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胎家庭里老二情商更高?那是因為他在偷偷觀察父母對老大的態度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一個剛生了二胎的朋友這樣跟我說,「這老二是不是情商都特別高,特別會看大人的臉色,也特別會求關注。

」朋友家的老大不到三歲,老二才3個月,但她已經能從兩個孩子身上讀到這樣的信息。

其實,有不少二胎媽媽都有這樣的感覺,老二,總是更精明的那一個。

而在我看來,老二的精明恰恰是二胎家庭可以利用的武器,用得好,兩個孩子會自然抱團,老二會主動親近、保護老二,老二也會尊重和友愛老大。

要是用得不好,兩個孩子就會各自為營,更多的對立和自保,父母也會在協調兩個孩子的關係上越來越為難。


不妨先來看看老二的精明是從何而來的。

老二一出生,就面對的是一個有哥哥(姐姐)的家庭,哥哥(姐姐)在他眼裡是不同於其他家庭成員的,因為這是他唯一的同齡人,也是唯一一個不會處處讓著他的人。

在他眼裡,哥哥(姐姐)真是太特別了,可以做到很多他感興趣卻還做不到的事,老大手裡擺弄的任何一件玩具,隨便一個作業本,老二都想拿來試一試,都想自己也擁有一件;而且,哥哥(姐姐)也會受到大人的照顧,也會哭鬧,這和自己可太像了。

因此,哥哥(姐姐)就是他的參照,時刻存在、處處可比較的參照。

有了一個「競爭對手」,一個參照,孩子的成長自然會更快,包括所謂的情商。

可以說,老二的精明更多的是來自於他對於老大和家庭關係的觀察,尤其會格外關注父母及其他長輩對於老大的態度,老二會根據這個態度做出自己的判斷和反應。

再來說說我自己的小教訓吧。

大概三個月前,有一次老大在家玩得實在太瘋了,我讓他休息一下喝點水,但孩子根本不聽。

情急之下,我大聲吼了起來,一把把老大拽過來,狠狠地批評起來。

沒想到的是,剛1歲的老二也跟著走了過來,對著哥哥大叫起來,表情很生氣,還充滿了厭煩,手還不停地打哥哥。

我突然意識到,孩子是在模仿我,她把我對老大的態度學了過去,轉而形成了自己對哥哥的態度,還加上了更可怕的拳打腳踢。

而此時,老大對妹妹突如其來的「攻擊」,顯得有些手足無措,莫名其妙又有些無助地看著妹妹,不敢還手,只能一直往旁邊躲。

我無語了,發現自己接下來沒辦法收場了,我對老大的教訓演變成了兩個孩子的矛盾,而我正是那個製造矛盾的罪魁禍首。

從那以後,我更加注意自己對老大的態度和教育方式,不會再當著老二的面,對哥哥過於嚴厲。


在平時的觀察中,我逐步發現了老二的思維模式,大致是這樣一個過程:觀察大人對哥哥(姐姐)的態度→判斷哥哥(姐姐)在家庭里的地位→決定自己如何對待哥哥(姐姐),如何對待大人,形成一套自己的相處模式→看大人對於自己這套相處模式的反應,進而調整或強化這套模式→-判斷自己在家庭中的地位→繼續實踐自己的相處模式,鞏固自己的地位。

二胎家庭的孩子的確有其特殊性。

對於老二而言,他們要比別的孩子更早體驗到「競爭」,對於老大而言,也是這樣,競爭不止是在他的幼兒園和學校,家庭里也有一個競爭者。

二胎家庭的孩子會更深刻地體會到「叢林法則」,他們會更多思考自己與他人的關係,思考如何能憑藉自己的能力、智慧和手段更好地生存。

這樣的特殊性,給了二胎父母很大的考驗,這就回到了開頭的那個話題,老二的高情商需要合理的引導,而引導的根本在於你對兩個孩子的態度,這個態度決定了老二的高情商能否向一個積極的方向發展,也決定了老大的心智發展,決定他能否在受到二胎到來衝擊後實現一個健康平穩的心理過度。

正確的態度是,父母要一碗水端平,做到一視同仁。

與一視同仁相對的,有這樣幾種錯誤做法。

1、過老大過於關注和寵溺。

很多父母很擔心老二的到來會對老大造成心理傷害,如果老大的排斥感再表現得強烈一些,父母的天平就開始自然向老大偏移,因為老二畢竟還小,不會給大人出太多的難題,而老大撒潑打滾,或是撕心裂肺地哭鬧,再加上點語言威脅,大人是很難招架的。

我聽說過一個二胎媽媽,因為老大很排斥老二,她從老二出生就沒有餵過奶,也從不敢在老大面前抱老二,把老二完全拋給保姆,每天在家躲著老二走。

聽起來真是誇張,但這樣的媽媽的確存在,她們只要一想起那些老大因為二胎動不動就跳樓的新聞,就會本能地會疏遠老二,以此來向老大表決心,證明自己的愛沒有變。

而這樣的結果就是,老二缺少愛,內心的渴求長期無法得到滿足,日後要麼變得內向敏感,在家裡小心翼翼,看老大臉色行事;要麼也會像老大一樣變得無理取鬧,以此來爭奪父母的注意力。

