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孩子的惡意,根源都在成年人——中關村二小的校園霸凌事件
文章推薦指數: 80 %
願每個女子都學會獨立、擁有愛與被愛的能力。
作者:木木(微信公眾號「沐心木語」主編)
文中圖片來自於網絡
北京中關村向來以IT新聞贏得關注,這一次卻是因為中關村二小的校園霸凌事件,之前我們同學群里也討論過這個問題:孩子在學校被打了,要不要教他打回去?
很多同學都贊成打回去,自己千辛萬苦呵護著養大的孩子,憑什麼被別人打,必須打回去!
教孩子打回去確實不失為一個好辦法,而且符合大家的心理預期:
其一,便捷,教孩子打人比給孩子講道理做心理輔導要省事多了;
其二,這口氣要是不出了,豈不是要憋成內傷,而且做爹媽的,尤其是做爹地的,豈不是太沒面子了,生了個孩子是個挨打的慫包;
其三,如果不打回去,以後肯定還會被打,因為給了別人好欺負的印象……
但是,我們想想自己的小時候,遇到類似的事情時,是真地動手打回去嗎?
我不知道別人的童年是怎麼樣的,但是我記得我的童年曾經有過一個短暫的」被霸凌「的時期。
那時候,我剛剛開始上小學,因為父母工作調動,我跟著轉學了。
新學校是單位的子弟學校,老師少,學生也不多,但就是這不多的幾個孩子,居然也分派系,搞孤立,是的,我就是被孤立的那一個。
我帶著對新環境的惶恐小心翼翼地想要融入那個小小的集體,但是因為笨拙、因為膽小、因為倔強,始終融不進去。
所以,每每推開教師們被豎在門後面的木棍敲了頭的人是我,每每打掃教室衛生時被仍在那裡一個人掃地的還是我,被嘲笑、被譏諷、被嫌棄的還是我,不知所措的我。
我還記得那時候每天去上學都要經過一個種滿梨樹的山坡,春天的時候梨花都開了,走在山路上,花香四溢,我就會想:我不要去學校被人欺負了,我就躲在這個梨樹林子裡就好了,最好我能變成一個仙女,飛走了,就沒人敢欺負我了。
可是,還是不行啊,還是得背著書包,一步一挪地去上學。
那個時候也不知道是怎麼想的:沒有告訴過老師,因為心裡總覺得告訴老師就是打小報告,是沒品的;也沒有告訴過父母,因為知道告訴了父母也只會徒然增添他們的煩惱,更何況父母忙得根本顧不上;更不可能在挨打時打回去,因為太清楚自己根本打不過啊……
就這樣自己一個默默地忍著、忍著,那時候我特別盼望自己有個哥哥,如果有個哥哥,就可以保護我,那該有多好。
這樣的經歷也不是一點好處也沒有,至少讓我學會了接受以及享受一個人的獨處,也讓我在後來的很多年裡,堅持著不肯輕易妥協,不肯盲從,不肯去欺負別人,而且始終堅持做自己。
但是,隔著三十年的光陰,我多麼想伸出手去好好抱抱當年那個可憐的、自卑的、以為自己很討厭、永遠都不會有人喜歡的小孩子,拍拍她的背告訴她:不是你的錯,真的不是,你很堅強,很懂事。
後來,當年的為數不多的同學們都一起長大了,有的現在還保持著聯繫,有的早已經不知道散落在何地。
如果不是今天說起這個話題,我根本就不會去記起,因為漸漸長大的歲月里,我明白了:相比較於後來的歲月里所經受的挫折和磨練,那些根本就算不得什麼,而且,那不是真正的惡意,只是小孩子的惡作劇。
但是中關村二小的霸凌事件不一樣,那是真地作惡。
有些人可能不會同意:一樣是小孩子的惡作劇,怎麼就是作惡了?
不管我們承認不承認,孩子身體里里有天使,也有魔鬼,至於孩子是做天使還是做魔鬼,其實都是成年人有意無意之中教出來的。
《別對我說謊》裡面有一集的內容是:一個小學的班級里,胖胖的女孩成了大家捉弄的對象,最後她不堪其辱自殺了,好在及時救了回來。
萊特曼博士和福斯特博士通過細緻的調查和分析發現:根源在於孩子們的體育老師,那個體育老師無意中對於胖女孩的嘲笑,讓孩子們捕捉到了一個他們認為有趣的信息:這個胖女孩是老師討厭的,我們也可以討厭她,甚至欺負她。
而在胖女孩被大家欺負的時候,那個老師的忽視和不以為意更是助長了孩子們的氣焰,最後量變引起質變,導致了胖女孩的自盡。
在萊特曼博士和福斯特博士的幫助下,胖女孩恢復了自信,孩子們也意識到了自己是在傷人,是在作惡,並向胖女孩誠懇道歉,而那個老師,從一開始的覺得好笑,覺得莫名其妙,覺得事不關己,到最後終於幡然醒悟:
「孩子之所以是孩子,不僅因為他們沒有自我保護能力,還因為他們對作惡毫無自控能力。
你不告訴他那是惡,他能把別人逼死。
」
這是成年人無意教孩子作惡的例子,還有成年人有意教孩子作惡的,現實生活中,坑孩子的親爹媽可從來不少見:
以前住的小區里有一家子,爺爺奶奶住在我們小區,爸爸媽媽和孩子住在別的小區,突然有一天,爸爸把孩子帶回來了,安排在小區里的小學上學,原來兩人在鬧離婚。
離婚這種事情,旁人哪裡能清楚知道其中的是非對錯,大多也說不清楚是非對錯,所以小區里好嘮嗑的老人們就說:孩子過來了也好,兩老人熱鬧點。
後來,就開始聽說:是因為女方多年來一直背著男方轉移財產,男方氣不過堅決要離,但是女方打死也不肯離婚,還教孩子——不要聽話,就要使壞,哪些東西吃哪些就不吃,什麼東西都要買最貴的,敢不順著他就點火燒爺爺奶奶的房子……
我咋一聽說很是好笑,這肯定是那些閒著沒事幹就喜歡嘮嗑的老人們編排出來的,哪有親媽這麼教自己孩子的,難道她不知道這是在害自己家孩子嗎?
