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在什麼時候第一次感受到成人的惡意?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文/葉清蘅

近日看鐵凝的一千張糖紙,頗讓人有點心有戚戚然。

大多數時候,大人都是會愛護孩子的,努力給他們好的生活,好的影響。

可是很多時候,惡意往往是不經意流露的,那是成人之間的把戲,第一次為孩子們所知,那種傷害往往是永遠深藏的。

因為也許這就是他們第一次感受到沉重。

這一篇是說作者小時候經在院子裡鬧騰,吵得人不得安生,於是家裡的一位長輩便告訴她,集齊一千張糖紙可以去換一個電動狗,這在那個年月是非常難得的。

她和小夥伴興致勃勃的為了集齊這麼多糖紙而忙活了整整一個暑假,可是最後卻等來大人上氣不接下氣的大笑,告訴她們那只是一個謊言罷了。

可以想像到一個七八歲孩子此刻的心情嗎,作者用了悲憤和絕望,在那個年齡那種心情是可以理解的。

這當然不是什麼大事,在大人而言,可以讓小姑娘安靜下來,又看了一個好大的樂子,當然她們會難過,可那只是一會兒的時間,不久她們就會忘了的。

大人常常這樣想,可是事實上,即使是鐵凝這樣一個通透的大作家,在長大後卻仍然記得這麼一件小時候發生過的事。

這種傷害是深重的,孩子可以被批評和責怪,不可以被欺騙。


曾在知乎看過說為什麼不教上學的孩子們看到一個真實的世界,而總是只給他們看善意的那些。

裡面有個答案很好,那些惡意他們早晚都會知道,也會去經歷傷痛,可是為什麼不讓生命的底色有更多的美好和善意呢,這樣即使在以後傷痕累累的日子裡,還有許多溫暖美好可以回憶並相信善良的深刻力量。

而家庭恰是這底色中最明亮溫暖的部分,能夠擁有優質的父愛母愛的人,往往也是會愛人的人。

而那些在童年,家庭生活就很不好的孩子,大多都有一顆脆弱的心,渴望被愛,有各種各樣的心理問題。

除了一些客觀原因造成的,更多的是父母或者無意間造成的傷害。

我相信每對父母都是愛孩子的,可是表達愛的方式和對孩子們的管教,因為方法不同,便會有大的差別。

為什麼現在許多父母和孩子都有深刻的矛盾,雖然他們都互相深愛著對方,除了年齡差距本身造成的,更多就是因為溝通的問題,無法互相理解。

而更深層次的原因其實就是教育的問題,如果更加懂得孩子每個階段正常的心理歷程,父母就會更多的原諒而不是責備孩子,並知道如何更好的幫助他們解決問題而不是在不經意間傷害他們。

如果父母能夠學會更好的表達自己,孩子就會更傾向於和父母溝通,他們的孩子也能從他們身上學會這種能力。

這就體現了教育的重要性,父母是不用考試便可以上崗的職業,大部分人卻都並不合格。

為了孩子們的幸福著想,每對父母都應了解孩子的教育規律和教育方法,尤其是母親的教育很重要,因為大部分時間都是母親陪著孩子。

但是並不是去看朋友圈的文章或者道聽途說某某某家裡的孩子多麼厲害,他們是怎麼怎麼做的,事實上,這是很難學習到的。

因為每個家庭的環境不同,孩子所處的氛圍也不同,所以別人永遠都替代不了你做決定。

因為教育不是一朝一夕就能促成的,需要漫長歲月的陪伴,耳濡目染的浸潤。

而且就算你嘗試著按照別人的方法做了,往往也會發現實事並不如你所預想的那樣,因為每個孩子都是獨特的個體,只有當你真的出於想讓孩子幸福的念頭去嘗試學習如何做好父母,努力的去發現孩子適合什麼不適合什麼,努力建立你們自己的溝通模式,才會發現其實教育也並沒有那麼困難。

而這需要從源頭上去理解教育的真諦,去看那些教育類的名著吧,而不是時下流行的著作,只有經過時間檢驗的著作才更能彰顯其先見之明。

不想看書,聽書也是一個好方法。

說到底,如果你想讓孩子成為某種理想的樣子,那你自己先要努力去成為那種人,因為你是他最好的榜樣。

如果沒有,或者說即使有,在所有的教育中,我認為最重要的是教會孩子幸福的能力,我相信,幸福的人是不會被輕易打倒的。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 

孩子生氣時說話比較極端怎麼教育

1、冷靜第一件要做的,不是和孩子說道理,而是先讓孩子冷靜下來。不論是用轉移注意力或帶離現場,都是可以的。在溝通時,最重要的是讓孩子可以聽得進去,而不是在旁邊不停地碎碎念。因此,先讓孩子靜下來,才...

原來老大排斥老二,都是大人一手造成的!

二胎政策開放以來,新聞中不乏這樣的報導,老大接受不了父母生老二,甚至威脅自己要跳樓自殺等輕生行為,很多網友一味訓斥孩子的不懂事,殊不知,孩子出現這樣的行為,其實都是大人一手造成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