讓孩子更會玩就會更聰明,媽媽們要學會這幾種方法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兒子出生以後,我對孩子的成長都非常關注,很多陪伴孩子,成了孩子的玩伴,有很多感觸,平時也比較喜歡寫一些教育方面的文章,今天抽空把這五年多以來培養孩子玩的經驗分享出來。

隨著社會的發展,教育孩子的理念也發生了很大的變化,孩子的生活在家庭生活中變得越來越重要,很多人說,會玩的孩子將來有出息,會更聰明。

加夫列拉·馬德里斯認為,玩耍和運動是兒童學會活動、說話、理解、認識、觀察的最佳「工具」,對智力的開發非常有益。

通過科學研究發現,在2~5歲的小孩中,不愛玩的孩子大腦要比愛玩的孩子大腦至少小30%。

這是由於孩子在玩耍和運動的過程中,孩子要完成處理問題、協調心理、掌握平衡等幾十種思維活動密切的動作。

日本七田真教授研究發現,人的大腦6歲以前完成90%。

因此,開發小孩大腦主要是在6歲以前,父母需要抓住這一寶貴的時間,父母儘量少玩手機抽出時間陪孩子玩吧。

要培養孩子會玩,不能走極端,孩子過分玩就是淘氣了,那樣就容易出危險。

孩子很少玩,過分安靜就會缺乏勇氣,父母要教孩子應該怎麼玩,指導孩子做一些遊戲,會玩的孩子就越來越聰明。

孩子智力後天是可以培養的,孩子的聰明主要是指孩子思維能力較強。

玩其實是很快樂的事,要有創造性地玩,玩出科學。

孩子最好的玩伴就是父母,帶領孩子去認識世界。

要帶領孩子動起來,不能經常玩遊戲、看電視,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做起。

(1)跳繩運動

通過研究發現,愛運動的孩子記憶力更好,更聰明。

通過有目的的運動,身體各部分的潛能得到了發揮,對大腦的發育很有好處。

運動的項目很多,其中跳繩這項運動就很好,它是全身性運動,在跳繩的過程中,通過數數可以鍛鍊孩子的思維,促進孩子應變能力、體力、智力的發展。

(2)堅持每天睡前講故事

每個夜晚,孩子靠在父母的懷裡聽故事,是非常幸福的事情。

通過研究發現,嬰兒非常喜歡熟悉的聲音。

另外故事、圖畫、文字對孩子大腦發育有較好的刺激作用,父母也要進行這些父母的鍛鍊。

培養孩子的閱讀習慣也非常重要,通過研究發現,喜歡看書的孩子上學以後學習能力較強,知識面較寬。

(3)引導孩子玩一些有創造性的遊戲

定期帶孩子去親近大自然,爬樹、爬山、戲水、玩沙等都是很不錯的。

由於沙子可塑性較強,通過玩沙能夠提高孩子的創造力。

(4)注意孩子語言的培養,儘量少使用疊音詞

父母要注意孩子語言的培養,孩子在語言學習的過程中,伴隨想像、思維、記憶、感知等心理活動。

因此,語言的培養促進智力發展。

和孩子說話要做到語言規範,語氣要柔和,不要使用疊音,說話的語氣不要模仿孩子。

培養孩子語言要有耐心,不要訓斥孩子,不然孩子會出現牴觸情緒。

(5)通過繪畫培養孩子的愛好

父母可以培養孩子的愛好,可以利用塗鴉來培養孩子的想像力、思考力,有利於開發孩子的右腦。

父母可以還孩子一雙自由的手,讓孩子盡情去畫。

父母可以多觀察孩子,看看他多什麼感興趣。

總之,為了孩子更聰明,更健康,更好地適應未來社會發展,讓孩子盡情地去玩吧。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 

如何開發孩子的智力?

智力乃是人獲得知識、保持知識以及將知識轉化成他本人的工具的力量。兒童智力的發展表現為再現模式的變化。所謂再現模式就是人們再現自己關於世界的知識經驗的方式。兒童智力發展的水平不同,再現知識經驗的方...

如何挖掘寶寶的潛能 讓寶寶贏在起跑線

【六一兒童網導讀】孩子的早教當然是越早越好。0-3歲之間是孩子早教的最佳時間。也是開發寶寶潛能的最佳時間,從寶寶兩歲開始就可以為寶寶進行各方面的培養了。早教的成功,對寶寶以後的學習,性格,能力等...

父母應該支持孩子的興趣愛好

有的孩子喜歡拆東西,有的孩子喜歡東跑西躥,有的孩子頂嘴時振振有詞。這些孩子,常常被家長扣上「淘氣、不聽話」的帽子。殊不知,這樣的孩子也許更聰明。有兒童教育學和心理學家指出,運動、玩耍是兒童學會...

愛動,調皮的寶寶更聰明

有的孩子喜歡拆東西,有的孩子喜歡東跑西躥,有的孩子頂嘴時振振有詞。這些孩子,常常被家長扣上「淘氣、不聽話」的帽子。殊不知,這樣的孩子也許更聰明。運動、玩耍是兒童學會觀察、

提高孩子智力的黃金時間,錯過會很可惜!

有研究發現,人腦在3歲以前完成60%的發育,6歲以前完成90%,0歲—6歲是開發寶寶大腦的黃金時期,所以,父母要珍惜這個黃金時間,多陪孩子玩。科學實踐證明,運動、玩耍是兒童學會觀察、認識、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