2、對老二過於關注和寵溺。

老二總是能天然地得到大人的關注,因為弱小就是一個天然優勢。

讓著小的,是中國家庭的傳統思維,大欺小,總是說不過去的。

而且,小嬰兒那嫩嫩的皮膚,萌萌的樣子,的確討人喜歡,比起應付一個已經會頂嘴叛逆的老大,抱著一個軟軟的小嬰兒反倒是一種輕鬆。

那結果呢,與上一種情況正好相反,老大會因此變得唯唯諾諾或是無理取鬧,老二則習慣強勢,不容他人挑戰他的地位。

3、兩個孩子都不寵溺,但對老大過分嚴厲。

有的家長不會有意偏向任何一個孩子,但在教育過程中,一向過於嚴厲,這會讓還不懂事的老二看在眼裡,產生一種莫名的恐慌。

我的一個朋友就是這樣,她對於上小學的兒子要求非常嚴格,希望他能有出息,每次遇到問題,就會把兒子帶進一間小屋子裡,大聲地罵,有時還會動手。

每當這時,只有兩歲的妹妹就會在門外偷偷地聽,並且緊緊抱住保姆,在保姆懷裡打哆嗦。

雖然這個媽媽從來沒有對妹妹凶過,都是和顏悅色,甚至是討好,但妹妹一直和媽媽很疏遠,反而和哥哥的關係很好。

很顯然,妹妹從媽媽對待哥哥的態度中,看到了一個兇惡、可怕的形象,她會以人推己,擔心自己長大了,媽媽也會像對待哥哥那樣對待自己。

所以,二胎家庭不僅要做到一視同仁,還要注意對待每一個孩子的態度,也就是說,態度不僅要一致,更要有分寸。

當你對一個孩子吼叫時,另一個孩子一定會看在眼裡,內心有所活動,你與老大、老二各自的親子關係會彼此影響,並最終交織在一起。

如果沒能協調好其中一組,就可能變成一鍋粥,越攪越渾,最後焦頭爛額,無從下手。


一視同仁,說來容易,操作起來就會困難重重,因為兩個孩子的個性差異、年齡差異、父母及老人能否達成一致,這都會影響到是否能做到公平。

其實,公平是相對的,公平也不是機械的要求,不是每一份食物和玩具都要50%平分,不是每一次爭執都要各打五十大板,而是要拿出一個一以貫之的態度,不偏袒的態度,只是就事論事、把事情處理好的態度。

兩個孩子爭搶玩具是最常見的情況,這也是考驗父母是否公平的第一關。

我的做法是,先觀察,不言語,看看兩個孩子是如何自己處理這種情況的。


比如,有時兩個孩子同時發現一個好玩的東西,同時去拿,總有一個先拿到的,通常會有這樣兩種結果出現:沒拿到玩具的那個就在旁邊看著,想一想,然後走開,去找其他玩具。

這說明孩子自己能在內心擺平這件事,覺得玩不到也無所謂,可以去找替代的東西,那好,這是孩子自己的選擇和處理方式,大人就要尊重,不去干預,兩個孩子也自然相安無事。

另一種結果是,兩個人開始真的搶,誰也不讓誰,而且會很快上升到肢體衝突,老大推老二一把,老二開始坐地上哭。

這個時候,我會上前干預,這樣告訴老大,「妹妹現在還不會說話,也沒有你的力氣大,所以媽媽會過來幫你們處理這件事。

你想先玩這個東西,首先要用語言告訴妹妹,她不會說話,但能聽懂,或者能從你的表情和語氣里明白你的意思。

你可以另外找一個別的玩具,主動給妹妹,讓她先玩那一個,等過一會兒你再把手裡這個給她玩。

這樣,你們都可以玩到。

」哥哥覺得我的建議不錯,通常就會另挑一個玩具,送到妹妹手裡,妹妹會立刻被新玩具吸引,也就不再哭鬧。

矛盾平息後,我會緊接著告訴哥哥,這也是比平息某一次爭搶最重要的告誡,「等妹妹長大一些,會說話,能真的和你搶一樣東西的時候,我就不會再管你們之間的矛盾了。

你們兩個自己去商量,如果打成一團,那就玩具沒收,誰也不要玩;你們能商量出一個辦法來,比如輪流玩、一起玩,那你們就都可以玩得到。

到那個時候,我不會替妹妹說話,也不會替你說話,你們自己的事情自己來處理。

所以,在我看來,一視同仁更深刻的含義是,尊重孩子獨立處理問題的權力,不要把任何一個孩子當弱者,只要他們不再是小嬰兒,就要相信他們經過衝突逐步適應二胎家庭的能力,相信他們能找到適合自己的生存模式。

當孩子感到你是一碗水端平時,他們的關係反而會更加緊密,他們會自動地把哥哥姐姐或弟弟妹妹和自己劃為一類,也就是家裡的小孩子陣線,來共同應對大人這個強大的權威,統一戰線會自然形成。

就像現在,我偶爾對妹妹嚴肅地說一件事情時,哥哥就會跑出來維護,「媽媽,你不要這種語氣對妹妹,她會害怕的。

」小孩的心總是連在一起的,沒有人會比他們彼此更懂得彼此。

而我們要做的,就是給他們更多懂得彼此的機會,少干預,調整好自己對待每一個孩子的態度,僅此而已。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