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允許你的孩子「自私」
文章推薦指數: 80 %
點擊「麼麼親子網」 科學育兒走近你!
圖片來源:昭元兒童攝影(配圖與本文內容無關)
上周末鄰居帶孩子去我們家玩兒,女兒把她的玩具都拿出來給她的好朋友分享,還很驕傲地對著我說:「媽媽,我要給朋友分享我的玩具。
」這也讓我倍感欣慰,因為我們平時都會教她要懂得分享,鄰居也一直誇讚女兒真懂事。
我跟鄰居在一旁聊天,突然聽到女兒大哭起來,跑過去一看,兩個孩子在爭一個玩具,是女兒最愛的娃娃。
她一直把那個娃娃當成她的「兒子」,每天都會像模像樣的照顧它,學著我哄她的樣子哄她「兒子」,至於為什麼她會稱呼它「兒子」,我至今也不明白。
我只知道,它在家裡的地位幾乎要超過我了,女兒每天都說「世界上我最愛的就是媽媽和兒子」,讓我哭笑不得。
鄰居家的孩子非要玩那個娃娃,女兒不讓,倆人就在那裡撕扯。
其實我是很理解我女兒的,別說是鄰居家的孩子,就是我要碰那個娃娃,也不是件容易的事。
但是礙於面子,我還是對女兒說:「你讓姐姐玩玩嘛,一會兒就還給你了」,女兒堅決地說「不」。
這時候倆人依舊在爭搶,婆婆看不下去了,對女兒說:「你怎麼這麼自私啊,人家又不要你的,剛才還在誇你呢,你這一會兒就變了,你再這樣姐姐以後不來找你玩兒了」。
我覺得很尷尬,把娃娃拽過來,遞給了鄰居家的孩子,女兒哭地更大聲了。
鄰居也覺得難為情,帶著孩子離開了,倆孩子因為一個娃娃不歡而散。
事後,我很後悔當時的做法,不是因為心疼自己的孩子,而是我完全因為自己的面子而完全忽略了孩子的感受。
當時,小小的她眼巴巴地望著我,她一定非常渴望我幫她爭取回她最心愛的東西,可是我沒有。
我向她道歉,並請她原諒媽媽,她抱著娃娃就失聲痛哭了起來,她的哭聲也讓我徹底自醒。
圖片來源:昭元兒童攝影(配圖與本文內容無關)
讀過親子作家盧丹丹《規矩的背後是自由》這本著作,其中有一篇題為《自私過,才懂得分享》的文章,講述一位美國媽媽如何影響了作者面對自私和分享的態度,讀來很受啟發。
和許多中國家長一樣,盧丹丹在孩子豆豆懂事後,就經常告訴他,「好東西,要跟小朋友一起分享。
」因為謙讓和禮貌是父母教給盧丹丹的第一課,她將它們理解為分享,並且要將之教給自己的孩子豆豆。
盧丹丹一直認為,分享就是把自己的好東西讓出來。
但是,一個偶然的機會裡和一位美國媽媽的對話,讓盧丹丹徹底改變了看法。
盧丹丹在書中寫道,有一天,這位美國媽媽帶著兩歲的女兒玩。
這時,有個小男孩跑過來,想玩她心愛的玩具。
小女孩不願意,把玩具緊緊地抱在懷中。
這個女孩的媽媽對小男孩說:「不好意思,她不同意。
」讓盧丹丹感到奇怪的是,這個媽媽既沒有解釋,也沒覺得尷尬,反而像只母雞一樣保護著女兒和她心愛的玩具。
小男孩仍不死心,想要動手去搶,男孩的母親趕緊拉住了他,對他說:「這是妹妹的東西,她有權自己做主,你必須得到她的同意!」
盧丹丹於是問女孩的媽媽:「你家妹妹以後不懂得分享怎麼辦?會不會變得自私?」
這位媽媽笑著對盧丹丹說:「我不擔心。
對於兩三歲的孩子來說,自私是一個再正常不過的現象,而且它是通往分享的必經之路。
只有自私過、占有過、專享過,做過他們真實的自己,才能很迅速地從自我轉移到他人。
總是被家長要求分享的孩子,反而會對很多東西都有強烈的占有欲,因為他們沒有享受過占有的權利,所以要努力地彌補自己。
分享應該是一種權利,讓孩子自己做主。
」
我很佩服那位美國母親的做法,我想下次再遇到有孩子搶女兒的玩具,如果女兒不同意,我也會對那位孩子說:「對不起,她不同意」。
有一種惡劣教養,叫「不會分享就不是好孩子」
01我的一位外教帶著太太和兩個女兒來中國工作。有一天我應邀去這對夫婦家吃飯,剛好見到了一幕姐妹紛爭。 這對夫婦的一些中國朋友給兩個女孩兒一人送了一個穿唐裝的娃娃。 兩個娃娃長相差不多,但是服...
孩子太「自私」,家長怎麼辦?
【親子溝通如何說專家微評】孩子交往過程中表現出的種種「自私」行為,讓很多家長尷尬又無奈。如何把自己的孩子培養成一個樂於分享、廣受歡迎的寶寶,作者進行了深入思考,並一直在生活中實踐。大量
孩子的分享意識如何培養,看這位智慧媽媽的四個建議!
【親子溝通如何說專家微評】孩子交往過程中表現出的種種「自私」行為,讓很多家長尷尬又無奈。如何把自己的孩子培養成一個樂於分享、廣受歡迎的寶寶,作者進行了深入思考,並一直在生活中實踐。大量
5歲男孩往大人頭上扔石頭,看到孩子媽媽的笑容徹底地被激怒了
俗話說:養不教,父之過。在聽到今天網友和我講述的故事,我真的是完美感受到這句話的正確性了。畢竟孩子還小,說實話什麼行為,都會給你反映了平時父母的教育的行為在裡面。所以我們這些作為父母的人也要好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