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發燒時,你的處理方式對了嗎?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雖說,孩子發燒是在正常不過的症狀了,可是,遇到孩子發燒,家長還是會心急如焚,不知所措。

即使是一些很理智的父母,也不免會焦慮。

由於老一輩傳統觀念等等的影響,直到現在很多家長面對孩子發燒時,都難免走進誤區。

現在我們就來看看,孩子發燒時,你的處理方式對了嗎?

  • 發燒對身體有害?會燒壞大腦?

  • 發熱捂汗,可以幫助退燒?

  • 一發燒就應當馬上去醫院看醫生,把體溫降到正常。

  • 無論什麼情況發燒,都立即吃退燒藥。

  • 吃退燒藥見效太慢,輸液打「退燒針」效果快一些?

  • 發燒不能洗澡、不能吹空調、不能吹電扇?

孩子發燒時,你的處理方式對了嗎?

以上說法,你贊同幾條呢?

其實這些都是大家對小兒發燒認識的誤區,預知詳情,且聽小編細細分解。

本篇名醫科普匯總集合各大名家觀點,將孩子發燒的原因、常見誤區、正確處理方式逐一介紹。

也許看過本篇之後,面對孩子下次發燒時,就不會如此不淡定了!~

正確認識孩子發燒

發熱,不是疾病,是一種症狀,是人的機體應對環境或疾病時的一種自然反應。

這個過程對人體有益無害,在生病的時候能起到報警作用,在寶寶來講,很多時候其實就是自身和病菌作戰得熱火朝天的時候。

醫學上定義高於正常體溫即為發熱。

不同部位測量的體溫正常範圍不盡相同,為了方便記憶,通常我們認為測量體溫超過37.5℃為發熱。

如果對測量及判斷有疑問,請諮詢兒科醫生。

怎麼判斷寶寶發熱?

老一輩用手感覺額頭或皮膚溫度的方法是完全不準確的,確定寶寶有沒有發熱只有一個途徑,就是測體溫。

我們建議以下情況時要考慮給寶寶測體溫:

  • 看上去不舒服,感覺比平時皮膚溫度高

  • 煩躁、哭鬧

  • 比平時犯困,精神不好

  • 疼痛

  • 不想吃東西,甚至嘔吐

  • 出現任何你清楚和搞不清楚的疾病症狀

如何給小寶寶測量體溫?

如何給小寶寶測量體溫?

因為容易引起汞中毒和誤吸窒息等意外發生,AAP(美國兒科學會)建議兒科不再使用水銀體溫計。

目前小兒常用體溫計及測量方法如下:


目前小兒常用體溫計及測量方法如下:

孩子發熱的家庭護理:

雖然發熱本身無害,但是寶寶發熱時還是會感到不舒服,容易口渴,甚至脫水。

這個時候我們要做的就是儘量減輕寶寶不適感和補充水分。

發熱的過程就是發熱的3個期反覆循環,寒戰——高熱——退熱。

各期的表現和護理重點:

發熱的過程就是發熱的3個期反覆循環

小貼士:發熱期間,體溫時高時低是普遍現象,須待病因消除疾病治癒後,體溫調定點恢復到原來的設定,這時體溫才能恢復到正常。

體溫高低與疾病嚴重程度不一定成正比,嚴重感染時體溫可能不升反降。

如何正確選擇退燒藥物?

