位媽媽帶著一個八九歲的小男孩進來了。剛進店門就聽到小男孩大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