直到我親眼看到親耳聽到:那天是周末,小孩子們都在小區的草地上玩,一個小孩拿了那個孩子的玩具,本來呢,好好說一聲要回來就是,結果孩子的媽媽衝上來對著別人的孩子就是劈頭蓋臉就是一巴掌,還聲色俱厲地吼叫:誰讓你拿我們家玩具的,你怎麼這麼欺負人!
被打的孩子嚇得哇哇大哭,也可能是疼的,大家都圍攏來勸解,有老人說了幾句客觀的中立的話,也被那個媽媽一頓搶白,反倒是被打孩子的媽媽紅著眼圈抱著孩子走了,一句話也沒多說,而這個孩子的媽媽還在一直不停地數落,說他們家孩子怎麼怎麼受欺負了,怎麼怎麼可憐了……
再後來,遇到有這個孩子打別人孩子的情況,那個媽媽一張嘴就是說:跟孩子計較什麼,他還不懂事……
有老人看不過去,說了一句:天天嚷嚷著要燒爺爺奶奶的房子,確實不懂事。
再後來,聽說婚事終於離了,再後來離婚的兩個人還是三天一打五天一鬧,孩子的爸爸受不了獨自去了外地工作,但是那個媽媽還是經常上門來鬧,爺爺奶奶越發地不怎麼出門,孩子也越來越孤僻,不跟小區里的孩子玩,也沒有孩子敢跟他玩,攤上那麼一個媽。
原本朝氣蓬勃的孩子一天天蔫了,沒有了小孩子該有的精氣神,反而看人的眼神越來越陰冷。
父母是孩子的鏡子,孩子何尚不是父母的鏡子,有什麼樣的媽媽就教出什麼樣的孩子。
所以說,小孩子的作惡,基本上都是成年人的問題。
心理學上說:一個無法坦然接受別人的善意的人,從內心深處,她的潛意識裡,是相信自己不配被善待的。
再說白一點,她知道她自己在作惡!
天作孽,尤可違;自作孽,不可活。
可是也不要這麼坑自己的孩子啊,以後他長大成年,自我修復了也還好,要是沒有自我修復能力,這一生,還哪來的輕鬆和快樂可言。
回到要不要打回去的話題,其實我們教孩子在被欺負時打回去,只是父母太過於一廂情願的想法,事情遠沒有打回去那麼簡單:
-
如果孩子只是以為自己被欺負了,也要他打回去嗎?
-
如果孩子自己先動的手,但是打不過,也要他打回去嗎?
-
如果孩子就是不願意動手打人,就是認為打人不對,也要他打回去嗎?
-
如果孩子因為這一次的打回去,嘗到了甜頭,從而認為所有的事情都可以靠打來解決,也要他打回去嗎?
孩子挨打,做父母的都會心疼,都會難過,但是再心疼難過也不能亂了方寸,不逼孩子必須打回去,不責怪孩子挨打。
要相信一個孩子來到這個世界上,自有他的天性、個性和選擇能力,做父母的與其教孩子打回去,不如想想怎麼教會他學會保護自己,學會運用既定規則而不是打來解決問題,讓他知道,無論他怎麼做,父母都愛他,都支持他。
現如今,幾乎做什麼工作都需要經過培訓、考核,考核通過了再持證上崗,唯獨做父母不需要。
如果老天爺也修訂一下,必須通過考核的夫妻才能生孩子做父母,那麼這個世界上一定會少很多悲劇。
因為太多、太多的成年人的問題,職場上的,情感上的……追溯起來都是原生家庭的問題,都是父母的問題的延續和複製。
可是老天爺沒那麼做,天庭幾千萬年如古井無波也無趣,地獄誰又稀罕去,也就這煙燻火燎、紛爭不斷的人間能給他老人家一些樂子,換了是我,我也睜隻眼閉隻眼只看戲。
所以,人類,尤其是媽媽們只能自救:
其一,在確定生孩子之前,先做好足夠充分的準備,特別是心理層面的準備;
其二,督促身邊的伴侶也做準備,兩個人一起做一對相對負責任的父母;
其三,不要放棄學習和成長。
個人的體會是,一個女人生了孩子,就像是重新活了一回,更像是完成了自己的重生——每天面對孩子,都會冰火兩重天,一方面為他一天天的成長而高興,另一方面也為自己的各種問題而愧疚自責。
好在為母則強,當了母親之後,真的會學到很多,養育孩子的過程,其實就是陪著孩子再成長一次的過程,從這個角度來說,孩子是來成就母親的,母子之間,是互相教育,互相影響的。
但願我們這個世界多一些善良的,心存善意的媽媽,培養出更多善良的,內心種滿善意的孩子,那麼,未來還是很值得期待的。
版權聲明
◎ 本文原創
作者:木木 來源:沐心木語(xhbyhc)
早點告訴孩子:人若犯我,我必維護自己!
如果你也和我一樣,被《每對母子都是生死之交,我要陪他向校園霸凌說NO!》刷屏,那麼也許你想看看這篇文章。首先,毛豆媽想講一個故事。故事的主人公,是我的先生。90年代,毛豆爸在家鄉的那座風景秀麗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