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容忽視的餐桌禮儀,每個細節都在透露孩子的教養!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弟子規》教導我們,跟長者一起吃飯,應當做到「長者立,幼勿坐」。

古書裡面早已富含豐富的餐桌禮儀學識,「用餐」已經是我們生活中必不可少的社會活動,不要小看小小一方餐桌,這是最能體現家庭教養的地方之一。

今天我們就來簡單了解一下和孩子有關的常見的餐桌禮儀吧!


孩子在餐桌上要養成的好習慣

1·整理好儀容儀表,洗好手待到餐桌就坐;

2·用餐前(長者先,幼者後),家人各就各位,全家人坐定後,方可動筷;

3·學習正確端碗、吃飯:幼兒大拇指在碗邊緣、其餘四個指頭放在碗底(龍含珠,左手拿碗的姿勢;鳳點頭,右手拿勺筷吃飯的姿勢),並養成習慣;

用餐時,細嚼慢咽,餐食在口中不說話;吃東西,喝湯不出聲;

5·不翻撿盤中食物,有些菜食使用公筷;筷子上沾有食物時不夾菜;

6·不可揮動餐具指人;

7·三餐定時、定量、不偏食、不暴食,珍惜食物不浪費;

8·退席時要將殘渣收拾在自己的碗內,坐椅放正,向同桌上告退說:「請慢用,我先走了」

周六和朋友吃飯,其中有對夫婦帶了個9歲的小男孩,席間小孩子一直沒消停,沒吃幾口就到處亂跑,從其他客人身邊擠進餐桌,扒著自己喜歡的菜吃,最後自己碗裡放了一堆菜沒吃完。

可孩子媽媽像沒事人一樣,只顧著跟周圍的人聊天,仿佛沒有看到好幾個客人被孩子濺了一身的湯汁。

在聊天的時候,那位媽媽說了很多孩子學習的事,各科成績都挺好,個兒高長得帥,是班上的升旗手。

即便這樣媽媽還不滿意,說打算給孩子報一個外面的培優班。

照趨勢發展下去,30年後,這個孩子會不會變成一個高工資、高成就和高社會地位的「三高」人士?即便這樣,我覺得,就憑孩子的表現和媽媽的態度,他將來恐怕要絆倒在「教養」兩個字上。

很多家長認為孩子還小,沒有必要那麼快學習餐桌禮儀,平時看08就好了。

中國有句古話:三歲定80,也就是孩子的行為習慣,一定是從小養成的,讓孩子接觸禮儀陳薰陶和培養,並不是約束孩子,而是作為父母從小就培養孩子良好的飲食習慣以及行為規範,習慣成就性格,性格成就未來!

養成良好用餐禮儀,這是保證孩子將來進入社會後事業成功的重要前提。

這種教養的養成,是父母留給孩子最有價值的無形資產,這種資產是永恆而無限的。

圖片來源|公眾號平台

筆者|樂童育兒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 

餐桌上的教養,將決定孩子日後的成功程度!

世界頂級禮儀大師威廉·漢森說:「善於觀察的人,只用一頓飯的功夫,便可知你父母生活的背景怎樣、你的教育背景如何。」餐桌上的禮儀,與一個人自小所受的家庭教育密切相關。餐桌禮儀不雅的人,首先反映的不是...

餐桌禮儀,決定未來的發展與未來

世界頂級禮儀大師威廉·漢森說:「善於觀察的人,只用一頓飯的功夫,便可知你父母生活的背景怎樣、你的教育背景如何。」餐桌上的禮儀,與一個人自小所受的家庭教育密切相關。餐桌禮儀不雅的人,首先反映的不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