通常情況下,腋下溫度超過37.2°C,耳溫超過37.8°C,口腔溫度超過37.5,肛門溫度超過38.0°C定義為發燒。

對於絕大多數3個月以上的寶寶以及成人而言,發燒本身並不危險,也不會燒壞腦袋或者導致死亡。

因此,腋下溫度38.5°C以下的患者,如果表現出來的精神狀態好,玩耍、學習、工作等活動不受影響的話,沒有必要使用藥物去治療發燒。

腋下溫度超過38.5°C的患者,我們推薦使用退燒藥退燒,主要為了緩解發燒給人帶來的不舒服,以便患者能正常飲食和睡覺,為對抗疾病補充足夠的能量和保持體力。

同時,高燒時推薦退燒藥也為預防可能因為高燒引起的高熱驚厥。

如何挑選退燒藥物

世界各國廣泛使用、世界衛生組織推薦、老少皆宜、經濟實惠、合理使用安全性高的退燒藥是兩個經典口服老藥:「對乙醯氨基酚」和「布洛芬」。

對乙醯氨基酚:「對乙醯氨基酚」這個藥名可能比較拗口,但說撲熱息痛、必理通或泰諾林這樣的藥名大家就不陌生了,他們都是含單一有效成分「對乙醯氨基酚」的退燒藥。

對乙醯氨基酚孕期和哺乳期的婦女都可以使用,不會傷害胎兒,也不會影響到哺乳中的寶寶。

對乙醯氨基酚合理劑量下使用安全性高,但過量會造成肝損傷。

常用的治感冒的複方感冒藥中,往往含有「對乙醯氨基酚」這個成分

布洛芬:適用於6月齡以上的兒童和成人

蠶豆病即遺傳性葡萄糖-6-磷酸脫氫酶(G6PD)缺乏症患者退燒時,應避免使用「對乙醯氨基酚」,可以使用「布洛芬」。

對乙醯氨基退燒無效的患者,也可以考慮換成布洛芬退燒。

人們熟知的以布洛芬為單一有效成分的藥包括美林、芬必得等。

需要注意的是,當一日只需服用兩、三次退燒藥就能退燒時,我建議選擇單一藥品,因為每增加一種藥品,就會使得吃錯藥的風險增加一倍。

因此用一種退燒藥就能控制發燒時,不要交替使用兩種。

吃藥退燒時要多喝水,加快排泄有利於帶走體內熱量。

同時,吃藥降溫的同時也需要配合物理降溫的手段,這包括洗溫水澡,或濕熱毛巾擦拭全身,不要使用酒精擦拭,尤其是兒童,酒精容易透過兒童稚嫩的皮膚導致酒精中毒。


小編總結:

  • 正常體溫在36~37.3℃在範圍內波動,有時吃奶或運動後體溫稍稍「超標」不能算髮燒。

  • 孩子發燒不見得是壞事,絕大多數情況下發熱不但不會對孩子的身體造成傷害,反而有助於孩子從疾病中恢復。

  • 體溫高低並不與病情輕重程度完全相關,孩子的精神狀態遠比發燒度數更能準確反映病情輕重。

  • 父母才是和孩子最密切接觸的人,只要您能夠保持淡定,放鬆又自然地觀察寶寶,您往往就能做出最正確地判斷。

想了解更多育兒資料請關注微信公眾號:dadwiki(長按可複製)

或者訂閱「奶爸小百科」頭條號 第一時間分享手育兒資料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 

對於兒童發燒的這些誤區,看看專家怎麼說!

寶寶發燒了!每當這個時候不少父母都會焦急萬分,要不馬上餵寶寶吃退燒藥,要不就用「土方」給寶寶降溫,要不就趕緊送院。其實發燒對於寶寶來說並不都是對身體有害的,大多父母容易對寶寶發燒產生誤解。現在小...

換季寶寶發燒高峰期 寶媽如何從容應對

夏秋之交,季節交替帶來的溫度變化令寶寶們又飽受發燒的困擾。寶寶發燒,媽媽們也跟著慌了手腳,一面擔心燒壞腦子,一面又覺得是藥三分毒,不敢亂餵。那麼寶寶發燒媽媽應該怎麼辦呢?看完這篇就知道了。

寶寶發燒的兩個物理退熱步驟

步驟一:定時測量體溫寶寶發燒是一種症狀,也是一種抵禦反應。發燒並不是一個壞現象,說明機體正在與病原菌作鬥爭,所以很消耗人得體力,病人就會嗜睡、乏力。當媽媽察覺到寶寶體溫或表現有異樣時,便要及時為...

發燒會燒壞腦子嗎?正確是認識寶寶發燒!

博士媽媽說:寶寶一發燒,全家都如臨大敵,尤其是新手父母親更會坐立不安,不外乎是存在一個傳統觀念,認為孩子發燒會燒壞腦子。小兒醫師表示,發高燒本身,是不會使「腦筋變壞,智能變差」的,以往有這以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