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的分享意識如何培養,看這位智慧媽媽的四個建議!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親子溝通如何說專家微評】

孩子交往過程中表現出的種種「自私」行為,讓很多家長尷尬又無奈。

如何把自己的孩子培養成一個樂於分享、廣受歡迎的寶寶,作者進行了深入思考,並一直在生活中實踐。

大量實踐的例子,簡單而實用,相信對大家會有啟發。

作者:Mary

女兒伊伊三歲多了,平時在家裡非常強勢,遇到自己喜歡吃的或玩的,就說「都是我的」,霸占起來,誰也不讓動。

出去後,也經常和其他小朋友搶玩具。

這點讓我和老公非常苦惱。

一天,鄰居家的一個小弟弟來家玩,小弟弟進屋拿了一架小飛機玩具,女兒立刻跑過去,一把奪過來,大聲嚷嚷著:「這是我的!」小弟弟見狀,又伸手去拿小布娃娃,女兒又一把奪了回來,理直氣壯地說:「這也是我的!」隨後,不管小弟弟拿什麼玩具,女兒總是不讓。

我和老公實在看不下去了,就把女兒抱起來,給了小弟弟一個玩具。

這時女兒哇哇大哭,鄰居帶著孩子匆匆離開了。

我和老公都覺得特別尷尬。

我和老公不停在反思,是什麼原因,讓孩子成為這個樣子?是我們教育有問題?是孩子性格有問題?還是我們引導的方法不對?

老公一直覺得,是孩子天生的性格太強勢。

他跟我講了女兒賽跑的事情:有一天,女兒在院子裡和其他小朋友賽跑,隨著一聲令下,所有小朋友都沖了出去。

女兒一隻鞋跑掉了,但他自己光著腳,在水泥地上繼續跑。

旁邊鄰居家的孩子和她同歲,性格一向很溫柔,在賽跑時看到這一場景,主動停下來,彎腰撿起她的鞋,在後面追著喊:「伊伊,你的鞋掉了!」但女兒一隻光腳跑到終點才停下來。

都是孩子,性格不同,多大的反差啊!


為了避免孩子太自私,最近一個時期,我查閱了很多的書,請教了很多的專家,自己也有很多的思考,目前正在探索中實踐,女兒在分享這方面目前雖然還沒有完全達到我的預期,但已有了很大的進步。

我有以下幾點體會:

一是不必太焦慮。

有的孩子性格強勢,所謂的「自私」表現的就明顯一些。

有的孩子性格柔和,就會顯得很大公無私。

心理學研究表明,在幼兒自我意識形成和發展的最初階段,他們心理活動都單純圍繞自我出發,獲取自己想要的一切東西。

隨著時間推移和閱歷的豐富,這種自我中心行為將逐漸轉為接納他人和減少利己行為。

二是要從「吃」上著手讓孩子學會分享。

吃是孩子最看重的東西。

現在從外面買回來好吃的,只要是能分享的東西,我都會當著孩子面,分出一些給家裡其他人。

一開始,孩子會大哭大鬧,但久而久之孩子也習慣了。

上周參加一個小朋友生日聚會,帶回來一塊兒蛋糕,女兒還主動給爸爸留出一小塊兒,等著爸爸加班回來後一起吃。


另外,我們還可以通過模擬遊戲和讀繪本的方式教給孩子一些分享的技巧,但更好的是在實踐中引導。

前一段帶孩子到外面玩兒,孩子想騎一個小姐姐的車,遇挫後孩子眼淚汪汪得回來了。

我說:「你再去試試,拿你的玩具和姐姐交換,看看怎麼樣?」孩子順利成功地騎到了車,很開心。

三是營造家庭分享的氛圍。

我跟老公約定,父母做完飯後,我們都主動幫助把飯菜盛好;一些好吃的菜,主動給父母多夾一些;吃完飯後,讓父母坐下休息休息,我們主動把碗洗了。

相信這些舉動,會對孩子有示範作用。

四是為孩子創造與小夥伴交往的機會。

孩子在家比較強勢,我就經常帶她到朋友家玩,去時還要帶上自己的一些玩具。

到一個陌生環境,孩子就沒那麼「囂張」了,能夠和小朋友一起分享玩具了。

我還發現,孩子在一起多接觸,熟悉了過後,大家就能玩得比較融洽。

前幾天,朋友帶孩子來我家玩,孩子開始哭鬧,不願意分享。

我堅持讓朋友帶孩子留下來。

半小時過後,兩個孩子熟悉了,玩的特別高興,孩子把很多好玩的玩具都拿出來和小朋友一起玩。

離開時,兩個小朋友還在一起熱情的擁抱,並說:「把我的牛奶讓姐姐帶回家喝吧。

」最近還一直嘟囔,要讓朋友家孩子來玩兒。

總之,在孩子所謂「自私」問題的教育上,不要恐慌焦慮,要在示範中言傳身教,在生活上潛移默化,在互動間耳濡目染,相信問題一定能妥善解決。

(作者簡介:2歲女兒的媽媽,國際註冊內部審計師,供職於世界500強企業。

踐行理論與實踐相結合的教育方式。

本頭條號擁有30余位教育學、心理學、社會學、傳播學背景的專家學者,將與活動號(微信公眾號:親子溝通如何說)一起,致力於推動有品質的親子溝通,「你問我答」功能已經開啟。

歡迎關注!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 

孩子玩具被搶,到底要不要教孩子搶回來?

上個周末和閨蜜一家帶娃在白洋淀約著度了個小假。我們兩個認識十年了,關係非常鐵,我倆的寶寶相差15天,我家甜甜1歲3 個月,她家優妹1月三個半月。她住北京,我住石家莊,因此兩個孩子不常見面,因為年...

孩子太「自私」,家長怎麼辦?

【親子溝通如何說專家微評】孩子交往過程中表現出的種種「自私」行為,讓很多家長尷尬又無奈。如何把自己的孩子培養成一個樂於分享、廣受歡迎的寶寶,作者進行了深入思考,並一直在生活中實踐。大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