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歲以上的寶寶,還有這些毛病,家長千萬別慣著,該打就得打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現在很多心理學家都在說,不能通過"打"的方式來育兒,這樣會給小傢伙的心理埋下陰影,長大以後很容易變得偏激,到時候再沒有管教的話,就變成問題孩子!但我個人認為,這種結論下的過於片面,畢竟非暴力手段對有些情況是無效的!

小傢伙未滿3歲的時候,他們還沒有獨立的思想與行為,所以這個階段內對其引導極為重要。

等到他們3~6歲的時候,該立的規矩就要立,該打的時候也不能心軟!如果必要時沒了脾氣,就別妄想以後孩子有規矩!尤其是這下面4種情況,絕對不能默認允許!

1、 說謊

雖然很多孩子的撒謊是無意識的,父母在考慮到這點的時候,就會選擇原諒,因為他們覺得這成不了大的問題。

但正是因為父母的這種冷處理法,在孩子的潛意識裡埋下"說謊是可行的"這一種認知,由此改變孩子將來的處事行為。

所以一旦發現孩子有撒謊行為,必須及時糾正。

而立規矩則是想讓他們明白,規矩限定行為與語言,如果有所違背就會有一定的懲罰,撒謊也要列進育兒規則中,這樣孩子以後才能有擔當!

2、 摔東西

不少孩子在鬧脾氣的時候有摔東西的行為,其實這與父母頗有關聯。

如果父母在孩子面前有這種行為,所謂有樣學樣,你在孩子身上看到的不過是你的縮影罷了。

所以,最首要的是有個良好的身教。

此外,如果屢教不改的話,可以採用打的方式,而"打"並不是隨意的打幾下,等孩子被打疲以後,反而更難訓斥了。

所以"打"的數次不在多,而要在於起到的威懾效果,但也不可過頭了!

3、 自私

現在多數家庭都只有那麼一兩個寶貝,所以家長就會把他們所有的愛都傾倒給小傢伙。

所以在過分溺愛的情況下,不少孩子的自私心越來越強。

長久以往,當自私種子深埋孩子內心時,長大以後出現不辨是非、霸道、不懂得社交等都是正常的。

所以,這時家長就要教以分享與交流,將孩子扭曲的認知給糾正回來。

總之,除了溫柔說教以外,立規矩與打也是要具備的。

但在使用冷處理方法以後,等到小傢伙的情緒有所穩定,必須要和孩子說明為什麼要打他,再教會他正確的方式,這樣孩子才不會將父母的"冷教育"記恨在心。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 

孩子愛撒謊,這事可不小!

「從小看大,三歲知老。」這個古訓很多人都知道,對家長為孩子進行啟蒙教育、培養孩子從小事做起有著重大的指導意義。 誠信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是每一個人都應該具有的美德,就算是一個3歲的孩子,也要從...

父母必管的,不能讓孩子為所欲為的4件事!

「我很愛我的孩子!竭盡所能!」相信這是所有父母都說過的話,是的,我們以為我們很愛孩子,但是事實上我們愛的不正確。許多父母往往都會讓孩子盡情的滿足他們的慾望,孩子要什麼買什麼,以表對孩子的愛,還有...

7種有效的懲戒孩子的方法,幫你教出好孩子

管孩子是為了糾正他的不良行為,並不是讓他痛苦或者難過。當舊式的懲罰方式無法糾正孩子的錯誤,就該到了家長更新和改變自己的懲罰觀念的時候了。「愛兒健康中心」的專家為大家介紹7種有效的懲戒孩子的方法,...

孩子3歲前,這3個規矩必須給立起來

我們總說3歲是孩子成長重要的一個分水嶺。3歲前的寶寶還沒有完整的行為意識,家長對孩子的教育主要以引導為主。但是3歲後,孩子的行為和獨立意識都得到發展,孩子要逐漸成為一個完整的人格。這個時候,父母...

如何糾正孩子的攻擊性行為?告訴你4個小方法

「快樂育兒,幸福陪伴」,大家好我是憨爸爸,歡迎大家訂閱我的百家號。【導讀】孩子的成長的過程中,作為父母我們算是操碎了心。就在前些日子以為武漢的寶媽給我提及「在孩子的身上埋藏著一顆攻擊性的種子,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